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成年人之间真正冷漠是: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对此你怎么看?

不联系,不删除,不将对方朋友圈屏蔽,是不是成年人之间真正的冷漠?

是. 也不全是。

俺就有提问者说的情况。朋友圈里,俺没动那心思统计,反正有那么几个罢。

是冷漠——

不联系,也不刻意屏蔽,就那么放着,僵着。

即使对方发朋友圈嗨翻了,也不去点赞。是的,并不是忍着不点赞哦,而是根本就没那动因!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对方一年到头也就发一两条朋友圈。这连给我纠结于点不点赞、避免尴尬与否的机会都不给!

还有种可能,那就是对方只屏蔽而不删除,而俺也没那心思去验证。前些年,不是很流行验证朋友圈是否被屏蔽的小游戏吗?眼见着友谊的小船,被这个隐形的小浪头掀翻,多少玻璃心,顿时哭晕在厕所!

而在下呢,一直安然若素。

所以,一般人看来,这确乎冷漠。

不是冷漠——

不联系,并不意味着不关心,不交往。

例一,一小学同学,生性寡言、孤僻。QQ时代即加好友,延至微信时代。但几乎不联系。

前年,该同学一反常态,频繁邀约聚会。我们也欣然前往,相聚甚悦。尤其是参加他儿子的婚礼,更是把酒言欢。

继后近一年间,该同学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音信全无。经多方打听,才惊闻他已身患癌症!

俺微信联系他,回复极简。俺猜,他是宁愿以自己的方式疗伤,也不烦及他人吧。现在想来,他一年前的频繁邀约,就是在以某种方式,与同学们作别吧。

尤其,他拼尽全力为儿子办喜事,则是他对家人最好的交代了吧。

唉,令人唏嘘。

如果他哪天真有不测,我定会前往的。

例二,一好友,土豪一枚,学用微信仅半年,且三年未联系。忽一日,深夜邀俺喝酒。

酒酣,不谈辉煌,只述自己蹲看守所,借钱不还,行贿而心惊的麦城事。该人没有眼泪,只有扼腕,是条汉子。不善饮的俺,也只得陪着他大醉。后各自散去也。

此后,再无联系!

例三,又一QQ时代的小学同学,一年仅仅联系一次!

俺与他生日同年同月。在生日前的一周或半月,这家伙的微信准时发来,和俺商定邀请其他同学庆生的事。

庆生后,这家伙一准消失得干干净净。

例四,一对桌的老同事,在微信上也不咸不淡地聊,大都聊工作。及至他脑溢血后,认知受损,微信即陷于沉默……

想当时,43岁的他,是那般体能充沛。由于是夜班,下午四点即点卯。他每天必用两小时打乒乓,用大号饭盅盛饭,用十分钟即呼噜完毕。

工作时间要吞云吐雾掉大半包烟。说话朗声,喜与女同事打情骂俏——有他在,办公室气氛总是热热络络。

一个奔放的人,瞬间陷于沉寂。你会想到啥:世事难料,世事也无常!

唔,不想也罢。

例五,一医院的好友,从不打电话,不发微信,过年也间或是短信问候。

有次俺老母亲病危,俺请她帮忙。从亲自开车接俺娘,到办理入院手续,到给掌事的医院头儿说上话,一应操持。

完后,微信又进入静默期!

所以,冷漠与否,要看具体情况来下结论

有的是实质上的冷漠。经过岁月的淘洗,人情真的寡淡了,聊无可聊,不聊也罢。有的三观不合,真心不愿搭理。

但,“三不”原则(不联系不删除不屏蔽)还是要遵守。原因:不刺激人,不得罪人,不给自己添堵呗。

有的却是形式上的冷漠。比如俺前面的例子。人到中年了,都流静水深,都求个各自安好(年轻时,对这个“三不”,肯定会有决绝的处理方式。但谁还没年轻过呢)。

但并不意味着不在意对方。一遇大事急事,总还想相互帮衬;心结难解时,还有个倒苦水的地方。

这就够了!


时至今日,朋友们点赞在继续,俺的感动也在继续。

怎么谢各位呢?

