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有何利弊?(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何影响)

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地方军阀(节度使)拥兵自重、对抗朝廷,唐朝最终也是亡于藩镇割据势力的朱温。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政权的更替也都是朝中大将兵权过重起兵夺位,造成了王朝的“短命”。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出兵御敌,在陈桥驿策动兵变。身为开国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大将拥兵的威胁,而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

#####

在中国五千年浩荡历史中,宋朝其实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它的文学风气蓬勃发展,将“诗余”也就是词发展到了巅峰,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纸币,百姓的日常娱乐生活继承了唐朝开放之风,达到了空前的活跃状态。而在朝堂之上,在宋之前的朝代是皇帝不好做,在宋之后的朝代是臣子不好做,因此宋朝可以说是君臣博弈之间的转折点。这个朝代是隋唐宋元明清中唯一一个较为分裂的朝代,北边时常受到西夏、金国、辽国的侵扰,西边毗邻吐蕃,南面还有大理国等潜在导火索。

与此同时,宋朝的羸弱也让许多生在这个时代的文臣武将感到奇耻大辱——“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宋朝的风气就是重文轻武,那么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呢?又有何利弊呢?

要说一个朝代的风气来源最重要的要追溯到开国的两三个皇帝身上,毕竟他们奠定了整个朝代的基调。众所周知,晚唐末年基本上是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五代十国这一乱象的产生。要说这五代十国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乌合之众的闹剧。对比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乱世: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无一不是出了不少名将名臣,而五代十国很难看到成器的将领或者谋士。这个时期典型就一个字:乱!并且国与国之间会互相倾轧、背叛、十分的自私自利。

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登基。一朝皇帝一朝臣,尤其新帝登基也得培养自己的班底,于是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皇帝的任命下逐渐掌握了国家的军权。

北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将要对周不利,宰相范质也来不及分辨消息的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在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从宋太祖登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说难听点就是“篡位”。等到赵匡胤登基后他就会考虑了,他都能黄袍加身胁迫柴家退位,那自己千秋之后会不会有人来效仿自己的做法夺取他赵家的江山呢。于是后面就上演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从兵制出发,彻底改革,变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便是重文轻武的根源之一。

那么这件事的好处仅仅是巩固他赵氏的政权,防止别人篡位吗?当然不止,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重文轻武的思想,他彻底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断层和朝野上下的风气彻底肃清了一次,也再次过滤了一遍。

当然弊端肯定是很明显的,在国防力量上,弱后了就注定会挨打,何况宋朝还那么富裕,典型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周围的穷国不来打你打谁呢?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实是有历史的必然性的,放在任何一个人站在赵匡胤的位置都不可能找到能够两全的办法。我们应当感谢“重文轻武”,不然我们不能见识到商品经济萌芽的宋朝,不能见到文化、思想异常活跃的宋朝。

#####

宋太祖发现别人被蛇咬过。

#####

唐朝中期开始,武将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有的甚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就是典型代表。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衰落。 安史之乱后,很多参与平叛的武将都被封节度使。他们拥有重兵,纷纷盘踞一方,形成藩镇割据。唐朝陷入长期战乱,中央无力控制政局。

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皇,改国号梁,定都开封。唐朝被武将灭亡了。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实质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在50多年的时间里,割据的政权皇位频繁被篡,能够登上皇位的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将领,一个十足的武将。960年,策划、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



赵匡胤头脑灵活,善于总结、经常反思。他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更迭频繁的历史中,特别是从自己当上皇帝的过程中,汲取教训:要想统治稳定,必须重文轻武。

北宋“重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提高文人的地位;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在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不仅中央和地方要职由文臣担任,而且文臣统兵、主持军务,地位也高过武将。宋太祖曾刻碑立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文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为读书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出仕途径,从而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宋朝有几句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这些内容都是宋朝“重文”的铁证。

宋朝的“轻武”有两个特点:一是“轻将重兵”;二是“内重外轻”。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很快实行“轻武”。961年,罢免了慕容延昭的官,慕容延昭是殿前督点检。从此以后,这一官职不再设立。

不久,赵匡胤又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宋太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经常调换;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权。形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状况。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也有弊。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使得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宋太祖重文轻武,加强了皇权,牢牢地掌控着军队,但是,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束缚了武将的才能,导致宋朝军事上受到很大削弱。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


正所谓以史为鉴,什么是以史为鉴呢?

就这么说吧,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越往后君权越集中呢,甚至明清都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呢?

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尤其是开国皇帝,在开国以后,就会总结之前朝代尤其是前朝的亡国原因,借鉴之前朝代制度上的优势,以参考其失败之处,来完善本朝的制度,所以越到后面,往后的朝代参考的越多,制度自然越完美,因此明清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朝代。

而在这个借鉴过程中,一般来说前朝对于本朝影响最大。以明朝来说,明朝为什么有刚明之称呢,很大原因在于明朝开国以后,主要借鉴了唐宋的得失,虽然前面是元朝,但主要借鉴了宋朝的利弊之处,因为宋朝对外太过软弱,所以明朝对外是绝不让步,宁死不屈。

还有清朝为什么会出现咸丰逃热河,慈禧光绪逃西安呢,不说清朝本身原因,多少有些参考了明朝灭亡时,崇祯帝不迁都南京以至亡国的前车之鉴,所以清朝皇帝遇有危险,是比兔子跑的还快,坚信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再回归到问题本身,宋朝为什么会重文轻武呢,我们看看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大乱世,而这个乱世之前是唐朝。

而不论是五代十国还是晚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武将犯上作乱,唐朝有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则是武夫治国,拥有兵权的武将造反当皇帝是家常便饭之事,就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是以武将身份发动兵变篡夺的后周江山。

正因为有这样的血淋淋的例子,所以宋朝以史为鉴,在制度上多方限制武将的权力,甚至不惜重文轻武,造成了矫枉过正的情况。

可以这样说,宋朝的重文轻武是五代十国重武轻文的巨大反弹。

虽然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在今天被很多人骂的狗血淋头,但就当时的五代十国重武轻文的背景来说,宋朝如果不重文轻武,那么恐怕又是一个短命王朝,结束不了五代十国大乱世,还不知道五代十国又要乱到多会。

可以说重文轻武还是有着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限制了武将的权力,使武将不能犯上作乱,宋朝不至于走上之前老路,因为武将谋反成为短命王朝。宋朝也因为自身的稳定,方才结束了五代十国大乱世,大致统一了中国。

当然重文轻武的弊端很明显了,那便是宋朝对外输的是一塌糊涂,虽然胜率以字面意思来看很高,但其实影响国运的关键战役基本上都是输的一塌糊涂,所以先后被辽、金压着打,更是被弹丸之地的西夏在西北压着打,简直是憋屈至极,虽然重文轻武避免了武将造反,都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滑的情况,可以说得不偿失。

正因为以史为鉴,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借鉴前人得失的时候,要客观理智,切不可矫枉过正,不然又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前车之鉴。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

感谢您的邀请回答。古语说:凡事兴一利必有一弊,这话用在宋朝身上是很恰当的!

