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

有一些传统手工制作器物的形状,总让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前人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棺材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棺材的形状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呢?

一、棺材的结构和造型及民俗

不同地方,在棺材制作上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棺材制作,存在差异比较大些,但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样式是一致的。这里面有什么样的说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从棺材的结构和造型及民俗说起。

1、棺材的长度

可能是北方人普遍个子比较高,棺材的长度为七尺三。农村老话说:“七尺三走遍天”,指的就是北方棺材普遍采用的长度。而南方人的个子相对矮一些,棺材的长度为六尺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别人说出棺材的长度时,因和自己家乡不同,而争论起来。其实这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一乡一俗而已,这就是我国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这与我们过去睡的老式床一样,有的地方在制床时,尺寸的尾数要留七,有的地方则尾数为三,还有的则是其他数字。这都是地方风俗,没有对错之分。

2、棺材的外表颜色

从棺材的表面颜色来看,北方棺材有两种色调,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红色,俗称为黑板和红板。红色是为高寿老人准备的,代表喜丧。南方棺材为里红外黑,也就是棺材桶子的漆为红色,表面的颜色一律为黑色,俗称为黑板。

过去还有一种颜色,棺材不上漆,俗称为白板。我国南北民间都有,但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情况,过去农村,只有殇亡、处极刑等特殊亡故之人,或者极其贫穷之人才用白板。

3、棺材的构件

棺材总共由四种构件,六块板子组合而成,即盖、底、墙、回组成,上面那块称棺盖,两边的称“墙”,下面的那块称底板,前后横板称“回”,前头的称“前回”,后脚称“后回”。

这个“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从表面上来看,横木板位于上盖、下底、左右墙的之间,且向内凹进去一些,因此外形看上去很像汉字中的“回”字。二是棺材的“回”,就是亡故之人的两道门。有亲人盼着亡灵回家的寓意。按照我国民间迷信说法,先人去世埋葬后,灵魂会经常到家里走走,这样才能顾家和顾子孙后代。民间逢年过节在家祭祖,就是把先人请回家中。实际上,这表现了亲人对亡故之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割舍的血脉之情。

一副棺材通常共用原木十件,俗称为“十筒子”,也称“十刮子”,也就是一件原木为一“筒”或一“刮”,一种方言上的差异。盖子、底板分别由三件原木组合而成,两堵墙各由两件原木组合而成。“回”主要用树蔸的短段做成,也就不算在内。这些组合都是用榫卯咬合,两头的“回”也是用榫卯咬合的。一副棺材做成后,不能钉一颗钉子。

4、棺材的封盖

北方棺材给棺材盖留了钉眼,封盖时用钉子钉上;南方棺材则在棺材盖和桶子之间做成榫和卯,即榫头、卯槽(也称榫槽),封盖时用榫头对准卯槽推进去,再有皮纸贴在盖与桶子之间的缝隙,这样就完全密封起来。

南方棺材的这种榫卯制作原理,与南方木房屋建造的榫卯原理一样。木房屋建造全部用榫卯咬合和穿梁,也不用一颗钉子。

南方习俗,棺材钉上铁钉,被视为对亡故之人的深仇大恨,人死后也不放过。因此,棺材封盖时非常忌讳用钉子钉,如果钉上钉子,子女被视为忤逆不孝。

棺材制作也与房屋的建造一样,讲究树木的摆放顺序,不管是棺盖、棺墙,还是棺底,木头的根(树蔸),要放在棺头,木头的梢头(树尖),要放在棺尾。这就像建木房子一样,不管是立柱子还是装修墙壁,树根部要朝下,树的梢头要朝向,顺序不可颠倒。

5、棺材的形状

棺材形状是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有头有尾。棺头俗称前头,棺尾叫后脚。前头就是高而宽的一端,后脚是矮而窄的一端。

棺材俗称寿材、寿木等,民间又普遍称为长生、老木、老屋、寿屋、千年屋。其中称老屋和千年屋,在南方农村很普遍。

也就因为民间将棺材称为“屋”,棺材的外形,特别是盖子也就做成屋顶的形状,中间高出两边,中间为“屋脊”,两边为瓦檐。过去,民间在坟墓前立碑,有一部分与民居大门或牌楼浓缩形状,俗称“五角碑”,主要是大部分这种形状的门有一个顶,四个屋檐翘角。民间认为这就是阴宅的“大门”,那土坑里的棺材就是阴宅的房屋。

