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最后的棒棒》?(如何评价我们是最后一代)

虽然我很喜欢《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曾经“饥渴”地一口气把这部纪录片13集全部看完,因为第一次看的过程中,的确是觉得看得很过瘾。但是对于题主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这个观点,却不敢认同。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观看时间与评价时间的“时间差”

我们在看一部作品的过程中,容易被作品本身的剧情/内容,配乐,台词/解说....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观看的过程,以及观看后,短时间内我们的大脑,心情,情绪等基本上被该作品所影响,甚至被主导。

此时,我们去做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感受,正所谓一叶障目、盲人摸象。这时候的评价往往很难客观,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认为,自己的评价很客观,但偏颇总是难免。

这有点点类似于,当我们跟某个人吵架,打架时,在当时,我们几乎会认为那个人,就是我们最讨厌,最仇恨的一个人,很可能还伴有很极端的想法。

但多少年后再回想时,也许还会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走极端,否则自己的下半生可能就在监狱里度过了。

这跟《最后的棒棒》中的主角之一“老杭”的经历类似,年轻时对于那个“夺妻之恨”的仇人,在自己60岁生日,在自己准备给自己打造寿木时,一切都放下了,自己对那个仇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已然跟当初的“仇恨冲动”相去甚远。

评价一部作品也类似,其实无需着急下结论。当你完后,等个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后,再来评价这部作品时,如果你仍旧认为这是你认为的中国最好的纪录片,那么就基本是你“看过”的最好纪录片了。

之所以对“看过”这两个字加引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世间上好的东西的确很多,虽然我们常常认为没有那么多好东西,只是我们没看到过,没发现过。

还有很多优秀的片子,我们没看过,甚至那些片子可能暂时没机会被看到。

二、同类可比,异类往往难比

比如,赛马,我们应该去比较这匹马,跑得比那匹马快/慢,但是如果我们用汽车。跟马去比较,谁跑得快,或者说汽车跟高铁、飞机去比较。

这样去比较时,就没有可比性,或者说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了。

《最后的棒棒》在纪录片领域不算是太火,毕竟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没看过,但是对于看过的人来说,会觉得这类的题材,这类的群体,这类的拍摄手法,实在是在我们之前看过的纪录片里好像没出现过,觉得视角太独特。

观看的过程有种耳目一新,刷新了我们对生活的这个熟悉国度,熟悉人生的新认识。如果真要去比较,那我们只能去找同类的现实题材去比较。

如果拿《最后的棒棒》与《舌尖上的中国》去比较,一个是民生题材,一个是美食题材。我们可能会怎么评价?我们一般会这么评价——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民生题材的纪录片了;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美食纪录片了。诸如这样的评价。

就比如,电视剧的评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喜欢《神雕侠侣》。但是前提是并不是所有版本的《神雕侠侣》我都喜欢,我只喜欢古天乐/李若彤版本的《神雕侠侣》,对于其他版本的,既没兴趣,也不愿意,甚至很反感去看。

一部电视剧的同类版本去比较,属于同类比较,就会有很多可比较、探讨的点。

说说《最后的棒棒》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还清楚的记着,纪录片开始的时候,何苦背着行囊,走在重庆繁华的解放碑,准备去见黄师傅。

从冬天的寒风,破陋露天阳台洗澡,后面的倒春寒何苦着凉,接着是春天的油菜花,夏天自力巷53号的老鼠和蚊子,最后一年拍摄时间,何苦提到马年春节。

不仅我们观看的过程中,在感受时间的变化和流逝。在纪录片之外,现在已经是2018年,离何苦拍摄时的2014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今天的重庆,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纪录片只纪录下了人物、故事,以及发生的背景和时间。但是纪录片拍摄结束,生活仍要继续。片中的几位主要,我们已经很难知晓他们的相关动态,在网上也只能查找到零星的消息。

最近一次的动态,我有看到纪录片中的老杭,曾经被人骗了1000多块钱,在片中,老实而又缺钱的老杭,在人群中盼着那个骗子出现,甚至幻想那个骗子不是骗子。可是事与愿违,骗子就是骗子。

但是从最近的新闻了解到,当初骗老杭1000多块钱的那个骗子,好像在机缘巧合下,可能看了《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

“良心发现”之后,骗子把钱偷偷的还给了老杭,还写了一封诚意满满,字迹东倒西歪的手写信给老杭。不过,骗子由于没那么多钱还,好像暂时只还了600左右,剩下的500等有钱了再还老杭。

这样的故事,似乎太有戏剧性了,可这又却是真实发生的事。

信的内容我没怎么注意看,也看不太清,我只清晰地记得新闻报道中的那张配图:何苦与老杭的合照,何苦没太大变化,只是老杭似乎老了很多。

不免让我回想起《最后的棒棒》最后一集,老杭抽着烟,开心的与给自己打造寿木的2个老木工聊着天,那时的老杭,感觉还挺精神。现在的老杭,感觉真的老了挺多。

不知道片中其他几位主角,他们最近都怎样?