但是说宋朝重文轻武,似乎不十分贴切——宋朝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下,如果真的轻武的话,早就亡国了!宋朝统治者是在有意识地“崇文抑武”。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宋朝的江山,是宋太祖赵匡胤凭借手里的兵权,通过武力从后周柴氏家族的手里抢过来的呀!

为了防止日后再出现第二个赵匡胤,也凭借兵权通过武力,再把江山从赵氏家族的手里夺走,就必须有意识地抑制武将的权力,以减打压武将的地位。尽一切可能将武将的威胁降到最低!最终皇帝通过抬高文臣的地位,给予文臣优厚的福利待遇,成功地将宋朝国民的兴趣吸引到了“喜文厌武”的方面上来。国民性格也由五代十国时的“好勇斗狠”,转化成了温文尔雅!人们都陶醉在皇帝有意制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入仕景像之下而难以自拔。

这样一来国家內部自然是不会再有可供武将势力崛起的土壤了,而且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即便是武将试图叛乱,也不会得到什么有力的响应。如此一来,赵家的大宋江山似乎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然而结果却是残酷的:北宋在苟自求安了百余年后,还是被迅速崛起的金国灭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百余年的“抑武”造成了北宋军队的:武力不振,兵锋不锐,将无斗志,兵无战心!否则,单凭金国的实力是绝无可能轻易灭亡北宋的!从这个结果上看,北宋统治者所认为的“患在内而不在外”的看法是极为片面的!“强干弱枝”集中精锐于中央,弱化地方军力的作法,也难说是完全正确的!故北宋的崇文抑武有利于“安內”,而不利于“攘外”!

而到了南宋时代,由于时刻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所以终南宋一朝也不敢放松军力建设,但是统治者对于武将的防范与戒备心理却也没有减弱。然而由于宋朝只剩下这江南的半壁江山了,面临着国力不强、军力也相对弱于金、蒙的局面。因此尽管凭借地理条件有利,而抵抗了百余年,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亡国了…

#####

宋朝的重文轻武是对五代十国的一个反弹,在五代十国,是武人的时代,皇袍加身是经常上演的戏码,甚至出现军官挟持上司当皇帝的事情。

这里给大家讲讲五代的一个故事,就是后唐大将李嗣源的事情。

下面的内容来自我在头条的专栏《五代十国的枭雄们》


在天下英雄翘首以盼时,有一个人向洛阳出发了,他倒不是想亲眼见证李存勖的结局,实际上,他是想想看看自己的结局,而从以后的事情进展来看,正是这次远行,触发一个接一个的关联,最终导致了那场惊天动地的变故。

这个人有很多名字。朱简,那是他亲爹妈给起的。现在,他叫李继麟,那是李存勖给他起的,以前叫他朱友谦,那是朱温给他起的。

这位兄弟是河中节度使,为了尊重朱温前辈,我们依然叫他朱友谦吧。

朱友谦收拾行李,告别家人,准备到洛阳看看形势。

他收到一个让自己睡不着觉的消息。

事情的来由是这样的,郭崇韬率领大军向蜀地进发时,朱友谦在他的河中府搞了一次大阅兵,为大军壮胆行色,还特地叫了儿子跟随西征大军,一来锻炼锻炼,二来也为老朋友李存勖尽一份力。

但没想到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据李存勖身边最红艺人景进分析,朱友谦突然阅兵,可能是以为郭崇韬的大军要去讨伐他。

果然,这个世界是不缺少借口的。这样算来,秦桧同志就太不敬业,搞倒岳飞只用了一个莫须有。

等郭崇韬进入成都后,景进同志的说法又变了。

郭崇韬在蜀地不回来,就是准备与朱友谦一内一外,准备变天。

反正人嘴两张皮,怎么说怎么有理。

而景进能百忙之中抽出空来执著诽谤一个人,自然是有原因。

朱友谦很抠门,此人占据河中,辖下有著名的国有企业盐池,他坐收国企利润,竟然不懂得有钱大家赚的道理,屡次拒绝景进等人的吃拿卡要请求,这就太不讲究了。

收到消息后,朱友谦做出了一个决定,上访对质。

支撑朱友谦大无畏向洛阳进发的是他的信心。

前些年,朱友谦坐镇河中,独当一面,在反梁战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成功灭梁后,朱友谦一家受到了超规格的待遇,他的儿子只要不穿开裆裤了,就可以封官。据统计,除了他本人是节度使外,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节度使,另一个儿子年纪轻点,就先当个刺吏凑合一下。

这等荣耀,就连李存审、李嗣源和郭崇韬都赶不上。

而让朱友谦底气十足,准备与景进对薄御堂的是他的手中还有一面铁券。

所谓铁券,就是皇帝赐给功臣,以示褒奖的铁制品,此外,还被赋予一项特别的功能:恕十死。

但实际上,这个铁券并不包救一切,因为在赐给铁券时,皇帝一般都会埋个伏笔,在恕十死之前写一句:自非反逆。(有时也不写,约定俗成。)

你要是造反,那是不保的。

走时,朱友谦认真叮嘱老婆,好好收着铁券,等我回家。

显然,他还没搞清楚状况,并不知道当自己跟在蜀地的郭崇韬联系在一起时,其名字就已经登记在阎王注册簿上。

正要收拾你,怕你在河中府不服判决,你就自个送上门。

公元九二六年的初六,朱友谦到达洛阳。说是上访,李存勖没有见他,说是对质,景进不愿意理他。于是,他的这一趟就变成了投案自首。

第二天,成都就发生了大事,郭崇韬被杀。等消息传到洛阳,一轮大清洗席卷全城,朱友谦主动投案,也没有得到宽大处理。

一天夜里,蕃汉马步使朱守殷率兵包围了朱友谦在洛阳的住所,将他赶了出来,然后驱赶出城,杀死在徽安门外。

不久后,他的两位节度使儿子,以及在河中的家属全被请去地府团聚。

最后,还剩一个人,澶州刺史朱建徽是朱友谦的儿子。李存勖没有忘记他,已经秘密派出一个杀手。

夜,魏州(时称邺都)

城门早已紧闭,守城的士卒正在城楼上打盹,突然,有人在城下大喝。

“快开城门!”