6、棺材男女有别

棺材有男人的棺材和女人的棺材之分,一般来说,识别男女棺材,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前后横板上贴有“寿”和“福”字来区分男妇棺材。贴“寿”字为男人的棺材,贴“福”字为女人的棺材。

然而,这也不是识别男女棺材的普遍标准,只是一些地方的习惯做法。有一些地方,不管男人的棺材还是女人的棺材,讲究“福寿双全”,通常在棺头的“回”上贴“福”字,在后棺尾的“回”上贴“寿”,这样做好的棺材也就算是“福寿双全”了。

也有一些地方把福和寿两字倒过来贴,即棺头贴寿,棺尾贴福。这种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还有一些地方,不在两头的“回”上贴福寿,而是在棺盖上正中央贴福或寿。

另一种是通过棺头盖子高低来判断男女的棺材。如果两副棺材摆放在一起,棺头盖翘得高,线条雄壮的,为男人棺材;棺头盖你低一些,线条比较柔和的,为女人棺材。

二、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

上一节棺材的结构和造型以及与民俗相关的民俗含义。通过上面的讲解,有利于更好理解,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民间棺材的这种形式来由,民俗说法比较多,也都有其理由。这里介绍民间比较公认的两种说法。

1、用整段木头做棺材的说法

古人发明用棺材埋葬先人的时候,因工具条件限制,以及木工技术的限制,人们用整段木头做棺材,就是在木头凿个洞穴,把亡故之人放进去。因为考虑到人摆放在木洞穴内,双肩宽,占的地方宽,双脚并拢时比较窄,占的地方就窄。而树根部要宽大一些,凿开的空间要粗一些,树的梢头要细一些,凿开的空间要小一些。

由此,古人就把亡人的头部摆放在树的根部,把脚放在树的梢头。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改进,木工技术的进步,再加上大棵的树木越来越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用根木头来制作棺材。制作棺材时,仍然仿效独根木头所做的棺材形状。直到现在,有土葬的地方仍旧如此。

这种说法比较客观,也得到了现在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是,现在一些人没有山区生活的经验,认为砍下一棵大树后,锯成一段一段的木头,总是根部要粗一些,梢头要细一些。实际生活中还真不是都是这样的。

对一些比较高大笔直的树木,砍伐后,按现在国标锯成2.2米长的原木,除去第一段和尾梢的几段外,中间的几段,根和梢的粗细没有差别,对没经验的人来说,还真分不清哪头是根,哪头是梢。如果锯开木板,就更加分不清了。

过去,一些山区木匠师傅,一般通过木的纹理来辨别木板的根和梢。如果连木板的纹理都不能辨别出来,也就出不了师,永远只能做帮手。要说在给人家建房子的时候,把木板装倒了,返工时间小,还会成为笑谈。

远古时代地广人稀,这种高大笔直的木材还是很多的。因此,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一定靠谱。

2、民间神话传说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人们靠狩猎为生。有一个部落的首领,是狩猎能手,善射箭。为了保族群的平安,致力于驱除虎豹。有一次,首领为了除了一些伤害过他们部落多人的恶虎,他跟踪老虎越过了九十九座山岭,趟过了九十九条河流。最终老虎被首领逼上了悬崖绝壁,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与首领展开殊死搏斗,最后,老虎和首领在搏斗中,一起坠下了悬崖。

当部落人们找到首领的时候,老虎摔死在大树下,而首领则被挂在树上,脚朝树梢,头朝树根,也牺牲去了。但是,他的双眼睁得很大,注视着地上的老虎。

部落的人把首领带回家,把挂着首领的那棵树也砍回家,并用这棵树做成棺材。人们把首领放进棺材的时候,按照首领牺牲时的方向摆放,脚朝树梢,头朝树根。从此以后,这种做法形成习俗,流传至今。