#####

《最后的棒棒》,是一场使人潸然泪下的生命展示。我们的“华北首席影评人”史航公公,如此卖力推荐他,我可不相信他老人家是收了钱的。成千上万的观众,“看10分钟就决定打五星了”,它是有这份魅力的。

文景之治卖儿女,贞观之治有野人,开元盛世住草屋,大宋百姓吃草根,永乐盛世人造反,康乾盛世吃红薯。这部纪录片,也一再提醒我们,无论怎样的太平盛世,都不是只有兰博基尼,不是只有抢购LV,依然还有无数底层小人物,是在艰难挣扎的。“老黄”、“河南”,可以是重庆解放碑下的苦力,也可以是你和我。

这部纪录片,有着奇迹的意味。它是最低成本的制作,简陋到难以想象。这是导演何苦,2014年1月从部队转业之后,“卧底”重庆市渝中区51路自力巷53号,“斥资”1300元,自导自演自剪辑自唱主题曲的这么一部纪录片。但他也是是我闲逛豆瓣多年,所见影像中的最高评分。足足9.7分,比你我谈电影言必及的《教父》、《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还超出不少。他们花一分钱宣传,靠的是口碑。

这部纪录片,所有的装备,无非一台低端摄像机、一个转业军人的突发奇想、一个被鼓捣来临时学摄影的21岁小年轻,当然还有一份善心,一种悲悯。就靠这点菲薄的资本,重庆渝中区解放碑街头的苦力棒棒们,这些“这个时代即将消失的一群人”,得以被重新讲述他们的人生。


《最后的棒棒》,虽然摄制简陋到不堪,但它内里是蕴藏着极大的深刻性的。如果有一天,有人评选中国最优秀纪录片,我会力挺这一部。

片中棒棒们的人生,那些在大城市中专门给人挑重物赚取菲薄饭钱的人们,那种五味交缠的“麻辣烫”生活,对于绝大部分观众而言,只怕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即便是同在“底层”,可“底层”也跟电影《饥饿站台》里所隐喻的,也分几十几百个不同层次的呀!

如果装逼升华一番,我是觉得,《最后的棒棒》最核心的人文意义,在于它是生存艰难的“另类表述”,更是“民间精神”最本质的格物致知之理。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不管是三和大神,还是横店“牛鬼蛇神”,亦或是重庆棒棒,确实是淤塞到难以见底的。太多真实而棘手的社会问题、人生困惑,得以真实呈现。光是活下去就得拼尽全力的蝼蚁,在那绝境中的人性依然是有光芒的。

那里面,充斥着荒蛮瘴疠,有太多的不平不解不义不公令人难以咽下,让看客为之动容不已。但那底下,同时又很奇怪的,有着“人性本善”与“坚强御之”的东西在蠕动,因此有了一股特别温暖的、晴朗的,柳暗花明的,悲悯睿智的色调,让人倍感熟悉亲切,更觉久违。

100斤的货物,挑两公里才挣10块钱;老黄为了赚20块,很高兴地“接私货”,徒手在厕所下水道里帮人捞铁勺;老杭拖曳着疼痛的腿,踹着粗气一步步扛着棒棒,半辈子好不容易攒下1100元。尽管如此,他们从不会觉得自己低贱,“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这真是一场皮开肉绽的、残酷荒芜的生活真相。只是,有人看到绝望,有人却看到微光。

物有迁异,缘有异时,而情感一旦相应则可如新。《最后的棒棒》也因此让无数人感同身受。老黄他们是重庆解放牌上的棒棒,而你我又何尝不是人世艰辛旅程上的棒棒?大家只是走的路道不同而已,精神之艰难并无二致。


《最后的棒棒》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俯视的,而是同理的。有所悲悯,也如同可怜我们自己。

和太多貌似“平等”的纪录片不同,《最后的棒棒》明显不曾有消费弱者、称颂苦难的意思。它讲述生存本身,压根无意讲“励志”,却成为最好的励志指南。他的励志,不是打鸡血,是对谋生之艰有很多话说;对阳光,对美好,对劫难,对污浊,对痛楚,能平视而不落空。

弱者,道之用。能征服,是坚强;能顺从,也是坚强。《最后的棒棒》中,所有生命,这些当代中国最底层人物群体,似乎就剩下生存这么件事情,但它没有人性的污浊,连煽情的克制的很,拆迁房废墟下的钞票、理疗店中的杀招与暖意、一张假钞的奇异结局、荒诞的夺妻之恨与买凶杀人的,竟都被一种种善良所化解,令人感慨万千。

生存,真是另一种形式的“人间排队”,所有人都争抢地站在前面,但单单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太多不平,早就先天设定。这趟列车,是形象化的现实世界缩影。站票、硬座、软座、硬卧、软卧,普快、动车、高铁,秩序井然,层级分明,铁门一锁,持啥票就坐啥级别的位置,只许安分,逾越不了,除非加钱,才能换得更高阶层的门票。棒棒无能为力的,我们这些表面境况稍好者,又何尝侥幸过?罗素说,现实世界中,只剩死亡这件事才是真的平等的。

片中,某个深夜,老棒棒老黄,因疼痛忍不过,又没钱去医院,终于倒在飘雨的重庆繁丽街头。镜头中的他,这位其实早到了退休年纪的苦力,终于丢掉“体面”哭诉、控诉。他说,自己老实一辈子,从不亏欠别人,从没对不住过别人,为啥好人没有好报?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我们看到了这样可悲的生命现场,如此最真实的生存图像,如何不会潸然泪下?

我妈一直有个原则,就是菜市场买菜不讲价。过去不太理解,后来则慢慢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对社会、对底层之人,对那些勤劳的人们,要有尊重。这种尊重,其实就是尊重同为底层的我们自己。


作为一部无比优秀的现实主义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实有它的启示录意义。不夸张地说,它为当代中国历史留下一份伟大记录。

它一点都不精致,剪辑和旁白都很主旋律,所直戳的也是世俗大众的口味。但是,这批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棒棒们的命运,那些直面现实与人性的展现,既是很私人的生活体验,又是很普适的人生百态,为之感动是分不清彼此贵贱的。

正如一位网友反馈的观后感,“这一年心情浮躁焦灼,看完后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看这样的纪录片,看他人生命的剥落流失,实能增强我们内心的宽厚、体己和谦卑之意。这大概就已经看一部电影所能获取的最大胜利了。 重庆这座城,还真欠他们一座“解放碑”。


是的,看待苦难,最急切的是伸出援溺之手,这无需讨论。但是它更为重要的意义,难道不是促使我们,每隔一段时日都回头反省找寻,那些可以经过再认识、再发现、再思索得以重获的更大的世界吗,难道不是得以捡拾回那些日渐麻木、冰冷、没咋使用就弃使蒙尘的东西,比如宽厚、体己与谦卑的心吗?