门卫伸头,往城下望了一眼。连忙下楼打开了城门。叫门者策马奔出城,消失在夜幕当中。

望着这队夜行客,门人愣了一会,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出城干什么?想了一会,他一拍脑袋,似乎猜到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这位门人赶紧到魏州府衙找到邺都留守王守言报告情况。

“史武德昨天半夜驰马出城,没有说到那里去。”

史武德,是武德使史彦琼,伶人出身,现任邺都监军,武德使是皇宫内务府的一个官职,史彦琼算是从中央调到地方锻炼。而王正言是前租庸使,被孔谦当过空气的那位,当然,空气到那里都是空气。王正言除了领工资,喝茶,看报纸,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半夜出城?出就出呗。”

王正言回到了和尚状态,空,万事皆空。

门人欲言又止,他本来思考了很多东西准备汇报,但看领导对八卦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只好就此打住。

好在,领导不爱八卦,群众是喜欢的。

在早些天,魏州城内流传开一个皇家机密。

“你知道朱友谦和郭崇韬在洛阳的家属为什么被杀吗?”

“为什么?”

“听说郭崇韬将魏王李继岌杀害,已经在蜀地称王了。朱友谦是内应!”

“真的!”

“还有,还有,听说皇后因为儿子被杀,母老虎发威,怪在唐帝头上,已经把唐帝杀了。”

听说?听谁说的?人民群众宽怀大度,没有追查,反正就是有那么一个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向来公开透明,乐于传播真相。其地位相当于专门解密的维基网站。

现在,门人又放出史彦琼夜半出城的消息,于是,这个传言又有了下半部分。

“现在皇后杀了唐帝,已经传史彦琼回去商量怎么处理后事。”

这个传言有点莫名其妙,我们知道,李存勖早已经公面过郭崇韬的罪行,虽然那时还没有国家电视台,国家广播台,国家级报纸,但毕竟是皇帝的话,一般还是比较有传播力的,魏州的群众应该是听过关于这件事的官方通稿。

如此,他们为什么还不辞辛劳,损耗脑细胞,发挥想像力来创造这个事件的民间解释版本呢。

细想一下,其实原因很简单,实在是李存勖的这一段太过荒唐,刚立大功就杀大臣,杀了郭崇韬还不够,还要在洛阳搞清算,人民群众实在接受不了,只好编了一个他们看起来更合理的解释。

这从铡面印证了史学上一个重要理论,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 。这个理论叫塔西佗陷阱。

换成后唐年间的这档子事,可能解释成,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你说真话,或者假话,人民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

谎言环游全球的时候,真相还没穿好裤子--丘吉尔

经过菜市场大妈、沿街卖炊饼的武大,茶馆以及一切其他馆的传播,这个秘密全魏州人都知道了。

事实真相我们都知道,郭崇韬,朱友谦以及他们的家属已经被一锅端了,史彦琼半夜出城,只是去执行李存勖的密杀令:诛杀澶州刺史朱建徽。

我们也解释了,虽然事实胜于雄辩,但传言胜于事实,因为后唐已经不受大众欢迎,所以这个传言就趁势占据了新闻头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真相的渴求。

但传就传了,顶多帮助一下消化。能有什么用呢?

当然是有用的,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有一些魏州同胞因为刘玉娘的事情一直没搞清楚,再没心思吃饭了,都忙着转发。

本着信息分享的原则,他们出城,前往贝州。

那里,有一支魏州子弟兵。

在数天前,从防御契丹的前线瓦桥关退回来一支队伍。在唐代,除了常驻的边防军外,还经常抽调一些军镇的部队去驻守一些重要的关卡。当然,他们是有出差期限的。

这支部队属于魏州编制,履行完一年的戍边任务后兴高采烈地往魏州赶,毕竟离家一年,能活着回来见到自己的亲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行到贝州时,突然接到命令。

驻守贝州,以待后命。

命令是李存勖下的,据记载,他是怕魏州城兵力太弱,这伙兵回去后会影响魏州城的安定繁荣。但显然,李存勖忘了他之所以叫李存勖而不是朱邪存勖,正是因为六十年前,有一队戍兵不能按时回家,在将领庞勋的率领下哗变起义,从而给了他爷爷李国昌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家在眼前,却不能回。但好在还算太远,经常有家属来这里看他们。

探望的家属在叮嘱注意身体之后,也悄悄的将那个传言告诉了他们。

这一次,谣言真的要猛于虎了。

谣言都是给愤怒的人准备的,魏州的人早就窝了一肚子火,李存勖欠他们的太多。

李存勖能够得天下,除了太原的老班底,贡献最突出的便是魏州,这里供应着大军的粮食,还有八千多能征善战的银枪兵。他们跟随在李存勖的身后,出生入死,只望博个功名。

但到了李存勖坐镇洛阳时,就把他们忘记了,许多优秀的银枪将领没有分到一块自留地。

按理说,李存勖吞并梁境,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随便均块地就有了。但问题正出在随便上面,有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李存勖随便起来乱认人。

话说那天李存勖进入大梁,突然有一人冲到马前,拦住了李存勖。

李存勖一看,大喜,这位拦路人叫周匝,伶人,原是李存勖的当红演员,在胡柳坡一战中被梁军俘虏。据记载,李存勖以后经常想起他。他有没有想死在胡柳坡的周德威就不知道了。

他乡遇票友,李存勖非常兴奋,他本以为周匝已经被处决了。

据周匝介绍,被绑到大梁后,全靠大梁的两位兄弟仗义相救。救人的是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