有的人说,这个英雄首领是伏羲,也有人说是后羿,还有很多种地方人文始祖的说法。

在长江流域一带,人们则认为是梅山神张五郎。有的说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狩猎高手,有的说是来自现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裔,还有的说就是来自山东泰山。不管是哪儿的人,张五郎是梅山区域(现在湖南雪峰山脉区域)本领高强,屈指可数的猎人。故事梗与上述故事大同小差,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为民而死,死后倒挂在树上,入棺的时候,脚朝树梢,头朝树根。

张五郎被后人称为狩猎之神,即梅山神。民间给他雕塑神像,其塑像很有意思,身体倒过来,两手着地,两脚朝天,被尊称为“翻坛倒洞张五郎”。

当然,古代民间有一种信仰,认为英雄是不会死去的,而是变为了神仙,并衍生出诸多神话故事,与上面一种说法并存民间。张五郎的传说广泛流传在长江流域及其他一些地方,其范围扩展到当今十多个省区市,成为过去民间,尤其是山区的狩猎祖师爷。亡故之人入棺,脚朝树梢,头朝树根,就是继承了这一传统,棺材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也是古人仿照树形状。

我国古代,英雄贤人对民俗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事迹往往会演变成一些传统民俗。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伍子胥)而设立,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等。还有一些姓氏为了纪念有功于家族(民族)的祖先,也设立了姓氏(民族)节日。比如,湖南湘西、湘西南、贵州黄平等地的农历四月初八节日就是如此,都是为纪念本地英雄而设立。

关于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来由,民间还有多种说法,比如,阴宅阳宅同理说,风水阴阳说等,这些说法也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民俗含义。

民俗文化本来就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一种民俗的形成,往往因地域不同,被赋予的民俗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传统习俗本来就不存在标准化的答案。

#####

最近火爆的潮流品牌“supreme”出了一口世界上最吊、最潮、最贵的棺材, 哪怕死后也要潮一把,不得不佩服老外,就是会玩。

但这口棺材明显和咱们这边的不一样,他们那就是以长方形盒子,咱们这儿的棺材则是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

“油打哪滑,醋打哪酸”有关于棺材外形“宽窄高低”的问题,还要从根上开始说起才行。

从原始社会开始,“出生”与“死亡”便成为了人类崇拜和信仰的对象。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殡葬文化逐渐成行,感情丰富人类,试图将离开人世的死者保存在一个相对坚固的容器内,

如此一来,森林中粗壮的树木便成为了人类制作“死者容器”的首选。但凡粗壮的树木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上细下粗,上窄下宽”.

人类将树木砍断,取大小适合的部分,再把树木的内部挖上一个存放尸体的凹槽,最原始的棺材便制作完成了。

由于人的上身要宽上一些,下身要窄上一些,正好和木棺的形状所吻合,所以人们将木棺视为大自然赋予死者的恩赐,就此,棺木的基本形状基本定型。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后人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民族文化传统,给予棺木颜色、雕花、文字等等装饰,木棺的又宽又粗的一端被称为“棺头”,又窄又细的一端被称为“棺尾”,木棺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棺材”。

除此之外,人们还将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赋予在棺材上,比如死者入棺的姿势、木棺下葬的时辰、木棺前后的朝向,都有特殊的对应关系,其中包含着不同的寓意。

有一个词语叫做“头重脚轻,上宽下窄”,死者在入棺的时候,上身要安置在棺头,并且在下葬的时候,棺头一定要指向西方,棺尾指向东方,象征着生命如太阳一般升起,如太阳一般落下。

(风俗不同,作法也不同,重庆那边与之相反是“上窄下宽”,东北地区有些地方讲究“头北脚南,落叶归根”。习俗这种东西不可一概而论。)

棺材演化到现在,规格、大小尺寸基本上已经定了型,一般来说,以一个正常成年亡人的尺寸打造棺材,棺材的长度基本要达到2.1m(老话讲七尺三走遍天),内部前径底宽1450px(棺头的宽度),上口宽42厘米,高60厘米,棺尾后底宽35厘米,上口宽30厘米,高度35厘米。

#####

棺材为什么要做成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过去了。相信很多人见了棺材就是这样子,根本不知道棺材高矮大小的由来,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棺材在我们这里诙谐的也叫‘’量人斗‘’。并且说:人来世空白走,最后赚个量人斗。