这些,固然都属于空话,可文明的自觉、人生的修行、人性的砥砺,还有人心的重建,不如此只怕永远都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去修补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现代人心的断裂与崩塌之状。这个社会,有太多的生命,犹如一本残破的书籍,总在特定的关键处被撕走几页,令人揪心不已。

《最后的棒棒》的导演何苦,以及老黄、老杭、老石这些棒棒们,还有更多看不见的人们,都是在默默从事修补之人。世界是否还会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们是否真的被生活祝福,被爱意眷顾。

#####

也是今年大概三月份的时候在今日头条看了些许<<最后的棒棒>>的推送片段,然后去找到完整版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了可所谓是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也些许影响到我对社会某些特殊群体亦或是某些职业的看法,也让我从某种程度上感同身受吧!下面让我们共同看看这部写实的纪录片!首先豆瓣评分9.7,很少有该类型的纪录片拿到如此高的高分,在中国国产纪录片中就更少见了,爱奇艺等几大主流视频网站都是付费才能观看,可见此纪录片深得人心。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转业的团级军官,为了拍摄山城的棒棒大军,拜老黄(纪录片主人公之一)为师,以自立巷53号的几个访客—老甘,老金,河南等几人的生活事为核心展开,老黄一个单身男人,带着前夫的女儿生活,老婆后面跟别的男人跑了,女儿长大成人在镇上买房,老黄还要为他们的房贷操心费力,后期老黄生病已无法继续棒棒生涯,他内心极其煎熬,自责加内疚,不舍得看病吃药,总是偏方对凑一下,老黄是一个不爱占便宜也不允许别人占他便宜的人,很耿直,自立巷53号危房拆除因没来得及及时转移,老黄的钱和一些私人物品没转移出来,就连吃饭工具棒棒都没拿出来,从此老黄和何苦(导演)露宿街头,屋漏偏逢连夜雨,老黄因积劳成病,大病一场而身上身分文,老黄生病咬牙坚持不去医院的场景至今让我心情难以平静!

再说说单身宅男—老甘,年龄接近花甲,却一直单身至今,从小暗恋村长家的女儿,也许如今儿孙满堂,只有老甘孤苦伶仃,游走四方,记得篇中老甘为攒够自己六十大寿的操办费用而精打细算,也为老甘为打发时间将白娘子的光盘都看花了的囧事捧腹大笑,也为他和老金的塑料友谊纠结。老甘还是没有攒够过生日的钱,低调回村,人间事事事难料!

河南,也是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给我的影响饭量大,遇事了冷静,整天不想做事,想通过赌博来赚钱,口头禅是没子弹了,欠着大石家的房租半年之久,大石夫妻上门催收房租,河南的躲闪的眼神让我也感觉如临其境,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在温饱还没解决清楚之前居然订阅报纸关心国家大事,河南同时也是一个诚信的人,他的那句不还钱让他们不能舒服的那句话很是让人感动,还完何苦导演的钱河南的脸上的笑容更加自然了。

老金在纪录片中是一个流浪者出现的,以捡饮料瓶为生,老金曾经为为老甘索要拖欠的工资而奔走,老甘收留了老金,冬天饮料市场淡季老金在一家大排档捡别人剩下的饭菜吃,记得有次他面对镜头说他捡来的饭菜别人没怎么动过,此时心头发酸,人的尊严永远都与金钱社会地位挂钩,我们所在乎的尊严在生存的面前一文不值,当然老金为了使每个月的话费套餐的280分钟免费通话分钟数不浪费,面对面的给老甘打电话来耗尽,每次打完再追加一次10086来查询剩余分钟数逗乐无数观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底层的生活现状。

片中还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大石房东对河南的包容,一美女为老杭偷换假币的事情不再追究,何苦导演带领棒棒另谋出路,都让人为之感动,该片对人内心深处的剖析和挖掘无比痛彻,很值得大家去看看!

#####

没有子弹啦……

导演何苦的作品,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之初山城棒棒大军的生活,影片画面真实,很多网友对此评价很高,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导演何苦的作品,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之初山城棒棒大军的生活,影片画面真实,很多网友对此评价很高,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最后的棒棒影评观后感

今天下班之后去了石灰市菜市场,就是老黄他们买年夜饭的大菜市场,熙熙攘攘,在楼道也看见了十来个棒棒,他们坐在楼

楼梯口等待着搬菜的业务,市场的菜本身也比超市便宜,给他们的也看得到是比较低的。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劳动人民,肩膀上扛着一根棒棒,所有的人就像纪录片中一样真实,触手可及。

他们是山城中最朴实的劳动人民,只有在渝中才能看到人生百态,江北渝北其他区是看不到如此情景的。

临江门地下通道也是渝中区的一个亮点,剧中老金就是住在临江门地下通道,每天上下班从通道过,十一二点通道里面就铺满了地铺,一层薄薄的被子把头蒙在里面,鞋子整齐的放在一旁,地下通道弥漫着一些叫臭味儿,冬天七点钟的时候天还没亮,他们还没起床,他们长期驻扎在临江门地下通道,作为一个每天走通道过的我,也没有感觉他们的碍事儿,默契的寄生在这里,有时他们聚集在一起打牌,有时候聚在一起吃冒菜,东西都打包整齐的放在入口的楼梯靠墙那一片。