周匝请求,为了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请陛下拔二个州给他们。

这就怪了,他们救了你,你天天唱大戏给他们听不就得了,凭什么要让李存勖拔两个州出来?土地,官职可是稀缺资源。

李存勖头脑一发热,点头答应。

说了就要兑现,虽然郭崇韬百般阻拦,但周匝百般游说,终于一年后,戏班班主陈俊和菜园子储德源双双携手把任上。

虽然地多,但架不住这么随便封,到最后只好委屈一下军队的大佬们再当二年无地的贫下中农,这里面,就有不少魏州的将领没分到应得的胜利成果。

这只是李存勖欠魏州之一,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有一天,当时的邺都留守张宪打了一个报告,汇报了一个新情况。

魏州各营里最近不见了一千多名妇女。

张宪同志猜测可能是皇上的出巡士兵经过魏州时把她们拐走了。

这可算是冤到家了,李存勖的手下那帮军士虽然飞扬跋扈了些,但魏州的兵也不是吃素的,借他们一个胆,也不敢抢兄弟单位的军嫂。

实质上,这些妇女是被景进拐跑了,拐走之后,全送到李存勖的宫里去享福。

以上所述的人情债,李存勖是不同意的,他的字典里本没有欠这个字。

天下都是我的,我怎么会欠?

世间亘古不变的道理是,欠债总是要还的,不管你认不认账。

兵变

公元九二六年二月初,夜晚。

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种人的脸色最难看,落榜的书生,戴绿帽的丈夫,最后一种是输光的赌棍。

这一个夜晚,又光荣的产生了一位输得只剩裤衩的赌棍。从赌房出来时,两袖清风的一位低级士兵脸色铁灰。

此人,小兵皇甫晖,魏州土著。

一般来说,打牌输了,顶多骂两声,然后想办法捞点本钱来换换手气,但这位皇甫兄因为脾气比较大,一换就要换天子。

升职升不上去,出完差了回不了家,打牌还输了,这算什么世道?

反他娘的。

打定主意,皇甫晖很快找到了一些死党。

“圣上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正是乱世造英雄的时候,不想碌碌无为的跟我来。”

反了反了,真的是反了,我见过没饭吃造反的,没发工资造反的,被陷害将死时造反的,也有纯粹为了想当皇帝的伟大梦想而造反的,只是因为赌钱输了就揭竿起义的,这是头一回。

很快,有些同志被皇甫晖煽动了起来,但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千秋革命路茫茫。家伙已经操起来了,但从那里下手呢?

这位皇甫晖应该是有些造反天分的,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马上就抓住了最关键的东西。

欲成大事,必扯大旗,自己一个小卒子(一穷二白)要领导大家红红火火闯九州是不现实的。

好在,这个世界上能充带头大哥的到处都是,皇甫晖领着数位敢死兄弟冲进了指挥使的家。

刀,渗白,照着头目杨仁晟的脸。

这位杨兄有点发怵,突然自己的手下冲进来要造反,还要他主持造反大局,实在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所以,就算刀都差点架到脖子上了,他还准备跟这些兵讲讲道理。

大哥这是干什么?今天的皇帝都是打仗出身的,有十万精兵,你们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无牵无挂,要是连累了一家大小怎么办?

大事已发,还打哈哈是不受欢迎的,皇甫晖没有废话,一刀砍下了杨仁晟的头,算是祭旗。

杀了杨仁晟,还有后来人,另一位被看中的中层干部显然没有吸收血的教训,打死也不愿意领头。于是,皇甫晖就顺手将这位铁骨汉子的头一并砍了下来。

这世界上还有大胆的没!

皇甫晖一声怒吼。作为一名赌棍,输了钱怪皇帝,造反时不迟疑,杀人时不眨眼。他也算是赌棍中的极品了,很多年以后,一件事情再次见证了他的无赖。

据史料记载,很多年以后,皇甫晖径直冲到一位节度使家里,那时,皇甫兄挂着卫将军的虚职在首都混吃等死。

进来之后,皇甫晖一边笑着,一边不怀好意的对节度使说道。

当年我们兄弟一起起事,竟然还成功了,算起来,这个事情毕竟还是我起的头,现在哥哥发大财了,难道还不照顾一下小弟。

说完这句,皇甫晖突然拉下脸,历声说道。

要不然,现在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祸起坐中)

一个离职人员敢叫板节度使,还欺欠到家里来了。这还是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吗?

但这位官职高的兄弟不敢多说,连忙摆酒,又奉出一大堆财物,才放安抚住这位颇具江湖大哥气息的老同事。

喝完酒,拿着钱,皇甫兄连声谢谢都没有,抬头挺胸,扬长而去。

这位被敲竹杠的节度使之所以肯吃哑巴亏,是有历史渊源的,他跟皇甫晖之间,确有些不得不说的往事,在皇甫兄开始闹革命的那个晚上,他是一位裨将,叫赵在礼。

皇甫晖连杀二人,最后看中了他。

皇甫晖口袋空空一声吼时,赵在礼在睡觉,可见其人算是心宽体胖型的,出这么大事了,还睡得着。

但总算不是死猪一条。

外面的门被撞开之后,赵在礼终于醒了,往外一看,只见皇甫晖一只手拿着刀,一只手擒着两个脑袋,杀气腾腾的冲进来。顿时吓得连脚指甲都醒了过来。

话说赵在礼以前是幽州刘仁恭的手下,还曾经在沧州工作多年,沧州那个地方曾经是节度使坟场,造反之事层出不穷。赵在礼一看这架势,不由得唤起了并不遥远的记忆。

大事不妙!

碰到这种事,走为上计。赵在礼就是靠这个才活到的今天。

连衣服都来不及穿,赵在礼从后门蹶出,踱到墙根就往上爬。但可惜,因为是干部,又有二三年没亲过上过阵,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刚爬到一半,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他的脚踝。

赵将军要去那里?下来说会话吧。

望着那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以及皇甫晖疯狂的脸猩红的眼。赵在礼先生没有任何的迟疑。

“兄弟首倡义举,哥哥我义不容辞。这大旗,我扛了!”