做棺材尺寸是有一个固定标准的,可不能乱来。我们这里叫做‘’天下棺七尺三‘’。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南方、北方棺材的长度都是七尺三寸。为什么要定七尺三寸?这与古人讲堂堂七尺男儿有关。一般来说人的身高不会超过七尺三的,也就是说棺材七尺三寸,无论小个大个子都可以盛下。

我们再来说说棺材是有几块木板组成的。棺材是有六块木板组成。我们这里分别叫做:天(最上面一块),梆(天就盖在梆上面2 块);档头(前后两块);最下面叫底板。

民间有叫棺材是三长两短的,为什么棺材明明是六块木板,为什么又叫‘’三长两短‘’?‘’三长‘’是指两个梆、一个底。‘’两短‘’分别是大头和小头的两个档头。因为装死人前,‘’天‘’一直是放在一边的,棺材口是敞开的,所以又叫‘’三长两短‘’。

棺材的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矮,主要是根据人的身体形状设计的。人的上半部分比较大而宽,棺材的上部就制作的大而高;人体下部窄而小,就制作的矮而小。

棺材不仅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矮,而且它是上宽下窄呈坡面形。两个梆的板面也不是平整的,而是板面中间鼓起是抛物形状。

棺材做成高矮大小各不相同,安放死者就比较好放了,按照棺材高矮大小,把死者头朝高、大处放,脚朝矮小处放。这样放,还有一个好处是死者在棺材里空间小,再加上两边掖上衣服紧住死者,下葬时死人不会出现翻滚乱身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们这里讲究死者入坟时也要走着去。所以脚必须朝前,头朝后。棺材做成高低大小各不相同,也便于识别死者的头脚,安葬时把死者的脚朝前即棺材的小头、矮头朝前,高、大一头朝后,走着入坟墓。

我是三农孺子牛,关注我,每天分享你喜欢阅读的文章,我们今日头条不见不散!

#####

老话说,见棺发财。

就题主问题,小编专门请教了我家老头确认了下。小编打小起,村里老人过世,逝者儿子到俺家给我老爸磕个头,我爸再忙都得去帮忙,其中就包括对方置什么棺、什么木料等琐细。

上面是俺们鲁南习俗。关于棺材摆放等,好像孔儒山东和很多地方不一样?这点我也奇怪。


少数民族“千年悬棺”

先说棺材尺寸

天下棺七尺三。这是所有棺材标准,不会变。所谓七尺男儿,在世堂堂正正,走时光明磊落。所以,中国棺材以七尺为标

三寸,指入殓时棺材头顶放一片瓦,脚处放两块砖房屋构造来说,瓦片在上,砖由地而起,瓦代表天,砖代表地,故称“头顶天脚踏地”。寓意逝者躺在里面脚踏实地

砖瓦相加大概三寸,加上七尺,就有了“天下棺,七尺三”之说。这个应是全国性标准。

科普下: 七尺男儿之七尺,实际不是指身高七尺。七尺,古代对20岁出头男子一称谓,即,成了真正男人,可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丨《周礼》


棺材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

大凡一些习惯千年无大变,无非两个原因。一,具有合理性,二,文化传承。

1.人体上宽下窄,按照比例,棺材一头大一头小,这与人体和谐统一。中国凡事喜欢讲圆满。

2.房宅有主次,北南分阴阳,棺材同理。旧时住宅堂屋为主房,另有厢房和门楼为偏/次。南为阳,北为阴。棺材为阴宅,同理设置,大头为主,表阳;小头为次,表阴。

3.上古时代的习俗。上古人过世了,砍棵树弄一段木头挖空,把人放进去埋了。树木下粗上细自然而成,加上和人体相符,就这样传承下去。


出殡前棺材摆放和逝者躺法

出殡前,棺材在家如何摆放?鲁南这边,必须南北摆放为正宗。大头朝外,小头朝里。逝者躺法一致,头在棺材大头,脚在小头。就是说,祭拜者对着逝者头部方向施礼

这点,好像和很多人说的相反。有说棺材大头朝外,逝者脚在棺材大头,等于对着脚拜祭。

鲁南习俗,逝者入棺前躺在床上,床南北摆,逝者头对着门。很容易推测,这是为方便让亲友祭奠,习俗上“看离去的亲人最后一眼”。难道看脚?这是逝者阳间最后一段亲情,很合情理。

