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汉初韩信、三国魏延,果真都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反骨仔吗?(韩信的八字真实吗)

韩信和魏延虽然结局都差不多,被反贼含冤而死,着实令后人扼腕叹息。但掌心觉得讲两人类比其实不算妥当,因为两人的死因还是有所不同的。

韩信的死更多是不懂政治,性格原因次之。在刘邦阵营甚至那个时代,韩信领兵打仗的水平如果说第二,没人敢排第一,他仿佛就是为打仗而生的,刘邦的江山大半部分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就是这样一位战神级人物,军事素质超一流,政治素质却严重不及格。刘邦被困荣阳的危难时刻,韩信竟然要挟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在刘邦心里留下大面积阴影。刘邦一统天下后,韩信竟然直言,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马,自己则是多多益善,特别是功成名就后,不知“走狗烹,良弓藏”的道理。被贬为淮阴侯之后,仍不知收敛,羞与周勃、灌婴等人为伍,发牢骚。甚至在刘邦着手清除异姓王的时候,与赵相国陈豨关系暧昧,而丢了性命。纵观韩信的一生,可以说,其政治眼光的确太短浅,不敏锐,而且性格也不坚定,特别是在生死关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这与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

魏延的死更多是性格所致,政治因素欠之。魏延在蜀汉,绝对是实力派,作为一名投诚过来的将领,要人脉没人脉,要资历没资历,硬是凭着自身的一身硬本领,征服了慧眼识才的刘备,被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成为实权派人物,实际地位应该说已经超过张飞。刘备在世的那段日子,应该说是魏延最风光的日子。当然,有本事的人,在哪总有地位,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对魏延同样不敢马虎,攻城拨寨,克难攻坚,基本上都是魏延包圆。刘备的宠爱,诸葛亮的重用,形成了魏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一言不合就动武。史书称,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特别是对象杨仪这样的谋士书生更是不屑,有一次甚至拿刀威胁要杀杨仪。诸葛亮死后,杨仪主政,便借机以叛国罪诛杀了魏延。所以说,魏延的死其实更多的是与其性格的有关,不懂得与人为善团结人,为人太方。“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这句话魏延真应该好好地琢磨琢磨,军事家如果不懂政治,后果很严重。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

都是著名将领,尤其是韩信,秦末著名的将领,也是刘邦手下灭掉西楚霸王的不二人选。此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排兵布阵,样样精通。

韩信当年在项羽手下仅为执戟郎,眼看自己的大好青春被埋没,才投奔刘邦,费了好多周折,在萧何的推荐下,做了大将军,然后攻城破寨,堪当大任。

韩信最厉害的是做了齐王,那个时候齐国很强大,项羽曾派人劝说韩信中立,韩信的谋士也劝说韩信自立。但韩信没答应,终于协助汉王灭掉楚霸王。

不过韩信最后惨死在吕后手下,其实终其一生都是刘邦的忠臣;至于魏延也是如此,只是死于诸葛亮的猜忌之下。

#####

谢邀!

在历史之上,这两个人可以称的上是野心家,但还不能称为反骨仔。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前半生默默无闻,但却都非常幸运的得遇明主,并被无条件的信任重用,但是他们都有巨大的性格缺陷,过低的政治智慧为他们引来了杀生之祸。

首先我们来聊聊韩信,关于韩信是如何一步步的逼“刘邦”杀自己的我在之前不久的一篇回答中详细的分析过,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关于韩信的个人形象,我们来看史记中的记录: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一个身无分文,又不事生产,整天拿着剑在乡里游手好闲,蹭吃蹭喝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想如果没有遇到天下大乱,韩信只会是当地治安重点的关注人物,哪家出了点事情,谁家丢了点东西,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就这样一个让街坊四邻讨厌的角色。

这种并非无端的猜测,不仅是经常给韩信饭吃的漂母也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所透露的只是漂母的善良和她对韩信的鄙夷,对啊,一个有手有脚的大丈夫,不能自己挣饭吃,反而需要自己一个年老的漂母来施舍。

另外在胯下受辱的故事中,一般只描写了屠夫少年的蛮横,韩信的忍辱负重,却没有看到市上众人的推波助澜和嘲笑。换言之,不是屠夫少年一人在羞辱韩信,而是身边所有人在发泄对韩信的不耻和厌恶。如果换个角度来描述,恐怕就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式的“屠夫少年勇惩市井无赖”了。