一个临江门通道就是一个小社会。

说到剧中抠门张麻子,老罗看到的时候说这不是租房子给我们的房东吗?上一次租房,他作为房东租房给我们,给我们搬来了很多家具,写的一手好字,我们也就信了他是房东,直到后来给我们打电话说房子卖了才知道张麻子是个二房东,他让我们继续住到房租到期。原来张麻子应该也算是解放碑的江湖了。

山城孕育着很多文化,渝中尤甚,现在,自力巷十八梯已经拆了,朝天门批发市场也变成了来福士,医院也要搬去新院区,接下来在解放碑的时间,解放碑,较场口,小十字这片小社会,更多的去做一个见证者吧。

前几天花了几次空闲时间看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该片记录了曾为山城重庆立下汗马功劳的棒棒,而现在这个行业正在逐渐没落。这部片子没有标准的普通话配音,也没有专业的拍摄人员,也没有高大上的人物和事件,导演、演员和配音一肩挑,但是就算是这样,这部片子在豆瓣的评分达到了惊人的9.7分,应该是中国纪录片中评分最高的作品。

这部片子同样感动了我,让我了解了中国高速发展后的另一面,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让我看到了梦想的力量。

一、何苦,你何苦呢?

导演叫做何苦,名字很有意思,他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可能很多人都会想——“何苦,你何苦呢?”

导演叫做何苦,是一名部队的正团职军官,有着不错的前景,39岁的他选择了自主择业,他想追逐他的梦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纪录片。

与其他的记录者不同,何苦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拍摄这部纪录片,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背起了背囊,揣着1300元初始资金来到了重庆的自力巷53号,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棒棒”生涯。自力巷53号可能是重庆市居住环境最差的地方,七十年前和七十年后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是政府一直想要取缔的危房,老鼠、蚊子遍布,恶劣的居住环境让我看着都觉得受不了,这里可能是重庆市最贫困的地方。片中的“河南”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他和其他自力巷的人不同,他不属于这里,以为他很快就要离去,然而他始终坚持了下来,在师傅老黄的带领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棒棒。挑着100多斤走了两公里路才获得了十元钱报酬;连续多天生意惨淡,只赚了几十块,每天靠着老干妈拌饭过活;最后自力巷拆迁,他和师傅老黄流落街头,他也没有从家里拿过一分钱,他体验了最真实的棒棒生活,体验到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当然大部分时候是苦的。

我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我觉得就是梦想吧,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人还有着这样的情怀和梦想,我觉得难能可贵,为了梦想而坚持的样子很可爱。看着何苦因为当棒棒受的各种苦和累,我想其实在他的心里也是开心的,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这部片子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但是他的内心是很快乐的。

我的确很敬佩他,再加上他转业军官的身份,我感觉和他的距离又进了一步,何苦是他的名字,也是许多人对他的不理解,但是我看完这部片子以后,发现我忽然懂他,并不是苦,而是甜。

二、善良感动了我

老黄是何苦的师傅,是一个资深棒棒,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的主角,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黄的那份善良深植内心,在无形中给人感动和震撼。

老黄的一生和黄连一般苦涩,小时候因为被定义为地主阶级,从小就受人欺负、吃不饱饭,直到40岁才和一个寡妇结了婚,生下一个女儿后,老婆又和别人跑了。好不容易吧女儿拉扯大,想享福了,女儿因为长期没有受到好的教育,18岁就和网友结了婚,买了套房子,日子也是紧巴巴。老黄迫于无奈,只想给女儿减轻点负担,又跑到了重庆当了棒棒想着多赚点钱。

虽然老黄的日子无比困苦,但是老黄还是坚持要把属于何苦的钱分给他一半,老黄习惯于老老实实过日子,不挣昧心的钱,不偷、不抢、不坑、不骗,虽然有时候也显得小家子气,但是我觉得那是生活的无奈,从本性来说他很善良,作为何苦的师傅也是尽到了一个师傅的责任。我对老黄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刚开始带着何苦上街揽活的时候,何苦把棍子拎在手里,老黄制止了他,说棍子背在身上是干活的,拿在手里是乞讨的,老黄很看重这点,也许这就是职业精神吧。

当然剧中还有很多善良的人,他们可能没有钱,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同冰雪一般纯洁,大石是自力巷53号的二房东,日子也是紧巴巴的,他贴的小广告只在小广告多的地方贴,还有粘的胶水少方便撕下来,在老黄和何苦因为拆迁流落街头的时候,大石给他们100块让他们吃饭,解决了燃眉之急,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加,大石最后也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成了何苦的工地技术总监,干活尽心尽力。

还有河南,河南是剧中好吃懒做的代表,希望靠打牌发家致富,但是还是一事无成,还把借何苦的600元输得一干二净,最后河南改头换面,把600块还给了何苦,说不还钱心里始终不好受,相信河南以后肯定能够过上想要的生活。

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棒棒行业是一个没落的行业,无论我们如何同情这些年老的棒棒,但是历史的大势就是这样,等这一批棒棒年龄更大了,以后棒棒就只能存在于老重庆人的记忆中了。

剧中的棒棒是不幸的,老黄、老杭虽然踏实肯干,但是始终只有干活挣钱的原始思维,始终摆脱不了贫困和不幸,虽然羡慕靠装修挣大钱的“毛土豪”,但也只是羡慕而已。最后在何苦的带领下,棒棒们才找到了更加挣钱也没有那么辛苦的办法,每天150元,在工地上干活,是原先起码一周的收入。

在这个时代下,不懂得顺应大势和变革的人永远会被淘汰,靠着现在的惯性思维走,可能一辈子都会禁锢在目前的圈子里。许多人现在担心以后出去干什么的问题,说自己在体制内浪费了这么多年青春,以后什么都不会了,怎么办?于是乎对这里所有的东西一片抨击,但是能走的始终是少数,留下的是多数,而且刚刚开始想走的那批人最后又不想走了,因为那时候确实和社会脱轨很久了,没有一技之长,害怕在市场中没有生存的机会。

也许在现在这个时代最不能少的就是学习,不单纯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的还有一种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不让自己的脑子生了锈,不让自己的灵魂一直找不到安放的地方。其实在这里锻炼的许多东西,回去也能够用,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前提是自己能够很好地用上他们,前提是自己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才是最好的良方吧…….

