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你们家哪里迎喜神吗?(大年初一在别人家哭了怎么办)

扫房子做豆腐贴春联挂灯笼,年味,十足;过元旦过腊八过小年熬年夜,想想,真美。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各家各户,老老少少,走出家门,聚到一起,如期举行村隆重的年俗活动——迎喜神。

孩童们穿新衣、新鞋袜,戴上新帽子,揣着压岁钱,心里乐滋滋。老年人红光满面,优哉游哉地迈着八方步,因为村里有唱河北梆子传统,这时候总会有人亮开嗓子,喊两句《大登殿》或《战洪洲》。在外工作的,回到村里,此刻也都走了出来,大家见面,嘘寒问暖,聊聊一年的收获,说说今后的打算。人人眉开笑眼,喜从心生,相互问候,处处透着和气。人们从各个胡同里出来,汇聚一起,朝着村北口走去。

村北路口和公路相交的一片空地是迎喜神的固定地点。早有人在那里搭好了神台,说是神台,实际上就是高高的简单的木头架子。村里的秧歌队是必须到场的。扭秧歌的小媳妇们描眉画粉,穿上彩衣,手持绸布扇,先聚集到老爷庙,扭上一场,然后排着队伍敲着锣鼓,吹着唢呐,直奔村口而来。秧歌队的到来,标志着迎喜神正式开始。

迎喜神是喜庆的、热烈的、温暖的事。

迎喜神的地点固定,方向却是一年一变,喜神在哪个方位,过去要向懂行的老年人请教,现在简单了,月历上就有。在掌事人的操持下,众人面对喜神来的方向,跪下叩头,这就算是把喜神迎来了,接着便是热烈的庆贺。

早些年迎喜神是要烧香的,还要把牛披红挂彩地拉出来。如今都简化了,连跪拜的仪式有时也省略了。虽然简化了,可每年还要如期举行。

大年初一迎喜神由来已久。“遇得喜神,则能致一岁康宁”,新年伊始,人们祈求好运、趋吉避凶,希望得到喜神照应,迎喜神迎接的是什么?是健康长寿、事业有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滚滚、平安顺遂,福禄富足、光明和希望、幸福和快乐。人们迎喜神的时候,都会默默许愿,许的什么愿,谁也猜不透。

历史上,皇家也有迎喜神的习俗,仪式更为隆重,祈求诸事顺利,国泰民安,江山永固。这在当时属于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

民间迎喜神,在婚嫁喜事中也有讲究,新娘在娘家待嫁之时,要面向喜神方位;新娘上下轿的时候,也要面向喜神方位;新人交拜天地的时候更是要正对喜神所在的方位,以求一生夫妻欢喜。

自幼在姥姥家长大,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早晨,梦中听见姥爷说,今年种谷子,我第一个梦见的就是谷子。姥姥高兴得不得了,说了句,喜神今年来咱家了!除夕夜梦到什么庄稼,来年什么庄稼就会丰产,据说,这就是喜神泄露的天机。

迎喜神这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是期盼,是祝福。它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在传承中给人们以欢乐和怀念!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