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贞:王阳明(上)(元亨利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元亨利贞:王阳明(上)

还是在前些年的一个深秋,无意中得到一部早已惦念不已的《阳明先生集要》,上下两卷——王阳明是我国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孔子、孟子、朱熹相并肩。他生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的明代中后期,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 致力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于是,打点起精神,静下心来,点燃一支檀香,在袅袅升起的淡蓝色轻烟里,开始逐卷阅读《阳明先生集要》,边读边思,犹如春深时分的秦岭山脉,一路逶迤,鸟语花香,万紫千红……著作中的语言明白晓畅,接近于宋人的口语,却能把艰深的道理条分缕析讲得透彻,有的段落简直就是绝美而充满机趣的小品文,引人入胜,欲罢不能——阅读就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进行,而且,还不断扩充阅读的范围,涉及到王阳明传记和一些研究资料。一个愈来愈丰满生动的形象也随之在眼前树立起来了:这是一个满脸肃穆、庄严端庄而又雄才大略、善于经营天下身材清癯刚正的倔强的人,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资源!

王阳明不甚注重著述,把自己全部心力投注到心学上——他不像朱熹那样刻苦写作,留下了巨量的文字著作,而是大力弘扬和倡导心学——也就是注重伦理道德,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但是王阳明哲学观点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别于起源于古希腊努力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西方哲学主要标志——正当王阳明沉浸在构筑自己的心学哲学体系的时候,欧洲已经进入到文艺复兴时代,已经可以遥遥地看到地平线上新的世界初升的灿烂阳光,而这初升的灿烂阳光以理性为内质,不可遏制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世界沿着科学、民主的大路从一个落后的社会形态走向一个先进的社会形态……不可否认的是,不曾以贯注着理性精神内质的哲学为旗帜,而是强调走向精神内部世界的哲学,其前进的脚步注定是缓慢而凝滞的——如果说要从哲学与精神的层面分析近代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也许其实质就在这里。

一、早慧

王阳明是一个早慧的孩子,而天地孕育的慧根或许还当鸿蒙混沌一片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地植根于杰出人物的心灵里,并且成为其异秉而显露出来——据说,王阳明出生前夕,其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

10岁时,其父亲王华中了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父亲与诗友聚会,有人提议以金山寺为题吟诗,于是,大家一齐响应分头写诗。正当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却已成篇,当众献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吟罢,徐徐退下,四座无不惊叹,又让其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此诗,与大诗人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所表达的理趣何其相似乃尔!

在京师念书时,有一天,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是“第一等事”。而他则不认同,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学做圣贤”这就是王阳明认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尽管王阳明从小立志为“圣贤”,但却不是少年老成,一脸木然,只知面壁读经的颜回式的学生,而是聪颖而有心计,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王守仁王阳明年十二,继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师,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潜起,列五托子①于室门。母晨兴,见而心悸。他日复如之,母愈骇,然犹不悛也。公乃于郊外访射鸟者,得一异形鸟,生置母衾内,母整衾,见怪鸟飞去。大惧,召巫媪问之。公怀金赂媪,诈言:“王状元前室责母虐其遗婴,今诉于天,遣阴兵收汝魂魄,衾中之鸟是也。”后母大恸,叩头谢不敢,公亦泣拜良久。巫故作恨恨,乃蹶然苏。自是母性骤改。

由此可见,少年王阳明志向远大坚定,聪颖早慧,刻苦读书,才华横溢,又不乏机智,真是应了“天生德于予”,再待后天艰苦的磨练,必将成为一代英雄圣人呵!

