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这本书是否被神化了,它的真实作用到底有多大,真的和网上说的那么神奇吗?(《周易》这本书的简介)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几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肯定有价值与作用。历朝历代不少人在学习它,研究它,也肯定会有被夸大被神化了的东西。

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人千面,各有各说。凡事总有两面性,全盘否定,全盘肯定都不是最妥的,甚至是错误的。《易经》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被褒过贬过,那是一定的,被无限神化夸大也当然是有的。智者不迷,迷者不智,大千世界,什么人没有?迷者更迷,智者更智!流言蜚语止于智者,神化夸大之语传于迷者。

《易经》被哪些人夸大神化了?想想,一是被相信有神的人给神化了,神万能,《易经》也神奇无比,也万能。一是被很迷信的人给夸大神化了,不明白八卦是人造的,以为是神赐的,当神来崇拜宣传了。智者明白,那只是表征符号和一些解物公式,有一定价值。一是被那些想从占卜中捞到大好处的人给有意夸大神化了,深知神明效应及功用可以借用来捞取私利,而狐假虎威,卜仗易势。一是被那些智不足,只看其表,不探其内的夸大神化了,看见了表象就惊奇,却不会弄个所以然,被人骗了还帮数钱,再说谢谢。一是被一些别有用心意图的人特意夸大神化,以达到混水摸鱼目的。

《易经》是有哲理、物理、数理之理在的,理象数占都不缺,特别是从简单的符号被历代人思考分析研究加入不少内容变得复杂之后,就更扯不清道不明了,说什么的都有了。《易经》首先是从表征的符号发展到公式化规律化,再到哲理哲学化。而这些都可指导任何一个具体学科,具有普遍意义及普遍性,因此,有些不太明袖里的人就特感神秘了,再加上有人故意推波助澜加上夸大神化,更让一些人难以分辨了。《易经》成为哲学之后,是无孔不入了,可以套进任何中去推演解释。《易经》是基本的符号阴阳爻,就是辨证唯物的,一分为二的,变化的,这给了人多少启迪知智慧!

《易经》在哲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占卜上迷了不少人,帮助了不少人,也害惨害苦了不少人。人受认识所限,更有喜厌心态脾性不同,对《易经》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也是必然的。神化者有之,贬否者有之。走两极端都不好。不神不鬼为上。




#####

《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归宗。易乃中国文化之源,诞生于甲骨文之前,是我们的祖先对待天文、地理、历史和生活环境的经验写照。因易而成道、儒、释,道学崇尚自然,儒家崇尚伦理,释佛崇尚觉悟。

《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人生和社会规律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

《周易》是古代卜筮之官在三代以来积累起来的非常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编纂而成的一部预测吉凶的法典。它的最后成书,当不晚于春秋中叶,但要追溯其原始,则可推极于初民们的征兆迷信。在当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未获得真正的独立。于是借助某种神秘的预兆来决定和推测自己行事的可否与吉凶,便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它也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周易》形成如今这样一种固定的框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衍化过程。《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周礼》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归藏》不可得见,但近年来安徽阜阳、湖北江陵以及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简与帛书,无论卦序或卦爻辞,都与今本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说明卜筮这种迷信活动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在不断的筛选和规范化。

甚至可以说,《周易》是我们的先民有自己的文明史以来的文化活动的伟大成果。这是先民们站在自己的实践水平上,直观地、经验地反映得来的成果,是他们对天地万物的因果联系的最高抽象。正如清代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人《易》,故《易》说愈繁。”唯其如此,它才被学者们理解为只有用符号表示出来的公式而没有数目字的“宇宙代数学”。唯其如此,它才成为孕育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易,变也!各种病不了解病根变化如何了解医治之法?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占测仅是其中一部分功能。如今,虽然周易预测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有价值的成果并不多。周易预测研究的现代化,首先在于政府对于学术研究的大力支持和对现今民间“假易迷信”的大力肃清,恢复周易本来面目及声誉。庆幸的是,得益于政府对学术易学的支持,当前社会出现了许多研究机构,对易学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应用阶段,使古老的易学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

相传文王划卦、著周易。孔子及弟子写周易中的卦辞、爻辞、系辞。“易夲是根据宇宙天体日月星辰、及人文地利,饮食男女诸多自然现象而揭示于后人们的一夲包罗万像的百科全书,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相处应采用的正确方法。讲求顺其自然,不要逆天而行,否则就会招来不良后果和不必要的灾难。可以说周易盖括了自然界的一切因果规律,是古人大智慧的文字结晶,具有跨越时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顺道而行,必有所获,必得悔亡。

#####

《周易》是先贤留给我们的瑰宝,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说其易,书中涉及的东西太多,而且错综复杂,只要耐学习,领悟其中奥妙,通过实践,自然就不难了。说其难亦难,如果与其无缘,没有释心研究,确实很难很难,这就要看各位的造化了。

至于《周易》这本书,别说名贤的学术研究,就是我们一般老百姓,学到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受益无穷了。

大家说,有用吗?神奇吗?