去年就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推荐这部纪录片,说是在国际上拿奖了,苦于没有时间看。前两天哥们又在微信群里强烈安利,恰好我又常年开着爱奇艺的VIP,所以就点开看了。

一开始就被导演兼主人公何苦的诚意和魄力打动,作为一个自拍视角的纪录片,何苦是真刀真枪上啊,和棒棒们吃住干活儿生活在一起,那叫真心能吃苦啊,残垣断壁的危房里居住,穿上破烂衣服和棒棒们在街头肩挑背抗。正是因为他不是蜻蜓点水式地去演,而是自己成为了一个棒棒,所以才能站在棒棒们的角度去想,去观察,去体会,镜头语言里才能体现对棒棒们的真诚和冷静,不带煽情,也不带刻意的评论,记录的就是自己作为一个棒棒的生活日常,所见所闻。这才是纪录片最打动人的力量。

我是从一个贫穷县城的小县城里来到大都市的,父母也是从农村里走进小县城的,我对中国穷人的苦,农村破败的场景是有一定的切身体会的,但是片子里把生活在自力巷53号里的这几位底层棒棒们的生活全景展现出来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到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穷苦和生活的不易,而是那种贫穷背后的无力感。老黄的穷困是因为自己父辈遇到了阶层的革命,直接从国民党的教书知识人被打倒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主,属于时代牺牲品,从娘胎里继承过来的贫穷;老甘的贫穷源于命运作弄,几次存够钱完成了原始积累,几次被偷被盗,也一直没有成立家庭,几次打击之后就成了五根的海草,在命运的潮水下飘摇散去;\\\"河南\\\"的贫穷源于被自己亲人和家庭的遗弃,年轻时候就成了一条野狗,那索性就在苦难的狂野上随意吠叫吧,在被人因丑或利益夺食弄成残废之后就彻底放逐了,虽然他其实还那么年富力强,也精明利落。这些人的贫困都不是他们懒惰或者作孽的结果,而是时代每一次转型,他们就差那么一点运气,一步没有踏上,后面的每一步都没有踏上,而且时代整体平均水平的提升成果他们也没有享受到,所以就无力地被时代抛弃了。

但是这部纪录片让人非常感动的地方就在于记录了这些被时代抛弃的底层人对生活的热爱,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那股劲头。每一个棒棒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牵挂和依恋,也都有牵挂和依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老黄是为了女儿女婿还房贷出来打拼,老杭因老伴抛弃,了不给孩子添精神和舆论上的负担出来当棒棒,老石是为了让家庭过得更好而根本闲不下来。因为这种牵挂和依恋,他们在绝境中还能保持一种向上的乐观和韧性,甚至说,这种乐观和韧性,其实是中国人骨子里面最可贵的精神和魂魄,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一直延续的文化基因,这种东西是深深地打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的,根本没那么容易抹去。

经济上变强大的中国,更应该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深深地挖掘一下中国人自己文化里的特质,把它展现出来,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让人们找到这种文化认同,感受到魅力,其实这应该是现在的媒体和文化工作者应该去谱写的一个主题。但是我们现在的媒体整体就是用一种低智商的、娱乐至死的心态造了太多的垃圾,看看电影电视里千篇一律的中国城市模样,用一群中国人外衣讲着西方价值观内核的故事,逻辑和剧情又是狗血的强说愁式的纠结,这种文化上的奴化和弱智化会让整个国家和民族变得不再自知,更难说的上自信和自爱了。

所以,像《最后的棒棒》这样的纪录片作品就显得太珍贵了,虽然观影人群还是小众,在国内也一直没火起来,但是可以看到所有看过的人对这部作品的欣赏和喜爱,豆瓣9.7的高分,爱奇艺上清一色的好评,甚至好多90后,00后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而且这部作品也拿到了国际上的奖项,可以说,在展现人类对于自身命运和困境的挣扎与抗争方面的题材之上,通过一种真实可信的视角将卑微个体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豁达和乐观表达出来,让大家感受到人这种生物伟大的生命力量,这部作品做到了民族性、世界性。

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越来越多,我们的心灵太需要这样的大水冲刷和灌溉了!棒棒们的生活给了我们扎心的一棒,有点痛,但更多的是温暖。

棒帮人为什么会存在?

劳动力商品的存在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现象。棒帮人和工地工人、工厂工人的本质是一样的。而棒帮人的不平之处却在于其工作的辛苦和价格的低廉。劳苦一生却难以维系正常的温饱生活。

有一集讲述了每一位扛棒人背后的故事,都有一段难言的过往。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社会对他们并不公平。缺乏基础教育,他们缺乏对社会基本的认识,导致后期的社会实践、社会参与都在凭着自己最原始的方式一步步探索。几乎每一个成长的扛棒人,都会感叹:自己懂事太晚!出力卖钱,这或许是他们熟练的唯一生活方式。1,他们懂得珍惜,却无法正确认识社会虚拟资源。当我们看到老金每个月都用手机给一旁的室友打电话打满280分钟的时候,亲爱的观众们,你又是怎样的一种又喜又悲的感受呢?2,他们懂事讲诚信,却不懂得社会公平的规律。跟丢了雇主不敢及时报警。征地补偿款更是没有四处打探的意识。3,他们爱惜生命,却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为保养自己的身体。小病成大病。病症变绝症。

棒帮人的出路也是中国的出路?!