二、得遇良师

人之一生,最为重要的是得遇良师——若是得遇良师,便可省却许多人生周折,电火灵光,霎那间点亮了前进的灯,此后一心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锲而不舍攀援,无悔无怨,终有结果出来——王阳明此生有幸,在他18岁携夫人从江西归越途中,专程至广信上饶向理学家娄一斋先生虔诚问学。娄一斋并非等闲,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有专章叙述,说他“以著书造就后学为事”,其著作有:《日录》40卷,《三礼订讹》40卷,从学者很多——自然,王阳明虔诚向他求学,诲人不倦的名师娄一斋给王阳明讲了宋儒格物之学和“圣人必可学而至”义理,一语中的,如似明月出山,消除掉缠绕在王阳明心头的团团疑云,从此,王阳明人生道路为之转折,切实踏上通过自己的学习习修的道路而走向“圣贤”。

三、悟道龙场

1499年,也就是明弘治十二年,王阳明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正德元年这年,发生了一场大事件:南京科道官戴铣、薄彦徽等人因谏争而被逮系诏狱——其时,正是宦官刘瑾当权,朝政一片黑暗,这场斗争显然是剑指刘瑾,结果被人家轻轻拿下,一向耿直不阿的王阳明看不下去了,于是抗疏相救,结果亦下诏狱,“已而廷杖四十,既绝复甦。寻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下狱倒使得王阳明声誉大震,不过,令人十分难堪的是当众挨了“四十”,王阳明被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贬往龙场。刘瑾不会善罢甘休,他派出精干的心腹,企图在路上设计谋杀王阳明,但未能得逞。

龙场地处贵州西北部的边远地区,“连峰际天,飞鸟不通”,一派荒凉,据《年谱》记载: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中,蛇虺魍魉,虫毒瘴疠,与居夷人鴂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屋以居。

王阳明“自计得失荣辱皆得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然,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一梦启发了王阳明,使他深深悟出了“心即理”的学说,此谓“龙场悟道”——这是王阳明学术生涯与生命历程的转折点,他由“心即理”继而推衍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奠定了他思想体系的基础。大彻大悟,使他以往的困惑苦闷的心情,完全烟消雾散,一切矛盾蔽障,也都雪释冰消,情动于中,不仅吟道: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谬矣三十年,于今吾自悔。

由于精神的超脱,王阳明的心情逐渐坦然了,对流放荒野的生活也逐渐习以为常了,时常种植些花草,闲来鸣琴读书,心胸淡泊,一静如水。谪居3年的艰苦生活,固然是人生的一大困厄与不幸,但相反的是,这3年岁月,却正是他思想学问上最为宝贵的转机:他超脱了一切心灵的蔽障,彻悟了格物致知的真旨,确立了知行合一的学理,磨练出了坚强无畏的品质。他于7年后对这次颇有传奇色彩的悟道过程叙述说: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通过龙场悟道,不仅忧谗畏讥的悲愤凄凉的心态得到了改变,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其学术还是生活都具有了全新的意义。王阳明在其《玩易窝记》中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措,孓然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如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

他还说:

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之力。

龙场3年痛苦的磨练,与痛苦中对真理的觉悟,对他一生的成就,有着极其深切的影响。假如,没有刘瑾的迫害,没有在龙场这个严酷的生存环境里生活,而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委曲求全消除个性追逐权门,那么,这个世界上只会多一个平庸的官吏,却没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横空出世——再说,“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刘瑾的下场并不美好。

四、建功立业

1516年,王阳明已经45岁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一直到离开人世,这十余年间,先后建立了三大事功。这三大事功,都是军功。其一,巡抚南赣、汀州、漳州一带,两年之内,剿清了东南4省边境数十年来扰民的顽寇;其次,在1519年,平定了宁王王宸濠的叛乱,使得东南半壁江山免于涂炭。其三,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又征服了广西思恩、田州的土酋之乱,为国家安定了边陲的局势,开拓了西南的疆域。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功,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表现王阳明用兵之神:

王文成与宁王战,尚锐。值风不便,我兵少挫。急令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于铳炮之间,方奋督各兵殊死抵战。贼兵忽见一大牌,书“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

一时惊扰,遂大溃。次日,贼兵既穷促,宸濠思欲潜遁,见一渔船隐在芦苇之中,宸濠大声叫渡,渔船移棹请渡,竟送中军,诸将尚未知也,其神运每如此。

王阳明用兵之神,更加衬托了宁王之蠢,不能成事是意料之中的。宁王兵败被执,见到王阳明,居然呼道:“王先生,我欲尽削护卫降为庶民,可乎?”王阳明答:“有国法在。”——但是,切记,王阳明既有刚正不阿的一面,也有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做事善于埋藏伏笔和善于筹划将来以期保全自身。冯梦龙《智囊》叙述道:

宁藩既获,圣驾忽复巡游,群奸意叵测,阳明甚忧之。适二中贵至浙省,阳明张宴于镇海楼。酒半,屏人去梯,出书简二箧示之,皆此辈交通逆藩之迹也,尽数与之。

二中贵感谢不已。阳明之终免于祸,多得二中贵从中维护之力。脱此时阳明挟以相制,则仇隙深而祸未已矣。

——这个故事体现了王阳明的通情达理、仁恕宽容和通权达变,不开罪于小人——须知,我国历史上一些“惊天地、泣鬼神”功勋卓著的人物,他们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却被小人的明枪暗箭折了性命甚至祸及子孙——专制制度极权政治是产生小人的土壤,也是小人横行霸道的市场,真是惊叹王阳明,他趁机“保护”了“二中贵”,因为深知“二中贵”在政治生活中的能量——破坏国家社稷的能量,而要为国家社稷做点事情嘎嘎其难哉!不出所料,就在王阳明平定了宁王之乱这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之后,又一次经受了权奸的讥馋毁谤,他只能忍辱含垢,处身危疑震撼之中,正如暴风雨的袭击,使他更加真切地体认:良知真足以忘却患难,超出生死。良知是大道德,也是大智慧,是德智的高度统一。真可谓智勇足以克敌,明哲足以保身。以德服人,包括以力,但更重要的是以理、以礼、以情,王阳明对“二中贵”,就是以情服之、感之。当然,这个情,并不违理。江彬等人忌妒王阳明的功劳,散布留言说,王阳明开始是朱宸濠同谋,在知道皇上要征讨后,才擒拿宁王朱宸濠以洗脱罪名。江彬等人还想要一并擒拿了王阳明以作为自己的功劳——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王阳明感到万分棘手。武宗此前曾从南京派来杭州一位太监张永,王阳明知其是忠心体国之人,便与他合计如何应对此事。张永说,顺着皇上的意思,让皇上获得擒拿宁王的威名,才有挽回此事于万一的可能;否则,若是逆着皇上的意思来,只能白白地激起小人们的怒气,毫无裨益。王阳明于是将宁王交给张永带给驻跸南京的武宗,以阻止武宗到江西去上演这幕活剧,并重新递上捷报,将擒拿宁王的功劳全部归了总督军门,然后称病躲到了净慈寺中。张永回到南京,在武宗面前极力称赞王阳明忠心,并告诉武宗王阳明让功以避祸的意图。武宗皇帝这才醒悟过来,王阳明因此而免祸。

以此,王阳明开始用“致良知”,来指点世人,企图匡扶世风——可见,这“致良知”是王阳明历经危难,从百死千劫中验证、锻炼出来的真学问真理念!

五、功德圆满

王阳明因平定“宸濠之乱”和江西、贵州、广西等地的匪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不久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良知学。1527年,嘉靖六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和其他疾病,上疏乞归,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的舟中——南赣本是他开始建功立业地方,而今又不意在这里结束了他充满忧患的一生。

临终之际,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溘然而逝,各地门人纷纷前来奔丧,灵柩北返,沿途士民缟素迎丧,祭奠于道旁,痛哭哀泣……后安葬余姚,坟茔在距城30里地的洪溪。

王阳明离世之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王阳明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王阳明与陆九渊统称为陆王心学。《明史》评价他:“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以至后世。之后,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流派一分为七,但“王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心学”上——认为“王学”属于游谈无根之学,误国误民。 后来,“王学”对东南亚几个国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日本学者东乡平八郎一生研习王阳明且深有感悟,云:“一生俯首拜阳明”——王阳明的学说逐渐在世界哲学和思想界产生影响,且持久而深远……

(未完待续)

元亨利贞:王阳明(上)

作者简介

元亨利贞:王阳明(上)

作者简介:柏峰,陕西蒲城人。著有多种文学理论专著、散文集。曾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