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为何在古稀之年被杀掉?(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谢邀。

李善长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原因,已经形成历史公论: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铲除政治隐患,把功臣集团几乎消灭干净,而身为功臣集团的首功之臣,文官之首,几乎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地位的李善长,也必然会被铲除。

↑李善长终究还是看错了朱元璋↑

但是细细挖掘整个事件本身,我们会发现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想对李善长下杀手,可以说,他以绝对的政治理性,随时观察政治形势的变化,并在最后做出了结论:李善长必须死。

李善长虽然贵为众臣之首,但他活的很难。

他为人精明吗?当然精明!

他政治经验丰富吗?无比丰富!

他懂政治吗?懂!

他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吗?非常了解!

然而,李善长再有能耐,再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再怎么看穿一切,都阻止不了自己和家族的厄运到来,这对李善长来说,才是最最悲剧的。

你看穿一切,但发现你没得选,只能洗干净脖子等死——朱元璋给李善长的压迫感,恰恰强烈到如此程度!

那么,朱元璋究竟在担心什么?他为什么非要置李善长死地不可?

↑朱元璋是权力欲最旺盛的皇帝,没有之一↑

本质的原因,在于皇权的不可分割性!而朱元璋对权力的眷恋,远远超过其他帝王。任何冒犯他权威,或者有可能冒犯他权威的,都被他视为莫大的隐患。

因为朱元璋曾经“失去过”权力,胡惟庸在任职宰相期间的一手遮天,目中无人,让朱元璋引以为警训,你胡惟庸架空别的宰相也就罢了,你还常常无视朱元璋的感受,你想干什么?

明明把权力下放给宰相们,是为了让宰相帮着做事的,结果宰相仗着威权,开始拉帮结伙,引来许多官僚投靠,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这类集团,具有强大的政治能量,甚至严重左右了朝局,必然会对皇权造成一部分架空。

以上就是胡惟庸案后,朱元璋日夜苦思的内容,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投靠胡惟庸的小集团,不管多少官员,职务大小,一并杀掉,死人不会造成威胁。此外,他也把宰相位置彻底废除了,六部直接向朱元璋汇报工作,累是累了点,但皇权重新完整的回到朱元璋手里了。

可是,这样做就够了吗?

↑胡惟庸敢在朱元璋面前嚣张,可谓无知者无畏↑

朱元璋实际上一直怀疑政治小集团究竟有没有被打掉。要知道,胡惟庸可是李善长推荐的啊,难不成胡惟庸只不过是李善长的一枚棋子,李善长到底有多少政治能量,会不会有一天对皇权造成严重伤害?

朱元璋没有安全感。

横亘在他心里的那个阴影,实在太大了。那个叫做李善长的阴影,能力有多强,朱元璋当然一清二楚。虽然这家伙早在洪武四年就被朱元璋勒令退休,但他仍然是精神意义上的文官领袖。

必须除掉李善长,才能彻底挖掉功臣集团的根子!这个思路,朱元璋并非一蹴而就想到的,而是在他漫长的帝王生涯中,运用特务手段等种种工具,收集信息而来。

李善长会造反吗?朱元璋的恐惧感代替他的理智做出了回答:万一呢?

他可能忘了分析,李善长其实根本没有谋反的动机,就算谋反成功,他能自己当皇帝吗?七十多岁快要进土的老人了,还折腾得动吗?他如果帮别人谋反,他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好的爵位待遇吗?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李善长没有谋反的动机。

↑徐达死于1385年,躲过了朱元璋的政治大清算↑

除非……为了保命,但要知道,李善长其实也在赌,他赌朱元璋念及旧情,看李善长老老实实不作死,就会放过他一马,李善长或许会后悔,后悔自己活的太长,你看人家徐达,常遇春,死的多么及时,他们的后代安享福荫,代代而传。可李善长还在这里担心没有善终。