“很好,现在我们回家去。”

郭崇韬同志当日西征时,曾经给李存勖提过一个建议,让邺都留守张宪调到中央担任宰相。

李存勖还算听话,果然将张宪调了回来,但没有了郭崇韬的支持,张宪就是想当租庸使都当不上,何况宰相。很快,他被打发到太原。

这个世界冥冥之中总有些天意,如果张宪在城内,这一千多乱兵只怕进不了老家魏州,没有根据地,他们就会成为流寇,发展下去,顶多占个梁山当当山贼。

郭崇韬啊,郭崇韬,你是故意留了伏笔,还是无心之作?

有管理才能的张宪调走了,留下了糊涂和尚王正言,王正言也就罢了,顶多不管事,不管事至少还比乱管事要好一点。

这会,邺都监军史彦琼已经出色完成了李存勖交付的刺杀任务,又回到邺都主持大局。但事实证明,这位伶人监军也就能干点杀人的事。

二月初四的晚上,都巡检使孙铎行色匆匆的找到史彦琼。提了一个建议:“

使君,贝州乱兵已经杀到临清,看样子,他们要回魏州。请打开军库发送兵器。”

这里说明一下,以前的兵器都是管制用品,除了当班的士兵之外,是不准把刀枪随身携带的。

而都巡检使是专门巡察州城,镇压叛乱的职位,这位孙巡检对本职工作是有心得的,他提出只要在城外设伏袭击,这伙乱兵必然会离去。

这是魏州兵变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最后的机会。

听完报告,史彦琼诡异的望着这位孙巡检,史兄弟是戏剧界的高才生,唱过的戏比人家听过的歌还多,对一些狗血剧情相当了解。

要我发兵器,你们出了城转身就跟那伙人一起干吧。

史彦琼笑了笑,然后掐指一算。

“急什么,就算来,也得六天才能到魏州。”

唱戏的就是唱戏的,有的是经验,从临清到魏州如果按戏班子下乡的速度,确实是要六天。但一个重要的疏忽是,赵在礼不太讲规矩,不按剧本说好的进场,当天深夜就攻到了魏州城下。

这天夜晚,史彦琼打开城门,直接跑路了,作为一名监军,他当然有责任向李存勖汇报情况。

孙铎同志组织士兵抵抗了一阵,但望着四面涌入的乱兵,明白魏州城已经守不住,此时,他倒没有就地牺牲以身殉城的愚忠思想。

他也没有马上就逃,反而向城中央奔了过去。他是去接老娘的。

带着老娘走吧,去投小种经略相公也好,去投史家庄也罢,最好是去梁山。魏州是呆不得了。

领着老娘,杀开一条血路,孙铎离开了魏州,如王进一般神龙不见了尾。

这一天天亮的时候,责任人、邺都留守王正言终于醒了。

听闻自己的邺都冲进来一伙乱兵,一向朦胧的王正言突然清醒了,连忙下令。

“传书吏,我要上奏此事,严惩这帮乱兵!”

王正言同志还兼着礼部尚书,关键时刻,还能相信组织,相信法律,相信礼仪,着实难得。

可等了半天,没有人上前。王正言虽然修过心,养过性,念过经,但看到大家都不干话,也经不过佛都发火了。

“人都哪里去了?!”

“尚书,乱兵已经入城,大家都保命逃跑了,还能叫谁啊。”随从不忍心看王正言破了嗔戒,不禁点醒。

世界乱了,人心散了,那里还有什么组织,什么下属。

王正言恍然大悟,好在他只当了数年和尚,后面还了俗,所以脑筋并未完全僵化,至少还知道跑路。

连忙走到马厮,要求管马的提供一条快马。

“王尚书,你老婆孩子都被抓了,那里还有马。”

什么,老婆孩子都被抓了?什么时候的事?

王正言念了半辈子的经,现在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六大皆空。这证明,实践出真知。

步出府门,王正言看到了赵在礼,一时之间,双腿一软,如悟空见唐僧,唐僧见观音,纳头就要拜。好在,赵兄也是厚道人。

“尚书何必多礼,兄弟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仓卒见迫耳。)

魏州又回到了军人的手中,这支号称牙兵第一的魏府牙兵将再一次挑战天子禁军。

   

在史彦琼的努力奔跑下,不用六天就到达洛阳,向李存勖汇报了魏州兵变的消息。

听说自己的第二故乡被人占了,李存勖真的愤怒了。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魏州那帮造反专业户知道我的厉害。

可发完火之后,李存勖发现一个问题,手下无大将。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可以替他平定叛乱?

关于这个问题,李存勖去问了马绍宏,马公公刚刚顶郭崇韬的班,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枢密使,但官职的提升对智力的提升是没什么帮助的。

马绍宏抛出了他的万能答案。

“李绍钦可以担当大任!”

李绍钦,自然就是段凝,马公公确有职业道德,收了段凝的钱,屡荐屡驳,屡驳屡荐,一定要办成事。这样的好人,现在不多了。

好吧,那就让段凝上吧。

段凝兄终于成为了招讨使,但他明显搞不清楚状况。

段凝的东征成员名单递上来,里面的成员竟然全是他的旧部。这就奇了怪了,你把梁朝的人又组织起来,到底是为我去平叛,还是准备复辟梁朝?

你可以说李存勖狂傲,可以说李存勖贪玩,可以说李存勖奢侈,但段凝兄,你要是认为李存勖傻,那可能你才是真的傻。

事情办到这一步,段凝兄弟只好过一把干瘾,连总指挥的椅子都没坐热,就立马歇菜。

段凝是不能用了,就是马绍宏愿意赌断子绝孙这样的咒也没用。但魏州的乱子总是需要人去平定的,最后时刻,李存勖的贤内助刘玉娘终于出了一个主意。

“魏州小事,让李绍荣去就可以了。”

李绍荣就是元行钦,刘玉娘商场中人,突然这么看得起元行钦,当然是有原因的。

不久前,刘玉娘亲自做主,将李存勖宠爱的妃子送给元行钦做填房,据记载,这位妃子生有儿子,有可能还在哺乳期。可刘玉娘同志公然挑战妇联,违反劳动法,让这位妃子下了岗。半夜用一顶桥子送到了元行钦家。