国家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劳苦大众找出路。不过,我们可以发现症结其实在教育。一代人的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一代人一样地看不到希望。老黄的女儿还是工厂女工,女婿还是修路工人。孙子还是留守儿童,六七岁大了还不知道如何握笔写字。

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首先在婴儿的营养改善,为IQ发展奠定生理基础。点赞,农村婴儿营养包政策。其次,贫困地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要让受过的伤痛把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理智。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法则。

最后,职业技术教育。我一直认为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职业教育的一定会也一定要蓬勃发展起来。通过技术的更新,让中国在失去劳动力市场中的基数优势时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来增加竞争力。也借此机会实现工业转型后人才与工厂共前进的局面。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滞后最少15年。倘若现在不更新教育,等经济转型成功再培养人才就晚了!!!

零零后眼中的棒棒也就依然存在。我们吃的泡面加火腿肠,在现在现时的眼中,无异于在餐桌上捡吃别人剩下的串串。

一场缘分,看了一部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一部描述已经快被时代淘汰的一群人民,一群靠着一根棒棒生活的劳动人民。

初次观看的时候,剧情平淡如水,就如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却感到一丝亲切,大概是我经历过也了解这群劳动人民,他们是那么的真实朴素,但又存在一些人性的弱点,爱贪小便宜,自私,可这就是人性啦,他们那么努力地为自己活着,为家人活着,真实而朴实。

想到自己,刨掉自己这身外在的看似华丽的东西,所谓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跟他们一比,我发现我没有他们那么真实,没他们那么勇敢,他们可以对人很善良,最重要的是,在深处苦难的生活之中,那么认真地活着,他们身上有着人性美好,仿佛让我挣脱了一些束缚,唤醒了我丢掉的那些真善美的东西……

剧中一个个普通和平凡的人民,他们一年的时间经历了人生种种,有过辛苦劳累,也体验过白粥炖肉和饭后的白娘子传奇;曾经失业一无所有,流落街头,但也有患难见真情,有着奇迹般的重生;一直被病症折磨,但也感受到子女的真心对待和膝下儿女之欢……

寒冬之后,春天一定会来,这群劳动人民就是坚信着这一点,从而让他们顶住这无常人生带来的苦难,从而也迎来了希望;是啦,人生不就是这样嘛,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当你跌落下去的时候,感觉很痛苦难受的时候,悲伤吧,哭吧,我们毕竟是人,然后再去迎接新的生活,未来一定会好的,生活一定会给你馈赠的……

思绪如潮,内心却如清风拂过,文字只是记录此刻思想和感受,最后来句鸡汤,拥有着今天,期待着明天,人生就是幸福的。



#####

我看了好多遍,真心觉得导演拍得非常棒,很真实,虽然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长都在稳定的增长,国民平均收入每年都在跳跃式的增长,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和棒棒们有着相同的处境,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殷实的家境,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靠着自己的廉价劳动维持生活,这就是我们社会的真实写照。给导演点赞,极力推荐!

#####

原创 | 书影君


我看过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两遍,每一次都感慨不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观影感受。

2014年1月,重庆,解放碑。

正团级转业军官何苦,背着一大包行李,孤身一人来到了自力巷53号。他拜一个名叫老黄的棒棒为师傅,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何苦以一名棒棒的身份,一头扎进了这个与时代脱节的世界。

他要追踪一群正在老去的背影,记录一个即将消失的行业。

改革开放之初,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山城棒棒军。三十多年的时光荏苒,棒棒大军们把一座城市挑进了新时代,也将自己挑出了人生舞台。

只留给这座城市,一个苍老的背影。

自力巷虽然与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但却感觉差距了半个世纪。第一次踏进蛛网遍地、狭窄破败的自力巷,何苦形容,就仿佛美丽渝中一个正在流脓的伤疤。

何苦居住的,其实是即将拆迁的自建木板楼,一个月300元房租,环境及其恶劣。蟑螂到处跑,白蚁满地爬,老鼠躲在四处看他。但几个居住在这里的棒棒,却感觉很满意,认为是自己住过条件最好的地方。

至于为何选择与棒棒们同吃同住一年,何苦说,主要是想用经历弥补创作不足,另外就是缺钱。

在片中,他只带了1300元的生活费,就开始了拍摄。

经过一年,一部十三集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诞生了,这也是中国首部自传体纪录片。

一、为什么要拍棒棒?

导演何苦,出生在重庆奉节县一个山村。1993年入伍,先当侦查兵,后被团政治部选拔去机关当新闻报道员,因表现突出,从士兵提拔为干部。当时部队电视新闻方面缺人,何苦后被调到集团军机关从事电视新闻工作,还在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做过编辑和记者。2007年,何苦从吉林调回重庆,作为制片人,在重庆卫视做过一档节目。

记者问何苦,为何要拍摄棒棒这个群体。何苦回答,其实是同病相怜。

何苦坦言,他在部队成长的20年,也是部队科技建设大发展的20年。一次,报道“4.20芦山大地震”期间,部队给他派发了一辆转播车,他却发现自己根本玩不转。

那个时候,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觉得已经跟不上部队的发展,于是主动选择了转业。

在重庆繁华热闹的街头,何苦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走向哪里。偶然间,他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棒棒从他身边走过,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他印象里,棒棒都是力气很大的,但那个棒棒为何挑着很轻的东西,还气喘嘘嘘?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挑不动了。

何苦开始思考,为何只有这些苍老的棒棒,还在从事着这项工作?

