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春节贴春联是什么实践形式)

应该是南唐后主孟昶写的,上联记不清了,下联好像是:佳节号长春!

#####

春节贴春联这个习惯,在奴隶制中国时期的夏商时代,已经开始流行,不过,那时候,人们贴(挂)在门前的是桃符,用桃木做的符,分别刻了“神荼”、“郁垒”二神(这也是门神了)。当然,肯定不是像神话传说中的,防“年兽”,而是为了祈求平安。

但挂桃符,基本上是富裕人家的事情,普通人家,那是挂不起的。

一直到五代十国的时候,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一个喜欢追求新潮流的人,觉得挂桃符,很无趣。

于是,他召集自己的一班大臣一商议,现在春联的雏形就出现了,那时,绝大多数都五字的上下句。

所谓上行下效,而且,这春联的成本低啊,看着更喜庆。

于是,就逐渐的在民间流行起来,一直发展到今天春联的多姿多彩了。

#####

贴春联的习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据《宋史·蜀世家》证,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现在一般把它看作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就是古代百姓过年换桃符的场景。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到了明代,桃符改称“春联”,受到朱元璋的大力推广。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也正是朱元璋的提倡,使得贴春联自明代开始在民间盛行。

「贴春联」的讲究

一、纸张有讲究。据说桃木是红色的,红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来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

二、上下联有讲究。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不能贴颠倒了。

三、顺序有讲究。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四、张贴时间有讲究。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民间有一种传说:当春联撕破后,其中的神仙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这当然赶早不赶晚啦。

五、数量有讲究。在古代,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因此对联的字数应为单数,有吉祥寓意。

六、福字有讲究。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应庄重和恭敬,故应正贴。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

春联最早的原型应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代挂在大门两边的长方形桃木板,当时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王安石有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就和现在的春联形式差不多了么,也是一年一换的。

春联流行于明朝,因为相传朱元璋酷爱对联,老朱曾经命令首都人民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后来就当做风俗流传至今了。

#####

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公元964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时认为可以避邪)上题写对 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 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对联。

#####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以前是不贴对联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被困在一个地方,让他的学生去借粮,那个人说我的粮食你还不起。孔子说我还不起的话,让我的学生黎后代还,那个人说我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后代及学生呢?他说你看过年的时候是贴对联的都是,然后那个人就把粮食借给他了。后来就留下来了贴对联的习俗。

#####

春联是从宋代就开始了,到明代才红火起来了到至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