打压床上竞争对手,拉拢军队将领,刘玉娘一箭双雕,现在,她要用推荐彻底确认,元行钦是她的人。

李存勖表示同意,元行钦曾经救过他的命,他办事,李存勖放心。但实际上,元行钦无法让人放心。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元行钦是一员猛将,万人之中可以取上将首级,但他要统率兵马,攻城夺地,就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已经介绍过,攻城是个技术活,最尖端的技术活。

元行钦失败了,大军进驻魏州城下,劝降无用,进攻受挫。反而让魏州城内的人坚定了信心。

李存勖终于意识到人才的可贵,也许,自己该重新装上战袍,亲自上阵。狼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沙场就像磁铁吸引着他,可正当他准备出征时,有很多人告诉他,圣上并不是无将可用,至少还有一个人可以替君分忧。

此人是今年刚满六十,却有四十七年工龄的李嗣源。

老将

三年以前,李嗣源的三千铁骑撞开了大梁的城门,不久后,李存勖也来了。

巨大的喜悦袭来,李存勖兴奋的拉着李嗣源的衣服,用头撞了一下李嗣源。(不知道撞的是那个部位。)

“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

共之?共产主义我们奋斗这么多年还没有实现,何况这些封建分子?

当年,项羽对刘邦说先入关者为王,刘邦还对韩信说分封天下,王建说拿下成都,我们轮流当老大,朱元璋还建功臣庙,要永远怀念革命战友。

共之,是一个理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经过包装的谎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一杯消愁的烈酒,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段光影斑斓的长路,自行车的温馨后座,硬盘里的多情种子,躺在铅皮盒里那块散发清香的橡皮擦。

但绝不是权力。

李嗣源忍着被撞疼的身体,嘿嘿一笑。

他没有当真。

在攻取大梁后,李嗣源没有休息,作为主管军事行动的大将,他成为了一块好用的砖。那里需要就往那里搬。

最经常的工作是去北方抵御契丹的入侵。那里风很大,而且契丹人很不地道,经常不按规律办事,一会说来,等到了地方,他们又放人鸽子,可等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又来了。

据后来的情报显示,阿保机同志正在攻打渤海国。为了避免李存勖拖他的后腿,经常派人来骚扰。大战还好说,骚扰太让人头疼,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李嗣源没有怨言。

周德威,李嗣昭都战死在沙场,我还埋怨什么呢,李存审到今天都不能回中央,我还埋怨什么呢。

就这样吧,在沙场之上,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第一线,李嗣源继续率领着的他的横冲军,这是一支所向无敌的精兵,更是一支让人吃惊的部队,据统计,李克用的鸦军可能是出皇帝最多的军队,而在鸦军当中,李嗣源的横冲军更是精华。在这支部队里(或从这里出来的),有许多们已熟悉和未熟悉的名字,比如李从珂,女婿石敬瑭,军将刘知远。。。。

除了这些旧将之外,李嗣源的麾下又有了许多新目孔,比如从梁朝投降过来的霍彦威成为了他的副将。

这位霍彦威工作努力,作战勇敢,还能够对事情做出独到的判断,李嗣源很快就将他视为心腹,碰到事情就跟他商量一下。

无论是老部下,还是新部属,包括梁朝降将,李嗣源一视同仁,在他的眼里,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守好大唐的边疆,让天子放心。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为臣的本分,保家卫国,也是军人的本分。

李嗣源是个本分的人。

而这个世界,干点坏事容易,想老老实实尽本分可不容易。

在洛阳,关于李嗣源的谣言满天飞,原因很普遍,没有跟伶人太监们搞好关系。而实质上,他的处境比郭崇韬还不好。

郭崇韬顶多要对付一些小人,至少百官还站在他身边,而李嗣源就比较不妙,除了那些宵小在攻击他外,郭崇韬也在打他的小报告。

据郭崇韬的观察,大唐上下,就数李嗣源这人气量恢弘,皇家的子弟(包括李继岌)都比不上他。要是放着他领军在外,一旦出事了,谁也制不了。

郭崇韬果然有火眼真睛,就差没算到自己出事在先了。

最后,郭崇韬建议找个事情把李嗣源办了,最起码也应该把他叫到洛阳来,卸掉军职,安排一个门卫的工作给他。

对于这个提议,李存勖并没有采纳,不是他完全信任李嗣源,只是北方的契丹天天闹,把李嗣源调回来,让你郭崇韬上,你肯去吗?

当然,虽然没有同意,但李存勖心里留了个神,时刻观察这位老将,看其思想上有没有什么异常。

很快,李存勖就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有一次,李嗣源领着部队去打契丹,在经过魏州时,向魏州留守张宪借五百件铠甲。

张宪同志没有多想,不都是为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嘛,借点装备是应该的,于是在没有向李存勖汇报的情况下,私自打开武库,支付了五百付高档铠甲。

这一下犯错误了,因为这些装备是御用品。

李存勖大怒,严厉批评了张宪,并责令他到李嗣源的大营里把东西要回来。

马上,亲自,而且你这个月的薪水别领了。

五百副铠甲不值什么事,李存勖也不是在为难张宪,他只是要让李嗣源明白,这天下是大家打下来的,但归根到底是我的。就算你劳苦功高,也最好搞清楚状况。

别让我抓到你的小辫子!这是李存勖给老大哥的警告。

可惜,李嗣源没有及时体会到这个暗示,再一次犯了错。

上回的伤疤还疼着,李嗣源又上了一个表,请求将自己的儿子李从珂调到太原,原因也很充分,李嗣源有些家属在太原,父亲已经常年出差了,好歹让这个儿子能回到太原照顾照顾,最起码人家两夫妻挺年轻的,长期分居不利于社会和谐。

但实质上,这个一个并不和谐的提议。一般来讲,大将领兵在外,皇帝一方面希望他打胜仗,一边还提防着他倚仗兵权突然发难。为了让将军端正思想,精忠报国,一般就会将其家属控制。等你完成任务,一手交兵权,一手交老婆孩子。

于是,李嗣源这个请求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况且李嗣源同志最近刚就任成德节度使,驻守镇州,你再让自己的儿子进驻太原,这黄河以北,太行内外,还不全是你老李的了。