另外,如果逝者头部朝里(在北),亲友挤到里面去祭拜,而且在北面,这肯定不合理

入棺时自然也保持这个躺法,因为棺材就是逝者床塌。所以就成了棺材大头朝外,逝者头部朝外。


下葬时棺材摆放

墓地就是逝者房宅,棺材就是床榻。因此,一切习惯同理于阳世习惯。

下葬,棺材南北摆放。大头在北(头),小头在南(脚)。坐北朝南,面南而居,逝者朝阳

如此,逝者脚部朝向墓碑。后人祭祖时,在南对着先祖脚部向北祭拜


鲁南/山东的细节讲究

按理说,山东孔孟之乡,对亲人丧礼习俗是最讲究的。(鲁能如此,不确定其他地区)。

1.棺材在家摆放,逝者头朝外为让亲友看逝者最后一眼。人们奔到逝者面前更显亲情。这是逝者在阳间最后的亲情。在山东,白事来客为大,同时考虑亲友祭拜方便

2.下葬时头在北,后人对着脚祭拜这时因为以后的祭拜者都是逝者真正后人,表恭敬。同时,棺材摆法和逝者躺法符合生前习惯

可见,山东习俗讲究很细很全面,也更深情。同时考虑到逝者、亲友、宾客等细节。下葬前主要是宾客祭拜,所以朝头部;下葬后是后人祭拜,所以对着脚。这也是山东人的恭敬之礼


这些都是过去习俗了。小编崇尚自然,几十年后灰飞烟灭时,我只要求个唢呐就?了。不来虚的,就对着我吹,吹的灰飞烟灭,不留痕迹。

#####

自问自答

很多年轻人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不敢问,为什么棺木一头大一头小?

咱是道士,做道场的,也就是为过世的人超度亡魂的,以前听掌坛师傅提过这个问题,今天就来说说。


在道家,人过世以后,魂魄由道士(天师)超度,开坛后出具资度生方阙引文书,盖天师印,前往酆都府追魂司,天师印所到之处,一切神鬼邪灵,诸大地府冥官不得打开文书,不得阻拦亡魂,由追魂押司接引,上往南宫,接受太乙寻声救苦天尊度化。


那么肉身呢?就只能留在人间了!

天为纯阳,地为纯阴,棺材是人过世以后的阴宅,住的地方,棺材大的那一头代表阳,小的那一头代表阴,身体就在阴阳之间,一头大一头小可不是为了省料,入棺的时候头朝大的那一头,道场圆满以后就要入土了,入土的时候,大的那一头在北边,坐北朝南,后人祭拜小的这一头

#####

我们本来就是木匠,当初也接过一个做寿木的,因此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每个地方的棺材造型都不太一样。和当地的气候以及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棺材为啥一头大一头小?这个咱们需要回到古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就很好理解了。

咱们古人都是很含蓄的,有许多避讳的地方。像外人去吊唁时,有些关系不错的,难免要趴到棺材上去哭一阵,你说要是哭了半天,发现自己脸冲的这头,里面是死者的脚,多尴尬啊。所以,一头宽大,一头窄小。人在远处,就能分清死者的头在那个方向,避免出现尴尬。

当然,棺材这个形状,也是因为古代的棺材是要被人抬到祖坟安葬的,路途一般都比较远,因此,棺材的形状必须贴和人体轮廓,里面的尸体才不容易因为颠簸而发生姿势仪态的变化。

死者脚上一般都有捆脚绳,身体就呈现出上宽下窄的形状,因此,棺材也就是上宽下窄的。

古代的棺材里,都是有瓷枕的。所以,一般都是头部要高于脚的,棺材也就一头高一头底。

有的棺材,是像匣子一样开关的,棺材盖一般是由宽的那头往窄的那头推的,整体又是下坡的趋势,所以,一旦合上棺材盖,从里面是很难推开的。

在做棺材的过程中,才发现咱们古人是有多讲究!

