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元,甲骨文,二,即“上”,人,世人,表示人之上的混沌太空。

本义作名词时:天地之始,混沌太初。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易 • 乾》

天始於元。——《鹖冠子 • 王鈇 》

故元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春秋繁露 • 重政》

本义作形容词时:初始的,起点性的,第一的。

元旦 元年 元月 元件 元素 元老 元气 元音 元配 元帅 元勋 元凶 元宵 元夜 纪元 状元

元,始也。——《说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 • 隐公元年》

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孔颖达疏:“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

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旦,甲骨文,上边的四边形指事符号代表天宇空间,下边的四边形指事符号代表大地。造字时代古人认为天地是两个无边无际的平面。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于草间而天地不分为“莫”* (通“暮”)。

本义作动词时:天亮,从混沌黑暗中分出天地。

鸡鸣始旦 通宵达旦 枕戈待旦 坐以待旦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 • 郑风 • 女曰鸡鸣》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 • 成公十六年》)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 • 项羽本纪》

离光旦旦,载焕载融。——《隋书.音乐志中》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 • 贤媛》

本义作名词时:天亮后的时段,早晨。

旦暮 旦夕 旦夕祸福 旦夕之间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 • 木兰诗》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 • 李广苏建传》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 • 魏公子列传》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 • 刺客列传》

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有现存文献记载的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

元亨利贞 旦夕之间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