#####

相信不迷信,科学客观的对待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

智者不迷,迷者不智,运乎巧妙,全在于心。

在哲学家眼里,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在史学家眼里,它是研究上古文明的依据

在中医看来,它是明辨阴阳虚实的标尺

在兵家看来,它是攻防进退有序的法规

周易的哲学思想自觉不自觉的指导着各类形态的社会生活,不论迷或者不迷,平实或者神话,发现或者未发现。

貌似高深的思想来源于朴素的生活,周易之所以“神”,来源于无数人,无数事的经验总结,是上古先民智慧心血的结晶。周易象数义理与世间万象一一对应类比,概括总结,以无数经验推演事物发展进程,“神”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用最简单的话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是周易。

#####

七绝《易运》

天地阴阳日月运,

从来生灭终有时。

古今大道何须探?

眼见为真伪为师!

长夏白云游天涯,

三春红杏命归西。

四季冷暖万物和,

祸福相依显天机。




#####

《周易》肯定被神化了,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被那些信神的人给神化了,被那些占卜的人给神化了,被那些迷信的人给神化了。我说的你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从64卦的原经文(卦辞、爻辞、彖辞、象辞)中找出一句占卜的话我就服你了,可以完全肯定,原经文中没有一句占卜的话。

那么,既然《周易》原经文中没有占卜,那么占卜是从哪来的呢?为什么后来被神化了呢?被神化的罪魁祸首当推汉代的京房、郭璞二人。

《周易》诞生五百年后传至孔子,孔子作十翼时候还没有占卜之说。孔子之后又过了大约五百年,到了汉代京房郭璞的时候,尤其是京房,看到了《周易》中的六个横杠,(六个爻画)一时脑洞大开,灵光大显,把六个爻画强摘下来,窃为己有,加上天干地支,六亲五行等来进行占卜。他们这种做法叫做”装卦”。按照装成的卦进行分析判断,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并美其名曰”周易预测”。其实与《周易》没有一毛钱关系,反而把圣洁的《周易》作践得一塌糊涂,孰可忍孰不可忍!假如不让他们“装卦”,你让他说来我听听?这都是我年轻时玩过的小把戏,甭再骗人了。

至于说《周易》神奇的话,你想想《周易》己经被那些占卜家给神化了,能不神能不奇吗?这就是我一再强调读《周易》要读原经文(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的原因所在。既使是大家公认的蓝本《周易本义》,朱熹在注解中也有不少占卜的成分,读者要严加区分,不然会误入歧途。我为什么强调读原经文呢?因为原经文卦辞爻辞为文王周公原话,彖辞象辞为孔子原话,因为字少话短,占卜家很难把自己的话添加进去,所以未受到污染。爱好《周易》的朋友读后便知我说的句句是肺腑之言。

#####

周易这本书确实被有些人神化了。周易的真实作用是什么?有多大?我们先谈一谈周易的作用。外国人将《周易》一书翻译为《变化的书》,这应是“意译“,也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变化之道“。怎么变?周字为西周之称讳,不必解读。“易“字有三义,即: 易,变易,不易。通俗讲,“易“为简之意,也就是大道至简,简到什么程度?是我们开眼即见的自然存在。宋人林光世《水村易镜· 自序》云: 天地,日月,星辰,阴阳造化,鸟兽草木……皆自然之《易》也。“变易“就是变化之道,四时更废,变节相移,升降浮沉,日月交替,此其变易也。“不易“即不变,万变归宗,天不变道亦不变。总其要,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周易》并无神秘之处。易的真实作用有多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到太阳系、银河系、宇宙运动自然之理。小到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微乎其微。所以说《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易经》?一,世事万物包括人生本不复杂,不做过度解读,保持一份纯真。二,通变以趋时,顺天而行,也就俗话讲的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三,坚持做人原则,坚守道德底线,以不变应万变。

#####

《周易》据说周文王所作,八八六十四卦。

第一卦乾,第二卦坤,最后一卦未济。

据托名孔子《易传。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六十四卦象天地万物,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然而,七十年代出士的西汉时期马王堆帛书《周易》,却大不相同。其一,卦名多有不同,如,乾为键,坤为川。其二,卦辞爻辞有许多异体字,但与通行的《周易》基本相同。其三,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

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十二卦川(坤),最后一卦益。

卦序不同,因果关系就不同。帛书《周易》,颠覆了两千年来的易学乾坤。

不仅如此,帛书《易传》与通行本仅《系辞》篇名同,但文字不同,其它篇则完全不同,为《二三子问》,《衷》,《要》,《缪和》,《昭力》。

同一个周文王,作两套卦序完全不同的《周易》?

同一个孔子,作两套文字不同的《易传》?

不仅如此,《史记》记载,《易》曰:失之亳厘,差以千里。

如今,任何版本《周易》或《易经》都不见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

易学界的学者专家,集体装聋作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