实际上,李善长如果选择早死,或许他的后代反而会得到庇佑,但他偏偏倔强的活着,傻傻的活着,他还是低估了朱元璋对他的戒备。

于是,我们看到,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在胡惟庸已经被杀十年后,胡的罪状却升级了,从之前的“擅权植党”变成“通倭通虏”,也就是说,罪状变成了勾搭倭寇与蒙元进行谋反,这样的大手笔,肯定不是胡惟庸一个人能够驾驭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庞大的“胡党”,李善长终于被牵连了进去。

朱元璋亲自发话:李善长身为皇亲国戚,身为文臣功勋,知道胡惟庸谋逆,却不揭发,反而狐疑观望,首鼠两端,实在是大逆不道!构成了串通谋反的大罪。

李善长引颈受戮,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仅有身为驸马爷的李祺一脉侥幸活了下来。

就在李善长死后,朱元璋和太子朱标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

朱标对朱元璋说;杀人太多太滥,有伤朝廷和气。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刺的树枝,扔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面露难色,朱元璋趁机回答了朱标的问题:树枝上全是刺,你当然拿不起来,把刺除去,你才能使用的得心应手,我现在诛杀功臣,是为你消除隐患。

李善长,不过只是这根树枝上最大的一根刺罢了。树枝就是皇权,就是朱明天下。李善长地下有灵,倘若得知这番对话,恐怕会感叹自己当年还是看错了朱元璋。

#####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功劳非常大,朱元璋都说他是自己的萧何。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以李善长在夺取天下中保障后勤供给之功,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其实内心嫉妒,待人苛刻,这为他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洪武九年,朱元璋把女儿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李家的恩宠达到了顶峰。李善长也开始“飘”了。

他恃宠自纵,在朱元璋生病,半个月都不能上朝的时候,作为太师、丞相的李善长居然都不问候一声。驸马李祺也和老爸一样,对岳父的病置若罔闻。这一次朱元璋只被削了李善长的年禄一千八百石,算是警告一下,但说明两人的亲密关系开始有了裂隙。



早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发,有人在朱元璋面前打李善长的小报告说“太仆寺丞李存义,善长之弟,惟庸之婿父也,以亲故往来惟庸家,惟庸令存义阴说善长同起”,就是说胡惟庸让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拉拢李善长参与谋反,李善长不但不揭发,还参与到密谋。群臣强烈要求逮捕李善长,朱元璋想起当年与李善长的革命友谊,放过了李善长。

朱元璋对李善长表现出令人不解的“大度”,不过是出于他自身的政治考量。胡案是洪武年间的第一个大案,此时的朱元璋还处在铲除荆棘的摸索阶段,还在营造一种宽和的政治态势。为了加强皇帝耳目,朱元璋特地设立了锦衣卫,刺探文武百官的言行。李善长是锦衣卫照顾的第一重点人。胡惟庸案后,李善长平静了数年,只不过朱元璋还没有准备好而已。



洪武十八年,李存义和胡惟庸的事又被老账重提,朱元璋对李善长家人的处理还是轻描淡写。李存义、李佑父子发配崇明岛,李善长毫发无损。但是李善长在这种关键时刻脑子短路,表现得就好像家啥也没发生。这种倚老卖老摆谱的行为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如果李善长还有一点敬畏之心,也不会落得后来的下场。他太高估自己了,太高估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了,太小看朱元璋的魄力了。

洪武十九年,明州卫指挥林贤被人举报通倭,此案再一次牵扯到胡惟庸和李善长。胡惟庸已经死了,该怎么处置李善长呢?



朱元璋在得知李善长与林贤案有牵连时,“泣不成声”,他思虑再三,只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李伸下狱,再一次放过了李善长。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不知道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他在作死的路上飞奔得更快了。

这一年,李善长想建造府宅,私自向信国公汤和借士兵三百人,帮忙建设。

也许李善长还将汤和当做当年的老兄弟,可汤和作为仅有的几位洪武清洗中的幸存者,早已将这份战友情抛弃。为了自己的将来,汤和义无反顾的举报了。

在任何朝代,私自运用军队都是了不得的大罪,任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更何况遇到的是朱元璋。

。”