咱们都见过棺材头上刻“福”和“寿”字的吧?这里面也是大有学问的!起初的古人是没有照片的,那他们是怎么分辨棺材里装的是男是女呢?

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猜出来了,就是通过这两个字来分辨的!我们这里一般讲究“男寿女福”,这样方便吊唁的人分辨身份,以免出现趴在老爷子的棺材前哭老太太的闹剧发生。

另一头,我们这边一般是做吉祥图案。男的就做松鹤延年,寓意也是“长寿”的意思,而女的一般就是荷花莲蓬,寓意“多子多福”。

至于颜色,子女给在世的老人做,我们一般称为“喜寿木”,多用红色,但棺材盖不凿眼。因为古代只有耄耋之年,寿终正寝的人,才能用红色的棺材。所以,提前给在世的老人,六十岁时,做个红色的棺材,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吧。因此在民间才被称为“喜寿木”!

当然,也有地方用原木色,不上油漆的。总之,给在世的人做棺材,表达形式多少有些差异,但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这活没做完,不是现在用”。

而那些去世后,才买的“现货”,棺材多半都是黑色的。在古代的话,看棺材是黑色的,就知道这人是突然去世的。不过现在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用当代视角看,很奇怪的做法,而那只是我们对古人的了解太少了而已。关注《木雕里的那些事》,学习更多木雕小知识。

#####

见棺发财,大吉大利。天下棺七尺三,在古时人们都是以男儿身材来定棺,一般都称为七尺男儿之躯。头顶天脚踏地上復瓦下踩砖,代表有天有地有阴阳。砖为二寸厚瓦为一寸厚,故棺为七尺三寸。

棺木一头大一头小主要是根椐人体的身体而量身而作的,也代表大为阳小为阴,有阴有阳阴阳永不分离。因为棺材在人入土前在路上颠簸,如果不扎紧有时尸体会翻倒,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所以为了让逝者平安下葬就必须用衣服或是卫生纸把棺材里逝者两边扎填紧。如果棺材两头一样,肯定扎填不紧且又浪费多少材料。

为什么人们常骂人说三长两短是非多呢?其实意思就是骂你早死入棺。因为棺材没在盖棺前是三长两短,二帮加一底为三长,两头大小档板为二短。

早先的棺材都非常小但长度必须是七尺三,现在的棺材即美观又大方,万般不离其宗长度还是七尺三寸。

以前人过六十都是自己在家里定做棺材,以备后用。现在人过八十还健走如飞,嫌棺材在家丧气,都是在人气落后才到棺材铺买现成棺木。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

做了一辈子棺材的王大爷告诉我:做棺材有很多讲究,我国的棺木都是一头高一头矮,高的一头比小的一头大很多,这都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不得不信。

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村里的王大爷家是做棺木的,小时候贪玩,经常跑到王大爷家里让他帮我做木质的手枪,那时候看着他家院子里的棺木,一点也不害怕。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了棺材是给死人用的,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去王大爷家去玩了。

前些年从外地回老家,看到王大爷坐在院子里(他家在村子最偏僻的位置),他看到我以后给我摆了摆手,我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掏出来一包烟递给他。

王大爷当时已经80多岁了,他开心地把烟接过去,我看到他厨屋和卧室中间的隔缝中,放着一口红色的棺材,心里不免有点犯怵,一时间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王大爷看到我一直转头看那口红色的大棺材,笑着说:“那是给我自己准备的,现在的人都不用这么大的棺材了,但是我一定要用,因为这事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

后来顺着这个话,王大爷给我说了很多关于棺材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棺材一头大一头小都是有说法的。

棺木是古人对死者的敬畏

古人认为,人死后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换了一种形态继续在“生活”,因此在古代如果有人去世了,家人就会给死者准备一口足够大的棺材,然后将死者放入棺材里,而这口棺材就相当死人的“阴宅”,就是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房子”。

