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赵的来源

  • 01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赵姓起源,赵姓的来源,起源主要有六: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

    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

    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

    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司马贞的《史记• 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

    ”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如北宋太宗时,党项族拓拔部首领李继捧和李继迁先后归顺,朝廷分别赐姓名赵保忠和赵保吉;宋神宗时赐木荣姓名赵思忠;宋哲宗时赐河湟羌族隆赞青唐陇拶姓名赵怀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赐姓名赵怀义;辽政权光禄卿马植因有功于宋室,宋徽宗赐他姓赵,名良嗣;南宋初年,鲜卑族人宇文虚中图谋救出被金朝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因寡不敌众被杀,南宋朝廷赐他姓赵。

    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尤以宋朝为最,犹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亲赐,据明弘治二年(1489)碑记,当时的犹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赵、金等十七姓,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加入中国籍的犹太医生俺诚,以“奏闻有功,钦赐赵姓”。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赵泱乘也是犹太人。

    明太祖朱元璋对归顺的蒙古贵族宽大优待,分别赐予汉族汉名以示褒扬。

    有个蒙古贵族其巴图,受赐名叫赵忠美,他们后代也就姓赵了。

    在古代,一人受赐国姓,举族以为荣耀,全体族人均改姓国姓,这极大地扩充了赵姓人口。

    随着历史发展,本为汉姓的赵姓,满、蒙古、回、布依、苗、藏、阿昌、土家、朝鲜、瑶、壮、哈尼、德昂、佤、景颇、鄂伦春、锡伯、彝、白、傣等族中也有了赵姓。

    在古代匈奴人、唐代时云南白蛮部落、唐代胖柯蛮等中也有赵姓。

    如西汉匈奴人赵安稽,越族人赵光;五代白族人赵善政;元代蒙古族人赵国宝,藏族人赵阿歌昌;南宋瑶族人赵瑞封;清代壮族人赵克广、赵荣正、赵荣章等。

    辛亥革命后,满族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阿颜觉罗氏、觉尔察氏、伊尔根觉罗氏、阿塔觉罗氏、兆佳氏、鄂卓氏、蒙鄂络氏等均有改姓赵姓者。

    此外,历史上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赵的也不少。

    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

    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

    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

    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

    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西周时,造父的侄孙非子封于犬丘,建立秦国。

    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

    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

    秦朝末年,秦国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

    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

    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

    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

    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

    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