李善长平时为人“多忮刻”,与同志们关系不太好,这一下大家群起攻之。当年胡惟庸谋反,李善长知情不报的事又被摆了出来,甚至说李善长自己也“反状甚明”,大臣们纷纷上书朱元璋,要求严惩李善长。

恰好此时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因为其他案件被抓,在狱中他向李善长伸出了最后一截绞索。

丁斌交待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曾经劝说李善长与胡惟庸谋反,胡惟庸许诺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淮西王。李善长“意稍动之”,不但没有检举,反而说“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这就给李善长坐实了“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



加上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征时,在捕鱼儿海抓到一个奸细叫封绩,胡惟庸通过这个人勾结元朝旧势力,请北元派兵作为自己谋反的外应。而正是李善长私自放了这个奸细。这足以证明李善长与胡惟庸企图勾结北元反叛。

于是,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除驸马外)全家统统诛杀。

探索李善长被杀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明史》中的六个字就很够了,那就是“贵富极,意稍骄”。

正是好日子过够了,仗着自己的功劳,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了,才导致了这位大明第一功臣之死。

#####

李善长被称为“在世萧何”这句话是朱元璋自己亲自说的。作为明朝开国大臣之一,朱元璋的后勤总管,李善长除了一直给朱元璋料理后事,还扮演者大明第一军事的角色。即使当时被称为“再世诸葛”的刘伯温虽然在民间声望远胜李善长,但是李善长却更善于结党拉派,以至于其在朝堂上的地位高于刘伯温。当然,这最后也给他带来了在劫难逃的死罪。

李善长的功劳就不多说了,能称为“在世萧何”其实并不代表他跟“萧何”一样懂事,只能说他对朱元璋来说和萧何对刘邦来说的历史定位相似。其实李善长反而一点都不像萧何,这其中的不像就在于李善长后期对于权势的依恋。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一手扶持起了后来的丞相胡惟庸,并且其所代表着淮西集团的利益。

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处理功臣这事就不多啰嗦了,总之就是为了给后面的朱家子弟维稳铺路,所以“胡惟庸案”爆发,自然所有其相关的人都避免不了。前文提及胡惟庸是李善长一手提拔出来的,并且李善长的亲弟弟是胡惟庸的侄女婿,随之而来的更是整个庞大的淮西集团利益……所以可想而知,李善长的这把屠刀,太祖是早就架在他脖子上的啊。

#####

李善长在垂暮之际说了一句话:

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

我年纪大了,等我死后由你们折腾吧!!此时的胡惟庸权势滔天、为所欲为、欲结党谋乱,而李善长极不负责任的一句话又道出怎样的心酸?也是因为这句话为自己的身死埋下祸根。

大明初立,朱元璋在封赏功臣时,朱元璋说李善长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在保障大军后勤的工作上做的极为出色。“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除了这些,朱元璋还赏赐其两枚免死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即李善长本人凭此铁券,可以赦免两次死罪,其子可以赦免一次。李善长在明政治中心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一时无两。可随后李善长陷入胡惟案,被定罪谋反,两块免死铁券终究成了废铁

前后两次提到胡惟庸,就不得不提到浙东党和淮西党的庙堂之争,党争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明朝初期的党争演变的更加激烈壮观,因为造成党争的推动者都是大明浴血奋战、智计百出、功勋卓绝的开国功臣


李善长作为淮西集团的第一代表(基本上都是朱元璋的老乡),浙东党以刘伯温为首(文官集团),双方斗得不可开交,你死我活。至于为什么争斗,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都是朱元璋的大臣,非要分出前后入伍秩序,出生高低、地位大小、自然就会有不满和争斗,可当时明朝的政治大佬们没有看透这个东西,前后包括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都倒在这个问题上

胡惟庸作为丞相新贵,是通过李善长的举荐。李善长此前党争中已经让朱元璋很是不满,被逼迫退居二线。此时的胡惟庸带领淮西集团异军突起,把浙东党打压的抬不起头,除去朱元璋后,胡惟庸秉承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睥睨朝野

