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是什么?这是一个和苜蓿有关的故事

草头是什么菜 草头的简介

1、草头是上海、太仓、常熟等地的人对南苜蓿(江浙地区称金花菜)的俗称。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主根长,多分枝。

2、草头营养丰富,是优质的牧草,也可作绿肥,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草头是什么?这是一个和苜蓿有关的故事

草头去掉杂质,浸水洗净;

热锅入油,此时将草头稍稍沥水;

油热后,加入草头,大火翻炒;

炒至草头回缩后,加入盐、糖、白酒翻炒均匀;

将草头煸炒出水至熟后即可熄火,可加少许鸡精。

然后,一道香喷喷的酒香草头就出锅了。这就是网传的酒香草头的做法,一道上海及其周边民众最喜爱的时令蔬菜之一,尤其是魔都人民。草头只在一年中很短暂的时间上市——秋寒入冬至冬去春来(早春)的这个短暂的湿冷季节。虽然如今有了温室大棚,但总的来说“应季”才是人们的追求。因此无论从吃的时间还是地域来说,草头都一个比较小众的美食。

适合做草头的鲜嫩枝叶

它究竟是什么草的头?

这么多魔都人民都喜欢吃的草头究竟是什么植物的嫩叶呢?它究竟是什么草的头?现在这个答案很明确,它就是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因为它“开细黄花”,也有很多人叫它金花菜。请注意它不是开白花的所谓三叶草、四叶草或者幸运草(其实这一系列的名字都是白车轴草的别名),更不是开红花的关节酢浆草

白车轴草

南苜蓿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以及陕西、甘肃、贵州、云南,华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常呈半野生状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栽培范围最广的地区。北方很少有人知道草头为何物,更多地把草头称为秧草和苜蓿,并且现在也不常把它当做盘中物(虽然偶尔也会吃),更常当做绿肥或者喂牲畜的牧草。然而在古代,它也是北方人民盘中的常客,因此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苜蓿就是北方的草头。但这个“苜蓿”指的却是另外一种更加如雷贯耳的苜蓿。

关节酢浆草

它的名字叫紫苜蓿Medicago sativa)。苜蓿,应是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大宛”就是《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大宛,泛指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这就是紫苜蓿的原产地。关于苜蓿名字的来历,李时珍曾说:“苜蓿,郭璞作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又罗愿《尔雅翼》作木粟,言其米可炊饭也。”李先生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和音译的说法相比,总不免有些牵强附会。

古时候的苜蓿大多指的是紫苜蓿

紫苜蓿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中到外,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牧草。在中国,紫苜蓿总是和另外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一个是葡萄,另一个是张骞

紫苜蓿、葡萄与张骞

张骞是一个伟大的天朝使者,关于苜蓿来到中国,一贯以来的说法是:“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关于葡萄也是类似的说法。自此以后,张骞就成为了一个传说,受到众人膜拜。然而这些植物真的是他带回来的吗?

20世纪60年代初,农史专家石声汉先生就曾在《科学史研究》发表过《试论我国从西域引入的植物与张骞的关系》,指出这个说法并无确凿根据。这只是在传统史学追忆中普遍存在的“英雄”想象迷雾,后世的推崇更是将这个迷雾幻化成了事实。

紫苜蓿的叶长椭圆形,先端有细锯齿

其实,张骞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包括苜蓿、葡萄在内的诸多异域物品进入中土的可能性空前提高。正因为张骞历经千难万险,首通西域,所以后人将这些都归功于他。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上》中写道:“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

从苜蓿引种的前因后果看,《汉书·西域传上》的记载更接近历史真实,因此,当年那些物产大都是“汉使”引入,时间也在首通西域之后,甚至是大将军李广利攻克大宛并得汗血马而归之后,因为引种苜蓿的最初目的,正是考虑到饲养汗血马的需要。这一年是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

紫苜蓿的果实旋转如盘

毫无疑问,这个苜蓿就是现在的紫苜蓿,这是经过详细考证的公认的答案。此后直到北宋的一系列经典古籍中所提的“苜蓿”也大都是紫苜蓿,而且它还总是和葡萄相提并论,请看:

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唐·鲍防《杂感》:“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唐·杜甫《寓目》:“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

这么多诗人都不约而同地把葡萄和苜蓿并列写进作品里,《史记·大宛列传》中也是如此:“俗嗜,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人好酒(葡萄酒),马喜苜蓿(紫苜蓿),于是它们就手牵手来到了中国。

紫苜蓿与南苜蓿

贾思勰《齐民要术》:“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之。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陶弘景《名医别录》也说:“长安中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可见在北魏时期,苜蓿不仅可喂马,也可生食或做汤羹,为人所用,已是当时黄河流域居民心目中重要的蔬菜。

南苜蓿,又叫金花菜

可是自从苜蓿有文字记录以来,各大名著都未提及它的花色。直到唐朝韩鄂首次在《四时纂要》中指出:“(十二月)烧苜蓿……凡苜蓿,春食,作干菜,至益人。紫花时,大益马。”结合此苜蓿的其他信息,这才知道它是紫苜蓿。

南苜蓿开细黄花

那么开黄花的苜蓿呢?最早的描述来自于北宋的大诗人梅尧臣《咏苜蓿》:“苜蓿来西域,蒲萄亦既随。胡人初未惜,汉使始能持。宛马当求日,离宫旧种时。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显然他看到的不是“来西域”的紫苜蓿。南苜蓿的确凿证据则来自《本草纲目》:“入夏及秋,开细黄花结小荚圆扁旋转有刺,数荚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米,可为饭,亦可酿酒。”

南苜蓿结小荚圆扁,旋转有刺

数荚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米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也把紫苜蓿和南苜蓿搞混了,他先说苜蓿由张骞带回,接着就是上面那段本属于南苜蓿的特征描述。也因为李时珍的缘故,在他之后的人一直在“苜蓿”到底是紫苜蓿还是南苜蓿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北人不喜南苜蓿而吃紫苜蓿,南人不吃紫苜蓿而喜南苜蓿。紫苜蓿自西域而来,至于南苜蓿自何处而来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或许就是国产种,但我们至少知道南苜蓿在明代就存在并被利用。北宋的“黄花苜蓿”是什么尚无定论,吴征镒先生认为是野苜蓿(Medicago falcata)。

至今南方依然有南苜蓿的大量种植

来盘草头压压惊

重温一页移民故事,咀嚼一口酒香草头,除了酒香之外,你能真切地感到它既醇厚又鲜甜的汁水,这是叶醇(C6H12O,一种具有强烈的绿色嫩叶清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和游离氨基酸的功劳。此外,它还含有植物皂素,这是一类萜皂苷,主要存在于五加科、豆科、远志科及葫芦科等植物中。传说它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促使其增加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当然没有这么神奇)。

有科学的研究表明,南苜蓿总皂苷通过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可以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从而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氧化,保护胰腺功能的作用。但是,这都只是处于试验阶段,要说靠吃酒香草头就能达到这样的功效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所以,大家不要想多了,在美好的季节好好品尝这一口美食就是了。

依然活跃在菜园里的南苜蓿

更多精彩推荐,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