但所幸的是乱世很快到来,而韩信还是非常有能力,且相貌出众的人。所以在项梁的军队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千万从军,但没有什么名声,直到项梁战死,归属了项羽,项羽提拔他做了郎中。韩信之后向项羽提了不少意见,但都不被才难,因此怀才不遇的离开了项羽投靠刘邦。

不过投靠刘邦的韩信开始只是做了迎接宾客的小官,却很快又犯法要被砍头。当时同案的十三个人都被砍了,结果轮到韩信时,他对身边的藤公说:“汉王还没有统一天下,为什么要杀壮士?”这就很装逼,很无赖了,你说为什么?你犯了法啊!但是当地刘邦的确是急需人才,加上藤公看韩信一表人才,就生了爱才之心,便报告刘邦,不仅放了韩信还给了一个治粟都尉的小官,也就是粮库管理员。如此说来,藤公和刘邦对韩信是有救命之恩的。

治粟都尉虽然是小官,但那时候和主管后勤的萧何有非常多的接触机会。工作接触中萧何逐渐发现了韩信的能力,并多次向刘邦举荐,但刘邦当时还未放在心上。于是韩信导演了一出出逃的戏码,因为你想,如果一个人真的想逃,靠萧何一个人是怎么在黑灯瞎火的大晚上找到的。

后来萧何追回了韩信,又极力劝说,终于使刘邦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这里可以看到刘邦的魄力,和最后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如此的举动不是一般人能够决断的。

事实也证明,韩信没有让刘邦失望,他此后帮刘邦定三秦、灭赵国、齐国,最后垓下一战一举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韩信虽然手握大军,但本质上对刘邦表现的一直是忠诚的。这从两次考验中都可以看出: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於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韩信以刘邦有知遇之恩的借口,谢绝了项羽平分天下的同盟建议。之后韩信的重要谋士蒯通劝说韩信自立。面对蒯通“兔死狗烹”的多次劝告,韩信最后的回应是。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韩信依然坚信自己劳苦功高,刘邦是不会对自己下手的。可以看出,韩信虽然在军事上有过人的天赋,政治却不及格,或者就和年轻时表现的一样,情商过低。韩信有个人的野心,但也是止于封侯拜相,成为一方诸侯,成就当年姜太公一样的霸业,而对刘邦有着如对周天子一样的忠心。却是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不再允许这样的诸侯国存在,而韩信的一次次危险举动,让刘邦和身边的谋士都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安定的危险因素。

韩信的错误表现在,攻打已经投降的齐国,害死代表刘邦的使者郦食其;在刘邦被围困荥阳时却要求成为“假”齐王;刘邦毁弃鸿沟之盟攻击项羽时,韩信按兵不动导致刘邦战败,在刘邦许诺增加领地的好处之后才出兵。

韩信在手握重兵,最容易自立的时候,却在保持对刘邦忠心的同时做出种种危险的挑衅。等到被刘邦夺取兵权,改封为淮阴侯的时候,才体会到了危险,不思低调,反而怂恿陈豨造反。在陈豨造反后,又积极和他联系,并准备里应外合攻击吕雉和太子,最后消息走漏被萧何骗入宫中擒获,反给了刘邦吕雉可以杀他的借口。

再观魏延此人,和韩信极其相似。魏延的早期甚至是没有历史记载,只是在刘备入蜀时率兵跟随。但是在刘备得到益州和汉中后,却出乎意料的将汉中要地交给魏延镇守。这在当时是大出众人意料的,和当年刘邦拜将韩信时非常相似。

但可惜的是知人善任,对魏延有知遇之恩的刘备却很快因为夷陵战败而病逝白帝城。之后季汉的政权一直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现在很多人说,诸葛亮一直打压魏延,我觉得这是受到《三国演义》中的剧情影响。

虽然历史上诸葛亮偏保守稳重,魏延偏激进投机,在风格上有冲突。但却对魏延并没有打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对魏延进行了容忍和保护。

魏延在政治上和文官集团有很大的矛盾,尤其是和杨仪之间。三国相关的文献都记载他们两人私德并不好,而且针锋相对,经常在公开场合争吵,甚至有魏延当众拔刀想要杀死杨仪的记载。

而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很显然在魏延和杨仪之间起到了调节的重用,使得双方的矛盾没有爆发。

而在诸葛亮死后,大多数认为的魏延造反,实际上是观点上的不同,属于季汉的内部矛盾,魏延从未想过背汉投魏。在《三国志》中记载:

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很明显,魏延作为主战派是希望接管军队继续和魏国作战,同时这也是魏延希望继诸葛亮之后掌握季汉政权的野心。但很显然,当时军中大多数人是不支持魏延的决定的,因此出现了分裂。

当时魏延和杨仪同时向刘禅上表,指责对方叛逆,但是刘禅身边的蒋琬和董允等人无疑都是偏向于杨仪的。实际上也是因为杨仪是文官更好控制,而作为武官的魏延掌握兵权后过于危险。我想这时候魏延应该是可以发现,失去诸葛亮的调节和维护,季汉满朝上下,尤其是刘禅身边的文臣集团都是自己的敌人,都希望置自己于死地。

可叹很多人都认为遇到诸葛亮是魏延的不幸,但最后却发现失去诸葛亮才是魏延真正的不幸。

#####

这样问就冤枉韩信了,要说韩信政治分数差可以,要说是野心家就不应该了,刘邦设坛拜帅,韩信攻灭齐赵等列国,拥兵几十万,势力如日中天,谋士蒯通劝其夺取天下或者自立为王,都没有听从,如果真是野心家,采纳蒯通之策,又何至于被一女人缢死在未央宫!至于魏延就不说了吧(不是一个档次)

#####

先亮出我的观点,韩信不是野心家。魏延也不是反骨仔。韩信之死更多的是因为政治;而魏延主要是由于性格原因与同僚关系不和而被杀的。

韩信之死

韩信,汉出三杰之一,军事家,被后世称为兵仙,战神。曾背水一战胜陈馀,可以说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韩信为打仗而生,是军事上的天才,但却不懂政治。位居高位,不知收敛。被贬后,牢骚满腹,耻于与樊哙等人为伍;在公开场合说刘邦领兵只能有十万,当刘邦问韩信能领多少时,韩信说,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与反叛的陈豨关系暧昧。最终被萧何骗进宫中所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谋反绝非韩信的本意,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可是韩信忘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以韩信的能力和他所处的地位,刘邦怎会允许,所以只能将他杀死。在韩信所处的环境,要么像张良学习,早早弃官,找一闲职,要么有点野心,早早谋反,而不是被贬之后再反。

魏延被杀

许多读了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说魏延有反骨。(重要的是大家以为小说中的魏延就是历史中真正的魏延)其实,魏延冤枉呀!真的冤枉呀!只是老罗在小说中把他这么一写,许多人只读小说,不读史书,所以对魏延产生了误解。

历史中的魏延并没有反骨,也没有想着谋反。诸葛亮也没有遗计杀魏延。魏延与杨仪关系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两者矛盾彻底激化。先后上表说对方反叛(其实两人都没有谋反,不过魏延不遵守撤退的命令犯错在先),由于平时魏延与同僚关系不和,刘禅询问时,蒋琬等人都护着杨仪而怀疑魏延。加之魏延这边理亏,兵士散去大半,被杨仪派马岱带兵杀死。

魏延虽然没有反叛,但由于平日与同僚关系不和,出了问题没有人愿意帮助,所以被杀。(杀害魏延的杨仪,后来因为官位不顺,发牢骚诉说当时应该投奔魏国被废为民)。

韩信,魏延二人之死。一个由于政治原因,一个是性格原因。

#####

谢谢邀请

真实的汉初韩信、三国魏延,不懂政治是真,说是野心家倒是有点冤枉。根据历史记载,韩信虽然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对韩信的评价“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证明韩信的军事才能相当突出。豪不客气的说,韩信在军事上是天才,在政治上是白痴。在与齐国交战胜负未分之时,谋士郦食其已经成功游说齐国投降。韩信明知齐王已 降的情况,为了争功,把豪无防备的齐国大举进攻,致使郦食其被齐王油烹而死。急于争功此一不该也。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邦这边急需增援的情况下,韩信却按兵不动,派人向刘邦要官,刘邦当时 气的就想破口大骂,恰好张良、陈平在侧。用脚踩 踩刘邦的鞋。刘邦心领神会,改口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王。在 这特别时期,用这种做法要官,此二不该也。刘邦和韩信有一段对话,就是人们熟知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胸无城府。多言招祸,此其三也。以上只是择其要者。由此可知韩信在政治上很不成熟。

说韩信不是野心家,在历史上也是有据可查。谋士蒯通曾劝韩信谋反,以 当时形势实决于韩信,进则一统天下,退则 天下三分。但韩信不为所动,如果韩信有野心,早有行动,后来陈稀叛乱约韩信里应外合,也未见其行动。