起初的党争很单纯,就是为了分个高低,你小我大的问题。随后这种党争的性质转变成对皇权的挑衅,朱元璋就不能忍了,没把他放在眼里啊!那么我确信朱元璋在遏制不住这种争夺态势的时候,已经有心事废除丞相制度,准备一揽大权

可惜胡惟庸这个愣头青,完全没有看到前辈们在丞相位置上一一赴死,只是觉得自己胜利的果实是如此诱人。在不断地挑衅中,胡惟庸验证了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得那句评价“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完全驾驭不了自己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胡惟庸,开始越权认命人事调动、贪污受贿、排除异己、贪赃枉法。种种举动都让朱元璋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胡惟庸也知道自己越玩越大,难以收拾,甚至萌生取朱元璋而代之的想发

他深知自己根基浅薄,为了抗衡朱元璋,他不断拉帮结派,壮大自己。一度想李善长下水,首先,李善长德高望重,又是自己的老领导。其次,李善长有免死铁券,影响力巨大

胡惟庸利用自己的儿女亲家李存义(李善长的弟弟)去游说,于是有了李善长上面那句回话:等我死后,你们折腾吧!

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善长不是没有政治智慧,反而他深知朱元璋的厉害,朱元璋对其的重用至敲打,已经让这位老功臣心灰意懒,知道自己斗不过,更别提胡惟庸这等跳梁小丑,所以才有“吾死”后汝为之一说。

但是这“一说”,又是不得不说,因为他深知自己已经和胡惟庸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说不说都难以摆脱干系,朱元璋的大刀已经架起,事后不出所料,胡惟庸被人告发谋反人头落地,前后近三万人受到诛连。而李善长也没能靠着免死铁券保命,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朱元璋的这一刀除了人头不断落地,更是一刀切掉了丞相一位!

参考资料:《明史·李善长传》、《明太祖实录》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武将功勋最著者,当属徐达、常遇春,文臣论功排名当推李善长、刘伯温。而李善长被朱元璋钦点为开国功臣第一人,可谓是荣耀至极。但是李善长最后的下场也是无比的凄惨,已经76岁的他仍然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和全家70多人一起被处死。

很多人对明朝的刘伯温是耳熟能详,也有很多人都拿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刘伯温这么厉害,为什么第一功臣却不是他,反而是李善长呢?刘伯温很可能是后世把他神话的结果,李善长比刘伯温厉害之处在于他是全能型人才,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为人处世都是好手,而且他也是跟随朱元璋比较早的,所以这开国第一功臣非他莫属。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时值朱元璋驻军滁州,李善长去拜会了他。二人见面后,经过一番长篇大论,朱元璋决定聘请李善长当他的大总管,可以说在当时已经被朱元璋当成是一人之下的其他人之上的二号人物。除了军事仍然是朱元璋亲自负责外,人事,还有后勤工作都交给了李善长。当然李善长在军事上还是很有见地的,朱元璋一些主要的战役都有李善长在背后出谋划策。

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对一齐打天下的老伙计论功行赏。在那么多功臣中,只有六个人被册封为公爵: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而李善长排名第一。后来还得到了朱元璋赏赐的“丹书铁券”一枚,民间俗称“免死金牌”。

李善长还是朱元璋建国后的第一人丞相,当时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根据地域形成了2个利益小集团,一个是淮西集团以李善长为首,这些人势力最大,因为他们都是朱元璋的老乡,跟随朱元璋时间最早,人数也是最多的。另一个是浙东集团,他主要是以刘伯温为代表,眼看着淮西集团做大,浙东集团自然不甘,为此两派在朝堂上经常是明争暗斗。

后来由于李善长年龄大了,就主动提出了退休,但是他怕辞职后淮西集团斗不过刘伯温的浙东集团,于是就推荐老乡胡惟庸担任丞相和淮西集团的会长。也是因此为李善长不得善终埋下了伏笔。

