“柔弱胜刚强”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柔弱胜刚强的感悟)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柔弱胜刚强”成为流传千古的格言。然而今人多站在诤斗或者比较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比如《老子评传》里就说:“凡是刚强的东西都是走下坡路的,丧失了发展前途的东西。

与刚强相比,柔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老子由此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余甚以为此解释不妥。说文解字有对胜的解释:胜有第一声,比如“高处不胜寒”,有承受之意。高出不能承受寒冷,柔弱可以承受刚强。

“柔弱胜刚强”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柔弱和刚强本是一体的两面,不能说哪个比较优胜,诚如白天和黑夜,各有其用,不能说白天胜于黑夜,白天和黑夜缺一不可,只是自然的一体两面,各司其职而已。《易经》里也有此类现象,比如乾卦和坤卦的解读,乾为天,坤为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和坤诚如父亲和母亲,怎能因为父母的职责不同而有优越的差异呢?

《老子评传》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又说:“凡是柔弱的东西都是充满生机和具有发展前途的,凡是刚强的东西都是要走下坡路的,因此老子举例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然而老子在和孔子授道的时候说:“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

“柔弱胜刚强”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老子最后一句话道出了真谛,同一而无别,柔弱与刚强只是一体的两面,瞬时变化的状态,没有谁胜过谁,老子一生追求“道”,强调道法自然,教导孔子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之德也。”所以老子怎会站在世俗人妄想的角度来教导人以柔弱去战胜刚强呢?或者说柔弱优越于刚强呢?立于大道,观柔弱和刚强,只能是柔弱可以承受刚强,合上刚强之意。

另外,《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里,释迦牟尼佛在和阎罗天子的对话中有一段也可以解释此义:“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菩萨调柔慈悲,对众生布施爱语,和光同尘,以利益他们,而不是战胜他们。

“柔弱胜刚强”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所以老子所说“柔弱胜刚强”不是表达柔弱优于刚强,或者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而是说柔弱可以承受刚强,合上刚强。诚如调柔的菩萨来到人间度化刚强的众生一样,只是为了共出生死轮回,到达究竟解脱的彼岸。而非优越于他们,战胜他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