这些东西,我都想到了,李存勖没理由想不到,我都发火了,李存勖更是火冒三千尺。一顿怒斥之后,李从珂就别想回家了,李存勖大笔一挥,将他安排到石门镇守关防。石门镇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境内,这个地方,现在煤多,以前跨境非法作业的契丹人比较多。

李从珂的职位从卫州刺史变成了突骑指挥使,统率人数达到三位数,大小算个营长。这下,别说照顾家属,能把自己照顾好,活着回来就要烧高香,感谢祖宗显灵。

命令下来以后,李嗣源才知道自己办错了事。

该退出了,再这样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去陪儿子李从珂喝西北风事小,被安排去陪干爹李克用喝酒才是大事。

以后,李嗣源多次提出自己年纪大了,还是让我回洛阳光荣退休吧。

经过数次申请,李嗣源终于获准回到洛阳,李存勖给他在显要地段安排了房子,没事上上朝,凑个人数,有空陪着打打猎。

李嗣源总算软着陆了。

显然,在放弃这门学问上,李嗣源要比郭崇韬更聪明一些,郭崇韬在这会,已经为自己争取了西征的总指挥名额。

但不得不说,李嗣源此时放弃兵权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是一个在错误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因为他回洛阳之后不到一个月,另一个人也来到了洛阳,那个人是朱友谦,紧接着,我们都知道,郭崇韬死在成都,朱友谦被杀死在洛阳城门之外。

但这关李嗣源什么事?

有关系的,据记载,李存勖先生在灭梁之后,一共颁发了三块免死铁券。一块给了郭崇韬,一块给了朱友谦,最后一个幸运儿正是李嗣源。就前两块的结局来看,铁券已经不是免死牌,更像一块地府单程旅游券。

很快,李嗣源的府上就来了一个客人。

这位不请自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日被王铁枪在德胜城打得屁滚尿流的书童将军朱友殷。朱书童不是来看老首长的,他算是李存勖的亲军体系,跟李嗣源素无交情。据记载,在当日德胜城事件之后,李嗣源还上了一道密表,要求追究朱友殷的失城之罪。

但朱友殷是带着笑脸进来的,而且还相当体贴,主动关心起老干部的业余生活,等这些场面话都说完之后,朱友殷压低了声音,用一种浑厚的男中音缓缓说了一句话。

朱守殷不是广播学院毕业的,也没有解说过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这么刻意振荡声带是认为这样学话特有成熟老男人的范。史书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强作宿德之态,言语迟缓,自谓沉厚。

当然,声音虽然厚重,但内容并不厚道。

“令公功高振主,我看还是想办法回到藩镇去比较好啊。”

这大概是老同志该识点时务,早就离开京城为妙。

这真是老虎卧槽,猴子上山了,一个什么胜仗都没打过的朱友殷竟然敢叫李嗣源滚蛋。

朱友殷突然胆子比天大是原因,他是李存勖派来监视李嗣源的。这样看来,朱友殷还能主动打招呼示警,算有点爱心。

但李嗣源想了想就明白了,这孙子是来给爷爷下套来了。

这些天,洛阳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处都是李存勖的密探,在打听谁家在哭郭崇韬。像李存勖的亲兄弟睦王李存乂因为是郭崇韬的女婿,又据说在某次宴会上为丈人说了两句抱怨话,就被抓了起来。

而且像朱友谦这样主动上京交代问题的都被干掉了。(行刑者正是朱守殷),更何况这时去跟李存勖提要回藩镇,这不明摆着心里有鬼吗?

于是,事情清楚了,因为朱守殷同志日夜操劳,在李嗣源家门口蹲守数日,却毫无所获,所以主动出击,引诱李嗣源自个跳火坑。

但朱书童毕竟是书童,书还是不够多,那里是社会大学一流毕业生李嗣源的对手。

听完朱书童的建议 ,李嗣源正色,气壮,朗声说道。

“我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是福是祸,有什么可避的。”

“我认命了。”

忽悠不成的朱守殷只好灰溜溜地跑掉了,但他不会就此罢休,因为编造罪状什么的,都是小人的必修课。

况且朱书童并不是一个人,太监,伶人们早就看李嗣源不顺眼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特殊时期。

这些人经过的不懈努力之后,却无奈地发现,撼郭崇韬易,撼李嗣源难。

李嗣源不像郭崇韬,郭大爷站是一棵松,头顶一根筋,不怕得罪人,不愿拉拢人(唯一一次拍刘玉娘马屁证明是败笔),算是如假包换的孤胆英雄,眼前一抹黑,勇往直前,直到摔下悬崖壮烈牺牲。

而李嗣源,是有朋友的。

他的朋友很多,最有力的一个是现任枢密使马绍宏马公公。

在这两年,李嗣源打契丹时,马公公是他的监军。监军这个东西素来不受欢迎,只要有点脾气的就会没事找找他们的碴,但李嗣源从来不欺负人家马公公。平时以礼相待,有事情也没忘请示这位其实什么都不懂的监军,领到赏赐什么的,更会给马公公留一份。

你要说在太原五虎将里,把马公公当一个健康人对待的,也就李嗣源了。这样的人,不交心做个朋友交谁去?

当然,我们也介绍过马绍宏,此人智商略低,而且也收黑钱,但他跟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们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他太监收不到钱就要害人,而马公公收钱全靠自愿,来者不拒,收钱就办事,不来也不愠,绝不下黑手。

所以,马公公就算是死太监,也还算冒着点人气。

在得知同行群起攻击朋友李嗣源时,马公公以行业老大的身份打了招呼,又利用太原老人的身份,在李存勖那里说了好话。

在马公公的大力维持下,李嗣源的情势十分凶险,但总算保住了性命。

有命在,一切就有可能。很快,李嗣源就接到了平定魏州之乱的任务。

自从把李嗣源调回洛阳,李存勖就打算让这位老同志以门卫的身份给他站岗到死。可没想到,这个世界没有李嗣源好像玩不转。

百官纷纷上表,点明元行钦的档次太低,要等他成功,只怕得等到元兵南下。

这个事情还非李嗣源出马不可。

这里面,有马公公的大力推荐,就连张全义也表态,这个事情还是请李总管出马,趁早摆平。

李存勖决定听群众的,重新将李嗣源推上了战场,为了确保成功,他还将自己的亲军调配给李嗣源。

将位是你的,但兵是我的,就算你有什么想法,也成不了什么事。李存勖同志算盘打得很精。

但千防万防,心腹难防。李存勖已经犯下一个大错。



这些事情就是五代十国最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朝建国之后,就是重文轻武,打压武将。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阅读五代十国的大历史。