胡惟庸上台后,手段更狠,据说刘伯温死的不明不白就是出自他手。在干掉了浙东集团老大后,胡惟庸在朝堂一人独掌大权,这样时间久了,野心也开始增加。再加上朱元璋后期开始对功臣大肆屠杀,整天提心吊胆的胡惟庸决定铤而走险。正好又有人奉承他说家里祖坟开始冒青烟了(估计是朱元璋看他太嚣张了故意的),他信以为真,起兵造反的的心思蠢蠢欲动。

因为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弟弟结成了亲家,再加上他认为李善长比他更加的有威信,就想拉李善长一齐动手。起初李善长是不愿意的,但是经不住弟弟的劝说,也是看到开国功臣下场没有好的,就同意了造反的想法。

谁知道胡惟庸一切都准备好了,却被朱元璋给发现了。于是派大军直接将胡惟庸一伙全部抓获。胡惟庸被凌迟处死,并被诛灭三族,而和他关系比较近的大臣也几乎都被殃及。后来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怕胡惟庸一伙死灰复燃,继续派人调查,最后查到了李善长的头上。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于是李善长也同样被诛灭三族,可以说不得善终。

很多人要说,朱元璋不是赐给李善长的有免死金牌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处死了。其实朱元璋就怕这些功臣仗着免死金牌做坏事,在赐金牌的时候,特意说明了,除谋反以外的罪都可以免死,而李善长恰恰犯的就是谋反罪。这难道是朱元璋能预知未来,此话纯属玩笑,不要当真。

#####

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核心,有他在,朱元璋活着不放心,死了更担心。

位高权重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同乡,在创业期间,就跟随在身边,因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管理后勤,安抚百姓。故一直深得到朱元璋重用。开国之后,李善长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朱元璋加封的开国六大国公中,李善长作为唯一的文臣而且名列首位,可谓位高权重。

淮西集团核心

朱元璋得天下,靠的核心力量是他的同乡淮西集团,而李善长正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他定远身份和非士子出身使得他能够跟淮西集团这些文官和武将们都能打成一片,由此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淮西集团,以致后来这些人有事甚至都不给朱元璋说而和李善长商议,朱元璋嘴里不说,但这一举一动他完全看在心里,所以虽然嘴上说李善长“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却背地里对李善长忌惮心理日增。

不识进退

开过之后,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萧何,又赐他免死金牌,按说此时李善长已经位极人臣,已有“功高盖主”之嫌,他却仍然不知收敛。李善长坐宰相位置后,日益自专,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权威,就动辄定罪贬黜。掌管御史台的刘伯温依法力争,李善长仍以势相逼,逼得刘伯温“不自安,请告归”。这些,朱元璋早已洞察入微,隐忍不发。

退位仍恋权

洪武四年,察觉到不妙的李善长不得不主动退休,可虽然从朝堂上消失了,其影响力依旧巨大,本人也还还迷恋于权势,临走时把汪广洋和胡惟庸推荐到丞相位就是很好的说明,这表明他并不想彻底离开权力中心,他还是想退居幕后遥控一切。李善长到底缺乏处理复杂而微妙政治哲学的智慧,可以说,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对他动了杀机。

至于最后把李善长污为胡惟庸一党而定谋反罪,不必多说,纯属子虚乌有的事,只是好歹给他发过免死金牌,别的罪不好处死,而谋反罪就名正言顺了。

#####

贪恋权势、以权谋私、不知进退、恃宠而骄…朱元璋给了他太多太多次机会,他却没有珍惜。

李善长的模板是萧何,朱元璋也确实把李善长当做自己的萧何。李善长是在朱元璋打滁州时投奔而来,最初朱元璋让他管理文史书籍。后来李善长时常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就成为朱元璋的参谋。

此后,李善长一直作为朱元璋管家的角色存在,朱元璋对李善长也极为信任。朱元璋为太平兴国翼大元帅的时候,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朱元璋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任命李善长为参议。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李善长兼领府司马,晋升为行省参知政事。朱元璋称吴王时,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后来朱元璋即帝位,追封自己祖先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都用李善长担任大礼使。朱元璋设置东宫官属,又用李善长任太子少师。