俺把多余的素材整理整理,写成了《如今朋友圈门前冷落车马稀,你曾经的热情哪去了?》一文,权作姊妹篇,给您奉上(链接在评论区中)。

#####

看到这个问题后反思了自己,觉得我们大多数的人多多少少应该都有这种现象。常年不发朋友圈,即使看到一些好友发的朋友圈也顶多是点个赞,平时也不怎么联系对方。曾经的同学,曾经的好友既然都在时间的流淌下慢慢地变得冷漠,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是在什么时候变成如今无话可说的模样,有时候想想,也许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不主动联系对方所以才导致这样,其实都不是,仅仅是你们都不在彼此的生活圈里而已。学校里,办公室里都会形成一定的圈子,而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们都在各自的圈子里认识了其他朋友,很快对于以前圈子里的朋友就会选择性的淡化了彼此的联系,或许刚离开的一周、一个月里你们还会偶尔大家出来聚餐聊天,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大家会发现聚餐的次数不断减少,而因为你们都不在彼此新的圈子里,所以你们聊天的话题也只能停留在以前的回忆里,慢慢的变得无话可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成为了躺在对方朋友圈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

首先感谢大家观看!(没什么表达的,给你劈个叉吧)

今年23岁,可能比起在座各位要小一点,经历的事和人不多,不过还是想给你们分享一下!

其实,不论是不是成年人,在自己的聊天界面都会有这样的人!

其中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龄大了之后总会分开,各自有生活和工作,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嘛,但是过年或者放假的时候能聚在一起玩,我觉得这并不是冷漠,而是无可奈何。

其中一大部分的人是自己工作认识的同事朋友和亲戚,这些人是为了在工作的时候有更多的帮助和工作的方便,我觉得这并不是冷漠,很多的事工作需要。

其中一一两个是自己前任或者是初恋之类的人。不删除、不互动、不关心,我觉得这几个人或许是自己心里过不去那个槛儿,自尊心过不去罢了,这也并不是冷漠吧!

从来不相信什么冷漠无情,只要是你的心是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不存在这些啦~。 感谢?


#####

谢邀

我觉得这几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尤其是我们现在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加了之后几年也许一辈子都说不了几句话,我就说说自己,微信3200好友,真正说过话的只有家人和几个同学。

有一次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发了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既然我们加了好友,为啥不说话,为啥不点赞互动,为啥只能看三天的朋友圈,这样有意义吗?还不如删了呢!说罢后,我们就互相的删除了。

其实加了微信后不说话确实也挺尴尬的,还有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不知道说啥,总觉得微信上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说啥才能拉进彼此的距离,还有就是有些人发的朋友圈让人觉得不是一路人。

就今天看来不在联系互动确实越来越淡了从后就成了冷漠了。再者说,现在每个人都有事做,大家都很忙,忙着养家糊口呢,没有啥利益关系真的不联系也罢。

我觉得人到一定年龄确实会放下很多的,比如说我自己,会放下无用的社交!

  • 你们怎么看呢?

#####

我不认为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就是成年人之间的冷漠,这只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我就属于这样一类人,之所以有这种状态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以下原因:


1、不打扰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顾家,闲暇时间非常少,哪怕是朋友之间也是没有太重要的事情,尽可能的不去打扰;


2、低调不张扬

我喜欢低调生活,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不喜欢去晒自己的生活。

过得不好,不希望认识的人知道,因为大部分人都会通过看别人的痛苦,去提升自己的优越感,找回心理平衡,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对你感同身受;

过得很好,很幸福,也不会喜欢去晒幸福,因为个人感觉晒幸福,是一件既无聊又浪费时间的事情,有晒的时间,不如好好去做一些能令生活更加幸福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3、不牵扯精力

如果发朋友圈,就难免会时不时地想去看一下有没有朋友给点赞,有没有朋友评论或留言,如果没有,就会心情失落,如果有就会时不时地要去给回复一下,十分消耗精力,而且也会影响心情。


所以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并不是成年人之间的冷漠,而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

自己的体会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d3c00039f01d0501459\\\", \\\"vname\\\": \\\"\\\", \\\"vid\\\": \\\"v02016ff0000bligim6ue3mqdkd5n460\\\",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2cd3c00039f01d0501459\\\",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s://p9.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2cd3c00039f01d0501459~noop.image?x-expires=1972690874&x-signature=XJigHrhJeTw6dFIBWizTPr58otY%3D\\\",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55.578,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4665256}, \\\"ultra\\\": {\\\"duration\\\": 55.578,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1870068}, \\\"normal\\\": {\\\"duration\\\": 55.578,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2637469}}, \\\"md5\\\": \\\"af7672072c3d9b17d6f8feea40194c24\\\", \\\"duration\\\": 55.578, \\\"file_sign\\\": \\\"af7672072c3d9b17d6f8feea40194c24\\\", \\\"thumb_uri\\\": \\\"2cd3c00039f01d0501459\\\", \\\"vu\\\": \\\"v02016ff0000bligim6ue3mqdkd5n460\\\"} --}