#####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宋建立前,自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让宋朝最终选择了重文轻武。因为晚唐和五代十国这么多军阀,这么多政权林立,其核心原因在于武将权力太大,要想改朝换代其实相当容易,这对赵匡胤而言,也在担心会不会有人推翻他。

所以赵匡胤这一朝才会出现了杯酒释兵权,并以此为开端,宋朝武将权力越来越低,而文官权力很大。这是主动进行的制度设计。当然后续导致两宋积贫积弱,这倒不是赵匡胤他们能够想得到的事情。

#####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代,都是手握兵权的人,以武力征服世界,如秦始皇就是靠武力征服六国,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是用武力说话。宋太祖赵匡胤原来就是后周的都点检,手握兵权,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政权。

靠武力起家的宋太祖,在享受武力带来的荣耀时,也从内心深处对武力产生了恐惧,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总是担惊受怕,于是在大宋建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上演了一部‘’杯酒释兵权‘’的重头戏。把石守信等一批将领的兵权收回,赐金银财宝、良田美女,让他们回家养老去,这一切皆是因宋太祖赵匡胤的经历所致。

从先秦开始,中华大地就是战乱不断,血腥的杀戮染红了山川河流,诸侯割据势力战争不断,宋太祖赵匡胤认真的反思了这些历史的教训,于是想用文治的方法来压制武力。从五代走过来的赵匡胤,目睹了五代十国时期,许多武将改变政权的情况,说他没有担忧那是不可能的。武将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考虑太多的后果,往往是成功了就为王,失败了就身亡。

基于这些原因,重文轻武之风慢慢形成,武将的权力被削弱,这样看起来是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但军队也就没有了核心,没有了号召力,士兵连自己的老大都不知道是谁,军事将领也是没有激情,作战能力可想而知。在后来辽和金的军队南下侵略时,宋朝军队是溃不成军,毫无抵抗能力,以至于发生靖康之变的惨剧,北宋因此灭亡。

那是不是说重文轻武就没有一点好处,那倒也不是。轻武在某种意义上遏制了多方势力的权力,部队衍生出许多支系,管理各自独立。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宋朝设立了枢密院和三衙,枢密院管军籍、文书、名单等档案材料,三衙负责军队的训练,调动军队必须要有皇帝的兵符,行政与军事是分开管理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北宋和南宋政治管理是非常完善和稳定的,如果没有外部的骚扰,可能宋朝就是一个再和谐不过的朝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是重文轻武带来的好处。

另外我们来看看重文轻武带来的弊端,由于设计的管理机构太多,官员冗杂,领导多,办事人员也多,政治队伍素质复杂,机构多,办事就会相互推诿,效率不高,拖拉现象严重。政令执行力度不够。奢靡之风越来越严重,大家只求享乐,不思进取,对外没有抵抗能力。

重文给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如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司马光、李清照等,甚至连不少皇帝自己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如宋徽宗等。可以说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诗词方面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但不管怎么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就会挨打,就会被凌辱,宋朝给了后人许多的启示,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要以史明鉴。





#####

历史的一条规律就是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确切地说,北宋不是重文轻武,而是重文抑武,而且是最大限度的抑制。

在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那是个尚武的时代,一切依靠武力说话,武将篡位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华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赵匡胤就生活在五代十国的末期,他见过了太多的征伐和杀戮,也听闻了许多武将篡位登基为帝的例子(他本人也是这么称帝的)。赵匡胤认为,引起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武将兵权太盛,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重文抑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杯酒释兵权

他选择了一条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利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属下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将军队归于皇帝直接统领,形成了兵权集于中央的形势。

2、文人治国,削弱相权

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削弱相权,多人担任宰相,设立专门的部门三司来管理财政。北宋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军、政、财三权,使得皇帝的权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

3、职事分离,外加临时受命的差遣制度

北宋还实行了职务与官衔分离的制度,分化事权,武将临时通兵,防止士兵只听命于将领,不服从皇帝,大大减少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

通俗讲,官名只是虚职,实际要做的很多事,都是皇帝差遣。

4、拆解两司,设立三衙,进一步分解军权,将领频繁调换

北宋为了防止军队被武将似有,直接将禁军归于中央所有,将原来统兵的两司拆解为三衙,进一步分解了集中的军权。而且三衙的将领,皇帝会频繁地进行调换,防止军队只忠于将领,而不忠于皇帝。

一、重文抑武的好处

重文轻武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文化繁荣灿烂,儒学得以复兴,科技进步飞快,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北宋是一个不杀文人的朝代,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度出现了“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的局面,文化上出现了吟唱千古的宋词,书画出现了许多千古佳作,史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哲学上出现了理学,远超汉唐。

由于朝廷的重点不在发展军事武装上,北宋的农业得以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获得极大进步。太祖太宗两代兴修水利,因地制宜,推广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手工业与商业也得以发展,瓷器、冶炼、丝织、造船等行业都迅猛发展,规模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的朝代。在这样的条件下,北宋商业也蓬勃发展,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显示了宋朝的繁荣。

二、重文抑武的弊端

弊端很明显,那就是外忧,民族矛盾重重,异族虎视眈眈

由于北宋将军队的重点建设放在了镇压农民上,逐渐形成了“守内虚外、内实外虚”,长此以往,北宋就出现了积弱积贫的局面。

因为没有了燕云十六州的防线,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断袭扰北宋边境,成了北宋外部最大的隐患。

北宋与西夏、金国、辽国的战争不断,并且多次失利,不仅极大地损耗了国力,加大了农民负担,而且引起了内部的不稳定,北宋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由此可见,单独的重文或重武,都不是长久之计。重文的统治,则软弱可欺;重武的统治,则刚而易折;只有文武并起,才能刚柔兼济,长久治安

所以,中国历来都称颂汉唐,不仅为了当时的繁荣昌盛,也为了当时统治者的文韬武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