朱元璋称帝后封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排在徐达常遇春之前,为开国六国公之首。

以上种种说明,朱元璋对李善长颇为倚重。

可是李善长仗着自己功劳大,渐渐恃宠而骄。朱元璋生病,十天不上朝,李善长居然不去问候,他的儿子、朱元璋的女婿李祺也六天不去问候,可以想见他们一家有多娇纵。这事最终以朱元璋罚他俸禄收场,作为一个小小的警告。

李善长的倒台始于胡惟庸。胡惟庸由李善长一手提拔,结果胡当上右丞相后,基本上属于无法无天,极度猖狂。胡惟庸倒台,与胡惟庸过从甚密的李善长按理来说很难不受牵连,可是朱元璋还是放了他,他的弟弟被告发为胡惟庸党羽,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也免除了死罪。可以说朱元璋对李善长已经仁至义尽了。

此时如果李善长嗅觉足够灵敏的话,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估计也能全身而退。可惜李善长不愿意退,他贪恋权势。

李善长家里建豪宅,从汤和那里借300人来施工,汤和可不傻,把这事儿偷偷告诉了朱元璋。后来他亲戚惹事获罪,被流放边疆。李善长不但不支持秉公办理,还多次向朱元璋求情,请他赦免自己的亲戚。

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向李善长举起了屠刀。

#####

李善长的死,正应了那句永远不会过时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鸟飞尽,良弓藏。

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李善长,在他四十岁那年,他走对了最重要的一步棋:投靠了当时名不经传的朱重八。这步棋让他从此走上了为臣者的巅峰。

在大明一朝,没有哪个大臣能够做到李善长这个地步:位列“开国六公”之首(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朱元璋不仅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琪,而且把大明朝第一个丹书铁券赐给了李善长,可以是恩宠之至。

不过这块丹书铁券也最终让他满门抄斩的“催命符”。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善长逐渐骄横跋扈起来,在朝中大肆排除异己,建立起当时最庞大的官僚组织,淮西派。后来继任的丞相胡惟庸正是出自于淮西派。

可是这对于皇帝朱元璋来说,是个不好的兆头。朝中一旦形成一股势力,这对皇权是起制约作用的。朱元璋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早已有芥蒂。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一家因胡惟庸一案的牵连,已经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及其一家七十多口人被满门抄斩。而之前所谓的丹书铁劵,就成了一张废纸!

为什么时隔十年后,才说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谋反一案呢?

其实李善长是否真的谋反,朱元璋心里很清楚,朝中那些摇旗呐喊的大臣们也清楚。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即使是十年前,也已经六十六岁了,他谋反图什么?

他的死,正是朱元璋下达的命令,而下面的大臣们就是执行者。

朱元璋给李善长定的最重要的罪名就是:

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表面上看,是洪武二十三年,一件李善长为自家亲戚丁斌求情的事情引起的。当时,朱元璋命御史彻查丁斌一案,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查出了惊天大案:遭受酷刑的丁斌竟然指控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在洪武十三年,曾经与胡惟庸有过勾结谋反之事。

在抓捕李存义之后,李存义也供出了所有的罪行,包括他的哥哥李善长。据他交代,胡惟庸通敌之事,李善长都知道。胡惟庸谋反之时,曾经去拉拢过李善长,不过遭到李善长拒绝。而拒绝的理由就是: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正是这十个字,和李善长带来了灭门惨祸。

你这句话什么意思?不仅没有举报胡惟庸谋反,反而持支持态度,明显是在观望局势。这比谋反还罪加一等。于是朱元璋再也不容忍李善长。在朱元璋的暗示下,朝廷中的大臣们纷纷落井下石,一大片弹劾李善长的奏折铺在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很显然,李善长难逃一死。

虽然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没必要去谋反,但他知道李善长一定要死。对于李善长来说,他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