魏延则更窝囊,自从跟了刘备便一直受到诸葛亮的压制。还有本身性格的原因,尽管刘备对他青眼有加,也难逃悲哀的结局。魏延本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胸无城府,心直口快,平时他看上的人不多,得罪人倒不少,诸葛亮未采纳其子午谷奇谋,逢人便讲‘当初如听我计,休说长安,洛阳也早拿下了。对杨仪不旦骂还差点拔刀相向。尤其是五丈原撤兵时,竞做出脱离大部队搞小动作的幼稚行为,被杨仪拿住了把柄,不旦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了家人。说魏延有野心,实在是有点牵强。终其一生没发现魏延有什么,可疑之 处 ,最后一直到死,魏延的足迹从未踏出蜀汉半步。

#####

先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被吕后害死之时也只有35岁,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有能力的人在老年会变的不理智,但是作为韩信,尤其是35岁的韩信是不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的,从我们熟知的“胯下之辱”我们可以知道韩信的容忍与大智慧,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可以从侧面了解到韩信的能力,所以在手握重兵之时不反,反而是被夺了兵权之后再反是极不理智的。

而且刘邦没有准备杀他,只是把他幽禁起来,所以刘邦是不相信韩信造反的事实的,真正杀了韩信的是吕后,因为吕后后面要造反才是真的,忌惮韩信的带兵能力,然后栽赃泼脏水而已,所以韩信不是什么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反骨仔!只是挡了别人前进的路而已!躺枪!

再来说魏延,蜀汉名将,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和诸葛亮倚重,在诸葛亮北伐之时所献“奇袭子午谷”之计,只是诸葛亮素来谨慎没有采用,如果采用了说不定北伐就成功了也未可说,只是魏延为人孤傲,可能是人际关系处理的不怎么好,所以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想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违了诸葛亮生前的撤退命令,攻打了同样接到撤退命令的杨仪,被死对头杨仪诬陷谋反,被诛九族,首先攻打自己人,固然有错,但绝无谋反之意,只是他们之间的私人恩怨而已,所以魏延不是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反骨仔,只是成王败寇而已!

综上想要干掉一个文武双全的人,那就给他开一个“谋反”的药方,不花钱还见效快,再加上最高领导的猜疑做药引子,保证药到病除,百发百中,类似的药方还有“莫须有”送走了岳飞“意欲”干掉了于谦,人死了随你怎么说,哪有什么不懂政治的野心家、反骨仔呢?


最后我是个历史迷,遇到历史类的问题,我都会尽量趣味化,我的偶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当年明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写了明史,我希望可以把中国的历史全部都用这种方式呈现出来,来普及历史,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就关注我吧,和我一起完成这伟大而又幸福的事情

#####

韩信,魏延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够懂政治。但是,野心家就夸张了,很多朋友还认为韩信是野心太小了,但是从一介布衣到登台拜将,到齐王,这个过程一个再有野心的人,也被刘邦喂饱了,没几个人傻到要造反。所以,从客观上,也不能怪韩信的野心小。至于所谓的“反骨仔”,更是无从说起。特别是魏延,笔者已经有专门一篇分析了所谓的脑后长反骨的无稽之谈。



韩信其实也并非不懂政治,否则也不会要求封个“假齐王”,来镇守齐地这样的话。可见,韩信是知道政治的力量。但是,最后还是被吕后杀了,原因就是韩信有谋反之心。韩信的谋反之心并非是一种野心,而是对既得利益的不满。换句话说,韩信只是想得到他认为应该得到利益,而非真的称王称霸,成为一国之君。韩信攻下齐国前,和张耳平定了赵地,于是张耳被封赵王,韩信则继续征战。攻下齐国后,韩信要求“”假齐王”过分吗?再加上之前的平定三秦,灭魏,胁燕的功绩,这一点不过分。问题是,齐国已经被郦食其说服归汉,但是韩信还是攻灭了齐国,郦食郦被烹杀,强取灭齐的功绩,这就不地道了。