棺材俗称寿材、寿木等,民间又普遍称为长生、老木、老屋、寿屋、千年屋。

也就因为民间将棺材称为“屋”,棺材的外形,特别是盖子也就做成屋顶的形状,中间高出两边,中间为“屋脊”,两边为瓦檐。

过去,民间在坟墓前立碑,有一部分与民居大门或牌楼浓缩形状,俗称五角碑,主要是大部分这种形状的门有一个顶,四个屋檐翘角,民间认为这就是阴宅的“大门”,那土坑里的棺材就是阴宅的房屋。

在古代的时候,房间的上面都不是平的,而是带有坡度的,目的是为了房子要有“坡水”,一头高一头低就是“坡水”。

有坡水就是让落在“屋顶”上的雨水能顺利流下来的意思,一如阳世。

而棺材在地下的方向是:头部指向西北,脚向东南。

对于这个问题,王大爷他师傅说是古人认为死人并没有真的离去,而是在大地与尘世之间,故棺材做成一头大一头小代表着阴阳两极。

头很大很高的一端被称为“阳”,而小头一端被称为“阴”,因为阴阳在古代的文明中,是推动万物变化的根本所在,因此,就算人死后人们依然很在意阴阳的意义。

而在祭祀时,上供品、烧纸钱,叩拜等,都是在“脚底下”的方位,以表示对逝者的尊崇。

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棺木的一些常识吧!

关于棺木的材质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对于棺木的材质都是有严禁的说法,这一点通过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能体现出来:“死后能有一副好棺木也就瞑目了。”

而制作棺木,一般比较常用的主要有3种木材:楠木、檀香木、杉木。

其中最名贵的当属楠木中的贵族: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的价值非常高,在古代时,就是皇帝及少数王侯将相的专属用木,既是建筑用木,又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摆设、文玩甚至是棺椁。

成品金丝楠木密度大,油亮光泽,表面有金色花纹,显得异常华贵大气。本身不易腐烂,耐酸碱腐蚀,不怕水浸,本身还有一种淡淡的特殊木香,可以防止虫蛀鼠咬。

《五杂俎》中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人早就知道金丝楠本身的材质具有防潮、耐腐蚀、不变形等优点,而这些特点都正好适合于棺材的要求,也正因此,金丝楠成了棺材的首选用材,有‘寿木之王’的美誉。

但是金丝楠木的棺材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到的,据说澳门赌王何鸿燊去世时,他的棺材就是金丝楠木制作的,工本费就花费了830多万。

而王大爷告诉说,金丝楠木在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用金丝楠木做的棺材可以吸引风水和龙脉,且楠木棺材引风水吸龙脉是有迹可循的。”

1、黑色棺材

黑色棺材主要殡葬战死、早丧或者自杀的人,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战乱较多,所以经常会死很多人。

黑色代表的是沉重、庄严,所以就用黑色的棺材来对这些战死的人进行殡葬。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讲究,有时候那些早丧或者是自杀的人,以及在老人死后也会用这样的棺材,因为黑色的棺材也是可以营造出悲伤的气氛。

但是黑色一般很少有人用,因为黑色的棺材看上去过于阴森和沉重,王大爷一生也只做过3口黑色的棺材,都是自杀或者被人害死之人。

至于原因,王大爷说,离奇死亡或者有怨气的人,用黑色的棺材是为了盖住死者的眼睛,让他找不回来,当然,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黑色除了代表庄重,也代表的黑暗,他们有这样的说法并不奇怪。

2、原木色棺材

原木色棺材主要殡葬普通民众,这种棺材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棺材。

一些贫困的百姓们去世之后,因为家中没有钱,连棺材都很难买得起,就更别说给棺材刷上一层黑漆了。

白色棺材主要殡葬早夭的男子及未婚女性,白色的棺材大都用于国外的葬礼,在国内还是很少选用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只适用于那些还没有嫁人就去世的女子,还有那些早夭的男子。如果是生下来不久就夭亡的小孩子,那么一般都不会用棺材的。

如今白色的棺材也是基本上没有人用的,但是国外殡葬时,大都会选择白色的棺材,寓意向往天空。

4、红色的棺材

红色棺材主要殡葬年过八旬寿终正寝的老人,在我国红色是一种喜庆的颜色,这种红色也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用的,一般适用于那些年过八旬寿终正寝的老人。

