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畲族红罗村

距海丰鹅埠镇约7公里的罗裙山南麓,有一座畲族古村寨红罗村。全寨27户190多人。新世纪后,政府为方便畲民农田耕作,又在离红罗老村一公里处建立新村。2011年10月18日,红罗新村村委会举行挂牌仪式,成为广东第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袖珍级”行政级别村。红罗村畲族现有52户,200多人。红罗村畲族,以蓝姓为主,还有雷、黎两姓,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从惠阳山区迁来的。畲族人通用汉字,但本村间通用本民族语言——畲语。对外通晓福佬、客家、白话、尖米等汉民族方言。

畲民没有文字,仅靠刻画符号以计数。民国初期,始有客家人到村里教识汉字。1952年秋,为改变畲族落后的教育状况,海丰县政府在鹅埠乡畲寨创办学校,设立初小班,这是红罗村的第一间学校。

新世纪初,日本语言学家中西裕树教授进入罗裙山区的红罗村,与其中国学生到海丰调查畲语。他通过研究发现,海丰红罗村几乎百分之百保存和使用本族语言。因此他把红罗村定位为畲语的主要发音点。最近,他出版了研究畲语的专著,整理出6000多个单词的海丰畲语。据红罗村族内老人传说:该村畲族原居于惠阳(现惠东)莲花山三多祝山区。明末清初,从多祝迁到罗裙山北麓的圆墩嶂背居住。清末,最盛时人口达到600多人。民国初期迁至罗裙山山腰处,刀耕火种,狩猎为生。至1923年,红罗村仅存畲民280余人。比数十年前人口骤减了一半。1925年,红罗村举办畲族盛大的招兵节庆典活动,附近惠阳几个村庄的畲民都前来参加。但这项活动随着畲族遭受战乱和疫病而衰落。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举行了。

1928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四师经过嶂背,畲民为红军提供粮食和情报,掩护伤病的红军战士。红军撤离后,受到国民党蔡廷辉民团的清乡,被抢光粮食、物资和牲畜,被迫迁到多祝麻竹坑。至1935年12月,由于畲民的迁离,鹅埠山区的野猪等又猖獗起来,损坏庄稼和农作物。鹅埠乡民不胜其扰,恳求畲民迁回原地捕杀野猪等,从嶂背迁至鹅埠罗裙山。为防备山贼兵匪的劫掠,他们选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山坳重建家园,建成用山石彻墙、茅草盖顶的房屋。在深山老林之间过着刀耕火种和狩猎、砍柴烧炭的生活。经历多年战乱迁徙和瘟疫疾病,至解放初期全村人口仅剩蓝姓27人。经人民政府动员下山建了红罗村。1954年,红罗村派出代表到北京出席全国56个民族参加的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1956年,县政府在罗裙山坳兴建“横三两边围”共34间瓦房的新村,畲寨从山顶迁至山腰处,命名为“红罗村”。村中建有学校、商店及打铁铺、磨米房等作坊。政府在红罗村外分配足够全村耕种的稻田,改变了畲村世世代代狩猎和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开始过起以农耕为主,狩猎、采药为辅的生活。1960年,红罗村被评为全县第一个少数民族脱盲村。2000年人口增至27户190多人。经过多年发展,出现了第一代大学生和在惠州、鹅埠做生意或办厂的老板。畲族的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布置和服饰等同汉人无异,但仍保留祭祖、婚娶等民族风俗文化习惯。每年祭祖仍须聚集全村族民由长者带领上山到旧畲村的祠堂中祭祀。比较隆重的节日有端阳节、中元节、春节等。

畲族婚娶习俗,从女方送庚帖那一天算起,7天内男女双方家庭没有发生禽畜死亡或跌破碗簋等不吉利之事,便可择日迎娶。男方要根据女方亲朋多少送猪肉,并请一男亲戚和媒人到女家迎娶,新娘家由舅父和女友送行,各擎雨伞,步行到新郎家。是晚村中男女青年唱着畲歌闹洞房。每年最隆重的节日是正月初八的“鸡公王生”。这一天清早,各家各户宰猪杀鸭,用以祭拜“鸡公王”。祭场设在村前广场上,由师公(一般由族长担任)领着4名衣冠鲜明的畲家女子,摇着银铃率全村人口进场向着祭品跪拜。师公口中念着祝祷词,祈求“鸡公王”庇佑合境平安,狩猎告捷。祭毕一齐跳起“鸡公舞”,有时通宵达旦,狂欢不已。此外,招兵节也是畲族较为隆重的节日。(叶良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