(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

另外,韩信是自己要求的代理齐王,刘邦最初是很生气的,但被张良和陈平按住了。于是干脆给了齐王,这里韩信是犯了大忌了,以刘邦的驾驭人才的功夫,他会忘了韩信的功劳?韩信主动要求,就犯了大忌。当时,在汉的阵营里,封王的不多,几乎都是楚霸王时期封的,张耳,吴芮,英布等等,本来就是王,剩下的就是韩信了。此时,韩信在刘邦心里就成了刺,早晚要除去的。所以,韩信犯的错,是自己权衡利益的问题,外加蒯通乱出的主意,即使韩信在齐国独立,就能三足鼎立于天下?恐怕未必。刘备拥有楚人和秦制的资本,又顺应了天道,不是人力可以改变。韩信死后,刘邦又喜又怜,喜的是拔除了一根刺,怜的是韩信如果没有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许不会落得这种下场。至于蒯通,刘邦甚至放了他,可见刘邦就没打算用他,不是大才,更非大患。蒯通的主意,不过是利用了人性,满足了韩信,也害了韩信。



至于魏延,笔者有问题专门答过了。所谓脑后有反骨在历史上是无稽之谈,诸葛亮也没有清除魏延的意思。魏延之死,死于有性格,因为他和杨仪不和,甚至羞辱杨仪,又怎么会听杨仪的调令,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所以魏延有个性。说他不懂政治,是不可能的,费祎来传达杨仪的安排,魏延不但抗命,还拉着费祎一起签名,另外安排。只是费祎更是人精,找了借口跑了。最后,魏延是死在了自己和杨仪的恩怨上,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错在魏延,朝廷里蒋琬,董允也认为错在魏延,魏延自己难道不清楚后果?只是他在遵照自己内心的选择,宁愿死,也不会向杨仪低头的。而害死魏延的杨仪,最后也自杀了。这一段的恩怨,无论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还是《三国志.费祎传》都有描述,可见杨仪和魏延的恩怨,蜀汉大臣都洞若观火。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魏延只能留一个,此时谁也管不了,除了刘禅。因为一个是荆州集团政治上二号人物,一个是荆州集团军事上一号人物。所以,魏延的死,和个性有关,和很多蜀汉大臣都不和,和杨仪更有关,水火不容。只是,没想到,二人先后被废而死,这对蜀汉的人才是一个打击,倒是成全了另外一个蜀汉的贤相,费祎。

#####

谢邀!

韩信和魏延是汉初汉末的两个大将,都是为汉家天下舍生忘死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却落了个造反的名声被除掉了。作为身经百战、饱读兵书的名将来说,真的在政治游戏面前是无知的野心家和反骨仔吗?

韩信和魏延,都深得刘邦和刘备的信任,在征战中也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两人随同君王多年,耳闻目染,对他们的政治手段和用人权术都比较清楚,之所以能在手握重兵重权时没有造反,说明他们是懂政治的,为了博得流芳百世封妻萌子的功名,他们是有分寸的。

但是,刘邦、刘备身边的人就不这样想了。刘邦得天下后,他老婆对韩信看不下去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对有个性的魏延看着越来越不顺眼了。这两人,再懂政治,受到了君王身边人的猜忌,再大的本领也难施展,效力与否都会授人以柄!

在被逼无奈下,韩信受刘邦老婆吕后猜忌,魏延受诸葛亮猜忌,必须把这些功高盖主的将领除之而后快。到了这个地步,韩信、魏延再懂政治,在权力游戏面前要么任人宰割,要么造反,他们都是因能力强而害了自已!

#####

汉时韩信,三国时的魏延,他们结局都不好,而且还被后世灌上了反贼的名声。我的看法是无论是韩信还是魏延都没有反意,但是他们还必须得死,这就是政治。

韩信魏延都可以说是懂政治的,对兔死狗烹这一套是很明白的,但是他们做不到急流勇退,他们是领兵打仗的其实没那么多心眼,他们最后被刘邦诸葛亮除掉的终极原因就是他们当时还比较年轻,而刘邦已经年迈诸葛亮也是临终除的魏延,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当时韩信魏延从性格上说都是桀骜不驯的人,也就刘邦诸葛亮能控制他们,如果刘邦诸葛亮身体要行就不会除他们,可是当时刘邦诸葛亮都老了,他们很清楚除了自己别人控制不了他们,这就注定了韩信魏延的结局。

现在看来刘邦诸葛亮做的也没错,至少保证了没有内乱,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诸葛亮不除魏延,那以魏延的性格会听从姜维的吗?日后肯定会和姜维火拼,无论谁胜谁负蜀国都将元气大伤,而韩信也一样。

最后说,就是现在像韩信魏延的人大有人在,和平时期体现在各单位公司,有很多恃才傲物的人,但是性如烈火,这样人领导肯定不会得意的,他们的结局基本都是被扫地出门,这是和平时期,那要是战争时期是要掉脑袋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