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天门山,轻舟初试剑江暖

文章目录:


A、酷嗜酸辣饮食习俗的仫佬族

↑↑

  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导致每个地方的饮食口味不同。就好比四川人喜欢吃辣,几乎顿顿是无辣不欢。而在南方地区却有一些人不敢吃辣,无法忍受那种辛辣的感觉。而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仫佬族又有怎样饮食习惯呢?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红薯、芋头等杂粮为辅助粮食。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十分艰苦。一般家庭白天均食稀饭,晚上才吃上干饭,有的家庭连晚上也吃不上干饭。仫佬人常以稀饭当饭,酸辣当菜,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现在生活已大大改善了,但这种传统习惯仍未改变。一般家庭都是早粥夜饭,早餐、午餐多以酸辣佐食,晚餐才煮菜。尤其是夏秋季节,农事繁忙,气候炎热,更是如此。因此,家家有酸坛,少则几个,多则十数个;家家有辣椒钵,酸辣食品每餐必备。即便逢年过节,鸡鸭鱼肉摆满桌子,也少不了一钵酸辣食品。

  仫佬人的酸坛,分水坛与干坛两种,水坛腌的多是时鲜瓜菜,也有把时鲜瓜菜晒干留存下来,待到瓜菜淡季放入水酸坛腌制的。腌制方法较简单,只需将腌料洗净切好,加盐拌匀,投入坛里,两三天后即可食用,但不耐久存。干坛腌菜手续较复杂,首先把腌料洗净切碎成半干,后用食盐搓匀,再拌上糖、酒或甜酒、辣椒粉等调料,然后入坛压紧,密封坛口,一两月后即可食用,可保存一两年而不变质。干腌的酸品,酸、甜、咸、辣、香五味俱备,脆嫩爽口,别具风味,仫佬人视为酸中珍品,宴请宾朋,常掏出一些让客人品尝,不但毫无怠慢之意,反而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仫佬人腌制的酸品,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蒜头、蒜芎、蒜苗、薤头、薤苗、豆角、刀豆、萝卜、黄瓜、青椒、莴笋、青菜椒、莲藕、泡菜、芋蒙、嫩姜等等。但从来不腌肉类,而且切忌荤腥油脂沾着酸坛。

  您可能还喜欢:


  羌族的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
  民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礼仪
  草原上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你对于黎族竹文化有多了解?

B、罗城天门山,轻舟初试剑江暖

↑↑

藏在广西罗城怀群镇元蒙屯中的罗城天门山,不同于大众印象中的拔地而起、耸入云霄,而是立于江水,清新脱俗。一座型如高墙的大山似要挡住剑江去路,却又留下一个高大方正的大洞让江水通过。

图说:罗城天门山 来源:网络

“鬼斧神工一洞门,画中更有画迷人,轻舟初试剑江暖,溪畔新篁自醉春”,罗城天门山高百余米,宽约30米,岩壁光滑如磨,天斧神凿。剑江穿门而过,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翠竹掩映于江水中,更将天门山衬托得宛如仙境。山间秋色意正浓,在青山间探索,体会诗意人生。泛着轻舟,所到之处皆是美景。缓缓穿过巨大的石山拱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沿着剑江顺流而下,鸟鸣和风声,萦绕耳边和音不散,浮云穿行于奇峰翠竹间,仿佛置身于一幅丹青水墨画中,好山好水目不暇接。天门山的晴天青峰倒影美不胜收,阴雨天薄雾烟雨如梦似幻,但无论是何天气,都能让你难以忘却。群山环抱的天门山,“溪曲山山水,山环露露峰”,构成了奇幻百出的山中有山、峰后有峰的绝妙景观。

独特的山、秀美的水造就了罗城浓郁的仫佬风情,也衍生出许多让人垂涎三尺的特色美食。“好玩好耍,东门四把”,这是罗城当地人的口头禅。东门、四把指的是罗城的东门镇和四把镇,这两个地方囊括了所有最地道的罗城美食。在众多罗城美食中,最有名、最特别的当属仫佬族簸箕宴,香鸭、香牛、腊肉、血肠、酥鱼......应有尽有,让人大快朵颐,饱食不腻。鸭血酱白切鸭是罗城人每逢过年过节必备的一道菜。鸭子煮熟后白切上桌,用白切鸭蘸着刚出锅的鸭酱吃,味道特别鲜美,既酸辣可口,又保留鸭肉的鲜美清甜,十分开胃。菜包是罗城仫佬“三宝”之一,用牛皮菜包着虾仁、咸鱼、芋头、木耳、香菇等馅料制作而成,是一道清新解腻的美食。经过煎炒的馅料产生的油腻之气,被清新的牛皮菜包容、吸收,糯米的黏糯和香芋的绵软,让口感恰到好处。

新民晚报记者 夏菁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