了解明朝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自己虽然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身边聚集了一大堆有识之士,这其中有一文一武,在整个明朝的建立过程中最为重要,那就是文臣李善长和武将徐达,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可见这二人的地位以及重要性。但在明朝定都南京后这二人最终却并没有得到善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为什么在七十多岁的高龄时还落得个满门被灭的下场。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濠州定远人(安徽定远人),也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就跟随朱元璋一起平定天下。他聪明,有文化,口才好,文笔好,又有计谋,对朱元璋又很忠心。他之前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经历我们就在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讲一讲他后期的一些经历,看看我们能不能得出朱元璋为何非要杀他的缘由。

在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先后受封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韩国公等重要官职,一时之间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多年追随朱元璋的李善长也对朱元璋的刻薄寡恩,猜忌之心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他在洪武四年就选择急流勇退向朱元璋称病告老还乡。朱元璋当时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他还赐给他免死铁卷以及大量的土地和佃户。但回到安徽老家后李善长的一举一动仍然被朱元璋所掌握,因为在朱元璋心里他还是一颗随时可能谋反的“定时炸弹”。朱元璋那是就刚好给李善长安排了点工作,负责修建临濠宫殿。

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这可是老朱家第一次嫁女儿,整个仪式都搞得很热闹,李善长一下就又变成了皇亲国戚,这也让他有些飘飘然,后来朱元璋生病了,十多天都没办法上朝,但是李善长连亲家看都不去看一眼,儿子也不去看看老丈人,这一下被人告到了朱元璋那里,但是朱元璋这次还是宽恕了他们父子,只是消减了俸禄,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没过多长时间朱元璋就命李善长和曹国公李文忠一起统领中书省,再次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是经过之前的一些事情朱元璋虽然依然重用李善长,但是对他的防备却是有增无减。

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的发生,胡惟庸作为李善长一手提拔的官员,自然受到了影响但是朱元璋当时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太过于迁怒李善长。直到五年后的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党羽,但是朱元璋还是没有杀他,只是让他赋闲在家,但是李善长并没有表示感谢,这一举动就在朱元璋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高龄,胡惟庸案还有人被在牵连发配,其中有一个人是李善长的亲戚名叫丁斌,李善长便多次上奏章请求朱元璋赦免他的亲戚,但是惹得朱元璋非常生气,严惩了丁斌,同时丁斌还供出了李善长和胡惟庸弟弟李存义来往的一些秘事。后来李存义的供词中又牵扯到了李善长。其中牵扯到胡惟庸劝说离上次谋反的事情。得到消息的官员纷纷弹劾李善长”于是,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认为李善长身为皇亲国戚,知道有人谋反而不检具是大罪。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其实细细想来李善长最后未得善终,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的性格多疑,一直以来对这些能臣都是既用且防,可以说从心底他还是不信任大多数人的,这个性格特点就已经决定了跟随他的大部分功臣最终都不免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同时朱元璋为了铲除政治隐患,把功臣集团几乎消灭干净,而身为功臣集团的首功之臣,文官之首,几乎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地位的李善长,也必然会被铲除。还有就是太子朱标是一个较为仁孝的理想主义者,并没有一个铁的手腕,朱元璋也会担心日后朱标能否收复这些骄兵悍将,而李善长巨大的影响力也让他不得不防,所以再杀包括李善长在内的这些功臣时为了给后世之君扫清障碍,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

内因自然就是李善长自己在为人处世时的问题最终造成了自己悲惨的结局。李善长在后期对权势的贪恋以及他的自大都是让他不得善终的内因。在洪武四年李善长称病辞官时,虽然他确实是离开了南京回到了安徽老家,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在他离开时便推荐汪广洋和胡惟庸二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选择了自己在朝廷上的代言人,也代表了他还想再幕后继续遥控指挥,并不想真的隐退,而这些朱元璋却都看在了眼里。第二李善长其人确实有才华,但是也是一个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人,内心也有些狭隘有嫉妒人的缺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曾经因为法令政务与诚意伯刘伯温发生冲突,继而给刘伯温施加压力让,逼得刘伯温上书要告老还乡。第三李善长居功自傲,平时有些举动有些自大不太尊重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这些也就让朱元璋对他更加反感。第四李善长和当时所谓的淮西勋贵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排斥异己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强大到朱元璋也感受到了威胁,而这也恰恰犯了朱元璋的大忌。