于是,他决定以自己曾经做新闻的经历,拿起手中的摄像机,开始记录这个已经被时代抛弃的行业,和那些已经老去的人。

何苦的第一份工作,是将两袋涂料从五一路送到洪崖洞,100斤出头,两公里路,工钱10元。当兵出身的何苦,却第一次感觉两公里路是如此漫长,前200米还脚步如飞,后200米就感觉肩膀上针刺般疼痛。

那一天,他和师傅老黄一共挣了67元,老黄很高兴,认为是何苦给他带来的好运。因为他已经一连几天都挣不到30元了。

但是,这一年里,何苦接触更多的,还是棒棒们每日颗粒无收的苦等,以及劳累与报酬极不平衡的现实。

如今还在坚持做棒棒的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借用一句名著语:“幸福的棒棒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棒棒却各有各的不幸。”

二、他们已经老去

老黄,65岁,重庆江津人。1992年加入山城棒棒军,有22年的棒龄。

老黄1949年出生在四川江津的一个偏僻山村,家中排行老五。因为父亲是国民党政权的教书匠,家里还有十来亩土地,一家被划定为地主成分。母亲带着五个孩子住进了茅草棚,七岁时父亲去世。因为“地主家的狗崽子”身份的影响,老黄一直没有成家。直到1988年初,年近不惑的老黄,搬进了同村一个丧偶女人的家。因为对方无力抚养亡夫留下的三个孩子,而老黄需要有一个家和自己的孩子。1989年春天,老黄迎来了女儿黄梅,但也因为超生而被计生部门巨额罚款。

无奈之下,老黄远走东北打工,三年没有回家。等到家里电报催他时,他才知道,老婆已经另嫁他人,催他回来,只是让他把三岁的女儿黄梅带走。

老黄一度想死,但看到怀中三岁的女儿,和兜里仅剩的一元钱,只能咬牙,去挣第二天的饭钱。于是,他加入了山城棒棒大军,一干就是22年。

老黄原本想着,等女儿长大了就不干棒棒了,但女儿17岁时与网恋男友奉子成婚,老黄稀里糊涂当了外公,只能继续干。当女儿女婿终于懂事工作了,又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首付10多万,剩下的两年,每年年底付10万。

老黄,只能为了女儿的房子,继续扛起了棒棒。

老甘,四川邻水人。59岁,棒龄30年。

27岁时,老甘交往五年的女朋友突然悔婚。他一跺脚来到重庆发展,干起了棒棒。他发誓,等自己攒够钱,就要回家娶大队长家的女儿。但在头十年里,命运接连给老甘开了两次玩笑。第一个五年,老甘攒了10000元,他准备开一家面馆,但从银行出来时钱被小偷摸走。第二个五年,他攒了25000元,准备盘下一间杂货店,但却在晚上被小偷破门而入。

从此,老甘开始相信命运。

他请算命先生给自己算了一卦,对方说他60岁时会走火运。于是老甘从40多岁,一直等到60岁,盼望着自己时来运转。

老甘决定攒10000元,在自己60岁时,回到村里风风光光地办一个六十岁大寿。目前已经攒了700元。

纪录片中有一段镜头意味深长。老甘积攒到3000元时,实在挣不到钱了,只好决定不再为自己办生日宴。

他回到老家,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村里的敬老院看一看,听说60岁以后就收,他感觉很满意。

他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60岁后的时来运转。如果不灵,养老院就是自己最后的归宿。

河南,44岁,到重庆20年,棒龄17年。

作为棒棒大军中为数不多的中原人,人们以籍贯省份来称呼他。河南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又给继父生了两个孩子。17岁那年,河南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去过。

河南有一些文化,也爱看报纸,甚至会对一些国际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近三年来,河南已经不再做棒棒,认为做棒棒没有出息。并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创业项目:赌博。

有一段时间,河南没有去赌博,但也没有去工作。不去赌博的原因是钱输光了,而不去工作的原因,则是他认为赌钱比工作来钱快多了。

房东大石,重庆合川人,60岁,1982年开始做棒棒,棒龄32年。刚来重庆时他儿子1岁,现在孙子5岁。

大石做棒棒是为了还债。10岁那年,一场大雨冲毁了他的家。为了盖房,家里欠了一笔债,到他结婚时,又借了一笔债,接下来给儿子过满月宴,依旧借钱。因为这三件大事,他家一共欠债近1000元。于是,大石和老婆,带着一岁的儿子,来到重庆,做起了棒棒。

大石凭借自己灵活的脑子,把自己的家庭带入了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区,家庭月收入1万元左右,还买了房。

三、纪录片应该充满希望,而不是绝望

随着一年的接触,何苦对棒棒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当他看到老黄把一元、两元的零钱整齐捆扎好,藏在床铺下面时;当他满面汗流浑身酸痛地辛苦一天,却挣不到100元时;当他看到老黄血压高得离谱,随时有脑梗的危险,却死活不去医院时。

他开始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血汗钱”,什么叫活着比死更艰难。

他如同苦行僧一般,以自己身体所遭受的苦痛,来切肤地感受拍摄对象所遭受的苦痛。

但是,身为职业编导,何苦显然不会在纪录片中只记录棒棒们的苦与累、血与汗,比惨卖哭,对观众进行情感绑架。

他还要更为深刻地思考:为何棒棒这个职业会逐渐消逝?为何有些人就是迈不过职业转换的那道坎?

