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

谢谢邀请。十二生肖是如何产生的?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十二生肖,是东汉时期,和现代十二生肖完全相同,它的起源是当时的人们对动物崇拜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它融合到现实生活当中,把十二生肖巧妙的,融合为12地支的形象化相对应,得出了,一种信仰观念,人生的相生相克,年运、命运、财运、婚姻家庭等等,每一种生肖都有着神奇的传说,年复一年至今,自然的形成了一种观念,并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形象哲学,现代人,把每年的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把它作为悠久民俗文化的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十二生肖动物的诗歌,绘画、春联、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发行生肖邮票,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

因为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相对应,给人神秘色彩,加上诸多神话故事渲染,让有些人对此迷信起来。

其实,十二生肖只是中国古人对生活的认识文化沉淀,仅此而已,没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子时(受孕)对生肖老鼠,意思是告诉你,在子时所有生命应遵循老鼠的生存智慧最有利,不急不躁不闹不喜不悲,钻进被窝,安安静静睡觉就行。

丑时(养胎)对生肖耕牛,意思是告诉你,在丑时所有生命应遵循牛的生存智慧最有利,不贪欲,不怨恨,埋头生活,就能健健康康。

寅时(生产)对生肖老虎,意思是告诉你,在寅时所有生命应遵循老虎的生存智慧最有利,不惧不恐,安静时岿然不动,运动时如崩地裂,势不可挡,事在必成。

卯时(婴儿)对生肖兔,意思是告诉你,在卯时所有生命应遵循兔的生存智慧最有利,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快乐轻松地生活。

其他以此类推。

学中华传统文化,千万别迷信,千万别教条死板。否则,中毒了,还浑然不觉。

#####

谢谢平台之邀。十二生肖的产生说法几种,但我认为最靠谱还得算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他在巜论衡:物势》记:寅,木也,其禽,虎也。戊,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又在巜言毒篇》说:辰,为龙。

这样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就完整了。

#####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过类似于我国那样的以十二兽纪年(或纪日)的方法,但将它们作为人的属相,却仅见于我国。十二属相是与十二支(子、丑、寅、卯……)相联系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明确记有十二支的名称,并且将它与十干(甲、乙、丙、丁……)相配,形成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用以记日。同时,在先秦的文献中,也已有了十二支中个别符号与动物对应的踪迹。可见,十二支与十二样动物的对应关系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初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这些对应与后世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十二支与动物的这种对应关系起源于上古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山海经》中曾列举了许多动物神,它们都由两种动物合体或动物与人合体而成,这种奇特的动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但从构成合体动物的种类来看,不外乎龙、马、牛、羊、虎、豹、蛇、猪、犬等动物,其中除龙带有神秘性外,其他都是常见的、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猪、马、牛、羊、犬是狩猎的对象,后来又成为饲养的家畜,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食物和生产资料;虎、豹、蛇是对人们生命安全威胁很大、使人害怕的动物。古人所接触到的动物的种类自然很多,但之所以要挑出这几种来崇拜,则是因为这些动物与古人生存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动物,后来几乎都被列入了十二属相,可见属相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是有密切联系的。

到了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学说兴起,方士们将干支纪日与十二支所属动物相对应,并联系十二支的五行属性,即寅卯属木,已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未戌丑属土,用以解释种种自然现象,推算祸福灾异。这种推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当时所谓的“日者”,就是操持此术的职业迷信者。这种十二动物分头“值日”的理论,被道家纳入其学说之中,葛洪在《抱朴子》中谈到登仙术时说,进入山中常有鬼魅相害,不同的支日,出现的鬼魅也不同,如“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戌日称人姓字者,犬也”;“子日称社君者,鼠也”等等,“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内篇・登陟》)。

#####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千古以来民间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实际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计年,主要是为方便记忆。

#####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与我国古代的天干地支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秦简中有关“盗者”的内容:“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与今天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午对鹿;未对马;戌对老羊。