#####

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说明那个朋友明明活着。但是从心里已经死了。最起码也已经不重要。


这几天一直想删除一个人,一个女人。自从得知她的种种劣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我就恨不得把她清理掉。但身边人劝我稍安勿躁。

这个女人是我朋友的前妻,其实之前关系还好。但算不上亲密,只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而交往。这女人是个不分场合的人。几家聚会明明是高兴事。也难免多喝几杯。人家都好好的,可她喝点酒就开始闹事。又哭又闹很扫兴不说。也让自己的老公颜面尽失。人家的事外人不能说什么,心里可都有看法。对于有用和没用的人态度完全不同。有用的一脸谄媚,没用的爱搭不理。可能本身有点不自信,即使全身名牌,还口口声声抱怨这些都是很差的牌子。穷人才会穿。

有次我实在没忍住,笑着说:“我不懂牌子,和我说等于对牛弹琴。而且你说的最差的牌子,至今我也没有穿过”。

婆家几乎不上门,偶尔去一次吃吃喝喝还行。只要一做家务回来就大吵大闹。婆婆住院更别说照顾了,和外人一样打个照面就走。娘家人有事就是圣旨,哥哥盖房子,弟弟做生意。只要一个电话。家里的钱能都拿出去。钱不够出去借也要給,几万十几万。动用老公给工人的工资。只要老公反对,不闹的鸡飞狗跳不能算完。

有时候想,可能和出身环境有关系吧。之前生长在偏僻的山村。如今怕被人看不起就表现的强势一点。可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不是城乡差异,而是人品有问题。哪里都有同情达理的,哪里也都有胡搅蛮缠的人。

相信一点就可以,但凡对父母家人都不好的人。对谁也不可能真心。

#####

1、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数都是渐行渐远,忽冷忽热,最后都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你我都不例外。

2、成年人最后留下的不过是微信通讯录的一个微信名,而已经到了不能打扰,不敢打扰,不懂打扰会不会没有回复。对于有无数个问号,最后还是决定谁都不联系,不联系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3、成年人对于人际关系,都是比较冷漠和现实的。有利益,就是朋友,而且是会一直保持联系。没有利益了,谈感情,都差点意思。说到底,成年人的冷漠不是真的冷漠,而是利益的消失。

4、成年人的冷漠恰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试金石,真正的朋友,无论多久没有联系,再联系起来也感觉到特别的亲切自在。而那些永远都不想联系的朋友,其实你们没有真正的好过,真正的交心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重要的人越来越少,不重要的人都消失了。

5、现在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不去点赞和评论,觉得没有必要,也不太关心。只不过会觉得朋友圈发一些琐事和炫耀的事情都是特别幼稚的事情。

6、人的年纪越大,就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少管别人的闲事,少参与他人的事情,尽量不要让别人的事情麻烦到自己,就是朋友来找自己,也不回复了,因为怕请吃饭,已经不想花这些时间和精力。

7、成年人都是压力很大,没有谁是没有压力的。而真正好的关系不需要维系,而需要维系的关系都放弃了,因为真的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

8、在这个社会,谁也不会强求任何一段关系,只要影响自己的一点半点。

#####

在网上查了一组数字:腾讯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21年3月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2.025亿。可见微信用户群体庞大,微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办公、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

成年人“不联系,不删除,不屏蔽朋友圈”,只能说明微信基本没有互动,不一定代表冷漠。

有些经常联系的,可能是业务伙伴;有些常年不互动的,也可能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或者床前的白月光。关系远近亲疏,不是以微信互动来评价,需要用心来慢慢体会的。

我把微信朋友归为四大类:一是亲朋挚友;二是普通同事、同学、战友;三是业务关联人;四是其他人员。无论哪种情况,套用一句俗话“大家都很忙”,关系好的“有事说事,无事装死”的也不在少数。

我认为能做到经常互动的也不会太多,也不可能很多,精力有限,感情有限,话题有限,能做到经常联系的三五好友足矣,宁缺毋滥。除非是每天很闲,无所事事,用微信打发时间的人。

话说回来,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维系的,维系的方式很多,微信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把心底的感情表达出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