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

《鼓乐》

秋榜出,新举子①有鼓乐而过上方②之门者,二僧趋而往觇③之。甲云:“善哉,不亦乐乎!”乙云:“善哉,不亦悲乎!”

甲问故。乙曰:“子徒知今日之鼓乐,而不知有后日之鼓乐④也。”

甲不解,叹羡如故。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注释】①举子:古时读书人参加“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子,又称举人。②上方:建筑在山上的佛寺。③觇:偷偷地察看。④后日之鼓乐:意谓死后请僧道超度也使用鼓乐。

《竹窗随笔》里,有些篇章对事理抽丝剥茧剖析透彻,尽展莲池大师之谆谆教诲;有些篇章却三言两语简洁叙事,需再三品匝方得其中意蕴。《鼓乐》这篇便是如此,只寥寥几笔记述一个寓言般的故事,更不多作论述,待读者自行理解回味:

秋闱放榜后,有庆贺新科举子的乐队锣鼓喧天,从某寺院门前经过,寺内二僧听到鼓乐声,出来察看。甲僧称羡地道:“善哉,不亦乐乎!”乙僧感慨地说:“善哉!不亦悲乎!”

甲僧听了乙僧的话,不明就里,问乙僧是什么意思。乙僧说:“你只知道有今日的鼓乐,不知还有以后的鼓乐呢。”甲僧听了,还是不解乙僧话中的含意,仍然对中举者的荣耀热闹叹羡不已。

“后日之鼓乐”,暗喻人死后出殡时吹吹打打的鼓乐。

对待中举这样一件事,“不亦乐乎”“不亦悲乎”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惟,是看待世间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今日之鼓乐”“后日之鼓乐”,则一语惊醒梦中人,深刻揭示无常迅速,生死一瞬,悲喜一念。人身难得,人生短暂,若只追求贪恋荣华富贵,再怎么“成功”,在修行者看来,终归只是世间凡夫之见,何况更有鼠目寸光者,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根本不顾无常的到来,也不考虑自己的来世,甚至造下无边恶业,以无尽的痛苦换取瞬间的快乐。《佛子行》中有颂云:“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三界中的一切快乐都是有漏的,如同草尖的露水一般,在转瞬之间就要衰败坏灭,因此,不应该成为我们贪恋之处;反之,那亘古不变、恒常坚固、永不转变、绝不退失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住于最胜解脱位,超越二障的束缚。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别人中举了,又或是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喜事,我们不是应当随喜赞叹才对吗?

我个人的理解是:随喜他人的快乐和幸福,体现的是慈悲欢喜;而对境警醒,时时提起正念,体现的是正勤精进。于人,是真诚无伪的祝福;于己,则是自我砥砺的提示;两者并行不悖。

《鼓乐》中的乙僧,并不是妒忌、厌恶中举者,他只是在与同修对话这种特定语境中,对自己、也是对同修的善意提醒,是自我劝勉,更是修行者长期熏修的行动自觉。

让我们再回顾《法句经·无常品》中《普贤警众偈》: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慧传小师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