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论衡》卷三《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

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民间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准备在人间选择十二种动物作为代表,于是派神仙下界通知了这件事,约定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来竞选,越早到的排名越靠前,后面的就排不上号。

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猫很喜欢睡觉,但它也很想被选上,于是说好让老鼠走的时候叫它。

老鼠去找老牛,因为老牛起得早跑的快,老鼠叫牛到时候带上自己。

龙本来没有犄角,但是为了漂亮,借了鸡的犄角去参加比赛。

结果,老鼠忘了跟猫的约定,和牛先走了,于是分别拍了第一、二位。龙来的比较晚,但个子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它,因为“犄角”很漂亮,就让它排了第五,其它的动物也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了。

等猫醒来的时候,发现时间早已经过去了,便立即去找老鼠算账,于是它们从此成为了仇人。龙因为被玉帝夸奖了几句,到了湖边一看自己有个犄角真是漂亮,于是就索性住在水里,不还鸡犄角了。鸡没了犄角很郁闷,每天早上打鸣都叫“快还我!快还我!”

[关于猫]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有的人解释说,我国古代并没有猫,养猫则是以后的事,因此没有排上名,这种说法其实不够准确。

依据考古发掘,已经有猫的化石在旧石器时代发现,它与其它大量家畜遗骨的发现相对比,猫在史记前的我国确实属于“珍稀动物”。

远古陶器,以后的玉制品和青铜器的图案,以及汉时的陶俑都没有见到猫的影子。在我国最初的辞书《说文解字》和《尔雅》中,对于猫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如今看到的最早的猫捕鼠图,是东汉时古画像石墓中发掘的。由此可得,我国古代有猫但是非常稀少,直至唐代养猫才得到普及。

因为十二生肖形成非常早,所列入的动物就是那些非常常见的,和人们生活关系非常紧密的,而那时属于“珍稀动物”的猫没有能列入,看来不应该奇怪。

此外,还有人以“同属”和“互代”的理论来分析“生肖无猫”,也有可信之处。猫同虎同属,列入了虎就能包含猫了,俗话说“照猫画虎”,民间传说猫是虎的舅舅,虎的本领还是由猫教给它的!同理,牛和麒麟同属,鸡同凤凰同属,都能相互代替,因为有了牛就无麒麟了,有了鸡就不肯放凤凰了。




#####

十二生肖怎样产生的?十二生肖是源于十二地支。怎么样证明呢?非常简单,因为中国讫今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然而甲骨文已经具有全部的十二地支与十天干,也就是讲甲骨文的时侯,已经具备华夏的一套十分深奥的数学逻辑模型:“术数”的语言工具‘天干地支’了。我们知道…生肖其与地支相配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于商代甲骨文出现以来至今就未变化,然则十二生肖在配应十二地支的生肖自上古至中古却不一定,比方午配马,但亦有午配鹿的。因此十二地支比十二生肖更久远是毫无疑问的。也就是说十二生肖必然是源于十二地支。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十二地支配应十二生肖呢?这个原因也非常简单,十二地支始于数术的演算而产生的演算的语言,而术数是个奥义的数学模型,其语言也艰涩难懂。然则抽象的东西,经过形象化才可广泛流传与承继,所以就用形象生动的动物来配抽象的地支,这个就是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的缘故了。










#####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还有有四种说法

1,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

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2,岁星说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3,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

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4,外来说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

我在百度上给你搜的,一起学习下吧

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唐书》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据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考证云:“益北狄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至汉时呼韩邪(单于)款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十二生肖之说,究竟产生于何时?有史料云:它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其依据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种生肖名。加上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吴在辰,其位龙。”恰好补上了“辰龙”,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见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北史《宇文护传》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内容是:“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由此可见当时民间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记录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说:我们的祖先用生肖纪年,远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具体地指出“始于夏,流传于商周。”但如何引证,恐尚待史学和文物学者进一步探究了。

我国古代南北朝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而且出现了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