他认为自己的纪录片应该是充满希望,而不是绝望。

相处一年,何苦始终能客观地看待及评价片中的人物。

师傅老黄,是一个不善于改变的人,他的人生总是充满沟坎,但他依旧只会低头干活,而不会抬头看路。

老甘,一个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结于命运的人,但他同时又充满了希望,只等待60岁的到来。

至于河南,则是始终相信只要有一次好运,便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好运来了他还想要更多的好运。

大石,在这个时代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地适应这个新时代,所以他的生活比其他人都要好许多。

2018年8月份,脱胎于纪录片的电影版《最后的棒棒》也上映了,但因为题材原因,院线排片很少,所以最终惨淡下线。

有影评人哀叹,消费主义盛行以及娱乐至死的社会观念,已经容不下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情怀的影片。

我倒认为,这恰恰是正常的。

关注社会现实和边缘人群的影片,尤其是纪录片,本来就是小众群体才感兴趣。这类艺术创作,其实是需要政府扶持与引导的。《最后的棒棒》一类的纪录片能在院线公映,已经算是有了好的开头。

随着接受高素质教育人群的扩大,社会观念更加多元化,人们的艺术需求也必将多元化。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艺术影院数量的增多,我相信同类题材的影片,应该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大众见面。

#####

何为棒棒?这是一个对特定群体的称呼。重庆作为著名的山城,因地貌的独特而产生了一批人力挑夫,他们肩上扛着竹棒,棒上系着绳子,沿街游荡揽活。棒棒们大多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在棒棒们日益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有一部记录他们生活的纪录片诞生了。作为一部纪录片,《最后的棒棒》无疑是成功的,这一2015年出品的13集纪录片,在豆瓣取得了9.7的高分。

它的成功不是没有理由的,导演何苦为了拍摄纪录“棒棒”们的生活,亲自加入了他们,历时一年,记录下了自己做棒棒的经历,也记录下了重庆当地棒棒们的生活。而这部一开始启动资金只有1300元的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还获得了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如今距离这部片子启动拍摄已经过去了四年,2018年8月17日,在原纪录片基础上改编的同名电影即将上映,《最后的棒棒》也有了与更多人见面的机会。

电影《最后的棒棒》在原剧情的基础上,增加了后期跟踪拍摄的内容,这一小成本电影,有着何种打动人的力量呢?这部纪实电影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导演何苦自编自导自演,带有一种“自传”的性质,这在之前是没有出现过的。而真实又是这一影片的最大特色,99分钟浓缩的是底层劳动人民最真实、最动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支撑他们生活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需要去片中寻找答案的。

#####

第一次充爱奇艺的会员看的完整的记录片,不得不说导演确实有才,无论是片子的剪辑,还是导演的文学功底,还是导演的旁白,让人看着不自觉的潸然泪下。导演不仅仅拍的是一群棒棒,更是一群生活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这里面或许有你有我,有我们的父母亲人。看片子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想到我70多的爷爷,还有年近60的爸爸。70多的爷爷也是和片中的老黄一样倔强顽强,一样是有病宁可死也不去医院,其实爷爷也是有攒下一些养老钱得,可是几场大病后,所剩不多,现在有病在身,家里人不让种地,我很认同其中导演的一句旁白:对于劳动的人来说有活干,就不缺温暖。对于我爷爷来说有土地种靠自己养活就不缺安全感。我爷爷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和要强的人,总担心以后动弹不得靠子女吃饭要看脸色,对于他来说自己养活自己不靠任何人才是最硬气的,另一方面也是怕增加子女的负担。殊不知病来如山倒有些事情根本不由己己说。有时候恨自己无能,如果自己有本事一点,有足够的能力了,是不是就会让这些晚年不安的爷爷奶奶,父母亲能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安心的安想晚年呢?想想自己过得这些安逸甚至说懒散的日子,是不是我们从他们那里剥削来的呢,看完片子我决定努力奋斗,告别现在这种近乎行尸走肉般生活,不为别的,只为父母老有所养,子女幼有所依,自己更加有尊严的活着。

#####

经过重庆无数次,看到过很多棒棒,看完《最后的棒棒》,这一次,我才真正了解他。

去南方上大学路过重庆,无论是长途汽车站还是火车在外,总是站着一群拿着长木棒的人,只要看到有人拿着行李出来,他们总是蜂拥而至,说实话,我当时挺害怕的,并不知道他们是干嘛的,匆忙逃离现场,每次经过重庆习惯了这种场景,然后渐渐地将他们抛之脑后。记得有一次我在陈家坪下车,有两三个人一直跟着我我问我哪,帮我拿行李,还帮我指路,还说送我什么的,我没仔细听,只是一直不停的摆手,我也不敢说话,怕他们听出来我不是本地人把我给骗了,加快脚步摆脱了他们。再一次他们重回了我的视野,我问南方的同学他们是干嘛的,一个室友说:棒棒,骗子,别相信他们。棒棒给我的第一印象持续了N多年,对,就是骗子。

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才真正认识到这个职业,一个即将被时代淘汰的职业。我在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体验一下,将我的行李交给他们,顺便和他们聊一聊。不过我室友对棒棒的定义我觉得并不是无中生有,也许她遇到的正是这样的,哪个职业里没有坏人呢。越发开始尊重身边的任何一个职业了。

#####

我看过最少不下3遍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可以说是这几年少有的,优秀的几纪录片之一。影片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真实,让人了解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他们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就像导演何苦说的,自立巷53号每个人都有当棒棒的理由,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行业,不得不在这个行业里挣扎。最难的就是导演为了拍出真实的棒棒,每天都在艰苦的环境下与大家同吃同喝同劳动。挣每一分血汗钱,吃每一口劳动饭,其中有欢乐,有同心酸。何苦学徒第一月,老黄与他分钱,一千元左右的钱,两个人推让了好一阵。后来何苦建议从解放路转战南天门,最终失败告终。俩人还发生了点小摩擦,最终消除。河南,有力气,也能吃,也认字,比起老黄,老甘,老金,大石他们有文化,岁数也小,身体还强壮。如果不是身体残疾,可能,只是可能,河南会跳出棒棒这个圈子吧。老金,大石,老杭,他们是万千劳动人民的缩影,有饱饭吃,有活干就行。他们辛苦,痛苦,心酸,劳累并快乐的活着。每个人的命运看似相同,但又各不相同。有的落叶归根,有的融入城市,有的阖家欢乐,有的孤独终老。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人生百态。看后真的很有感触,值得大家一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