这些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最终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善长最终不但自己不得善终,还落得全家都被赐死的下场,现如今让人看来也还是不禁唏嘘。

#####

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6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


那么,为什么李善长明明都已退休了、一大把年纪了,还被杀?真相令人震惊!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淮西勋贵的No.1,爵至韩国公,与汤和、徐达、刘伯温、常遇春等共为大明王朝开国实际最高功臣。


功勋卓著的李善长,明明都已经告老退休了,本应安享天伦之乐,为何又会在古稀之年被杀掉?且听峰子哥慢慢说来。


李善长,被朱元璋不止一次赞为“在世萧何”。


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候,李善长投奔而来,属于朱元璋集团的元老级人物,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器械供应,角色至关重要,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

特别注意一点,历史上的李善长,并不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无能,实际上为了衬托刘伯温而被导演矮化或丑化。


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他是有眼光的,从最初就决定跟随弱小的朱元璋打天下,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


不及如此,李善长还通晓典故,裁决事务非常迅速,又善于辞令。不过清朝重臣张廷玉评价:“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意思是外表宽和,实则内心刻薄。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


朱元璋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指为明朝开国立下大功,建国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李善长位居开国六公之首,被赐免死铁券(2块)!

峰子哥提醒诸位一点,汤和也封了公爵,不过汤和是洪武十一年才被封为信国公的,所以并不在最初封的“明朝开国六公爵”之列。


汤和这个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死后,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明朝开国六公爵,并没有被世人神化的刘伯温,刘基只被朱元璋封了一个伯爵——诚意伯。按照明朝大臣爵位由高至低:公、侯、伯。就爵位而言,刘伯温与李善长等开国六公爵,差两个级别,俸禄待遇也是差别较大的。


李善长最后退下来,扶植高徒胡惟庸上了相位,本已完美上岸,之所在古稀之年被杀,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党争激烈,演变成威胁皇权。


以李善长、胡惟庸为代表的淮西党,与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党,相互争斗,起初只是党争,后来演变成威胁皇权的地步。


李善长虽然退下来,但并没有闲着,他想通过扶植胡惟庸,来遥控朝政。

李善长和胡惟庸还通过结亲,建立紧密关系,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佑,就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受牵连而处死者甚多,但李善长免于被株连。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李善长的弟弟及侄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明太祖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而李善长却没有表示感谢,太祖因而积恨在心。


二是包庇胡惟庸,隔岸观火,祸从口出。


胡惟庸一伙势力意欲图谋大事,曾亲自找退休的李善长商议,李善长开始很惊骇,后来居然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我已经老了,等我死之后,你们再去干吧!)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能说么?这话缺乏政治智慧的胡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不是找死么?


随后又有人告发李善长包庇胡惟庸,隔岸观火,说:“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三是功高震主,还不检点,犯了帝忌。


朱元璋以微末之身得江山,十分不易,所以当上皇帝后,对骄兵悍将本就疑心重重,害怕自己死后,朱家子孙镇不住这些元老功勋,而李善长曾作为开国丞相、文官之首,首屈一指,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布,纵然辞相依然影响力巨大。


而且李善长还是个“不检点”的皇亲国戚,平时屡屡违制,犯了帝忌,杀他只是朱元璋长久心中愤恨的爆发。

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放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李善长和朱元璋在创业时,也曾是一对和谐君臣,形影不离,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可是当人一旦获得了高位,获得了权力,就会像着了魔一样,迷失相遇时的初心。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一段话亲评李善长: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后来,一个成了九尊至尊,一个成了开国丞相,都是权势赫赫,但二人却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回那份初心和信任。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权力是催人疯狂的春药,也是催人毁灭的毒药。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羽被追责,朱元璋将已76岁高龄的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70余口,一并处死。血流成河,令人深思!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