人注定都会有一死,这也是无人能够改变的自然规律,而善终也是一个人最好的结局,并且还是五福之一。

老人如果长寿无疾而终,那便也是一种喜,是喜丧,因此子孙们应该为老人的这种结局而感到高兴,所以也就用红色的棺材来殡葬。

5、金色的棺材

金色棺材主要殡葬帝王将相及富贵人家,金色自古就是一种雍容华贵的颜色,更是帝王之家专用的颜色。

到了后来,一些王侯将相、王公大臣,以及有的家庭富裕的人,都会在棺材外面涂上一层金粉。可见这种棺材的造价肯定也非常的高,所以普通的百姓自然是没有条件用这种金色的棺材。

即便是如今,也很难看到有人使用金色作为棺材的颜色,话说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用金色棺材下葬的,有的人说是受不起,会给后人带来不好的兆头的。

关于棺木一头高一头低的传说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拥有足够的技术和材料去制造各式各样的棺材,比如石棺、泥棺、青铜棺、黄金棺、水晶棺材,棺材上面的花纹也是有文字、鸟兽、图腾。

但是有一样不曾改变的,就是棺材的形状,它始终保持着“一头大一头小”的基本形状,传承着最原始的文化习俗,以及对祖宗和天地自然的敬畏。

《易经》中曾经明确记载,“震为反生,为旭日,为一头大一头小为棺。”

古代人们就有意识将棺材做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形式,这体现了一种上为天下为地的玄学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为尊,下为地,上面的事物都比下面的事物要高贵。

人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脑袋要比双脚要高贵,所以把棺材中安置脑袋及上半身的大头做得大一点,位置也会显得高。

那么棺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棺材这个东西原本并不存在,人类死后也是像其他动物一样,被遗弃在荒野之中,让野兽分食或者是自然的腐化,重新分解为自然的一部分。

当人类有了智慧和较为平稳的生存环境之后,人们开始想办法安葬逝者,让他们得到安息,最初的时候,古人将死去的人放在平地上,然后盖上树叶和枯草,结果发现很多鸟兽将尸体给叼走吃了。

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古人就用石块代替了树叶和枯草,这样一来鸟兽就不会破坏尸体,可是他们发现这样放置后,很容易发臭,离几里地外都能闻得到。

于是,他们就发明了挖土坑,这样一来就闻不到臭味了,可是他们又觉得这样的下葬太过于悲哀、凄凉,没有一点儿尊严和仪式感,因此,有一个叫棺的人就砍了一棵树,把树干掏空,然后将逝者的遗体放置到里面,就这样简易的原始棺材就形成了。

由于树木的构造原本就是树根粗、顶部细,因此制造出来的棺材也就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

后来人们相信世上有神灵,再加上棺木一端高一端低,一端大一端小,就把放死人的棺材和神灵关联起来,于是就有了阴阳只说。

就这样,祖祖辈辈传下来,棺材的外形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这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和习俗是分不开的,

而随着火葬的流行,现在人死后都用不到棺材了,而是放在骨灰盒里直接埋葬,因此,老祖宗传承下来几千年的习俗,到我们这很可能就消失了。

最后想说的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民间顺口溜了。

打竹板、卖白布,街头的刘老板开了一间棺材铺!

他的棺材真正好,一头大来一头小,装着死人跑不了,装着活人受不了!

结语:

民间流传着数百个关于棺材的民间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暗示着对死者的尊敬和缅怀,而棺材的出现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和保护。

而伴随着老一辈人的消逝,棺材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多年以后,棺材或许就变成了文物,而这个文物或许就是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不知道是福是祸,毕竟古人的智慧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更接近自然,您说对吗?

为了顾及大家的忌讳,本文没有放置棺木的图片,也不要大家说“见棺发财”,只需要给我一些鼓励就可以了,写作不易,感谢您的阅读。

#####

棺材我四川都这么叫就是人死后装进去的用具。

人都是肩膀宽点,所以已宽点,两脚小点,所以小点。头大点,已大点,脚小点,已小点。

这样做的棺材,有艺术感,省木材预示着死了已象个人的样子

当今的日子,天天向过年,好好的?活着,要是装进了棺材,生命停止!!!火化节省很多棺材,国家支持,反对土藏。

一一一一一献给活着的人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