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谁说的?说的有道理吗?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你出生在什么家庭就是什么身份,比如你出生在农民家中,那么就是农民二代;你出生在王公贵族家中,那么就是贵族二代。仅仅是因为出身的不同,所以受到的待遇也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然身份等级制度不是只发生在古代,我们现在依然存在,现在的职业就有身份等级的区别,有的人从事政府工作,他们的孩子被称为官二代;有的人经商,他们的孩子被称为富二代;有的人是普通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父母的资源为他们保驾护航,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只能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有时候努力也不见得能够得以改变。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孔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里面也蕴含了深刻的身份等级制度。它说的是礼仪制度不适合用于平民百姓,刑罚不能强加在贵族士大夫身上。那为什么会有这句话的出现呢?我们来看看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 春秋时期,很多百姓都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礼仪,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从现在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的话,他们正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只能仰望顶端,而无法达到顶端的高度。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所以,若是想要让他们变得知书达理,对礼仪非常熟悉,这简直是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甚至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为难、一种折磨。 而贵族士大夫就不一样了,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拥有高贵的身份,所以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的熏陶,很多人对于礼仪等各方面的知识非常熟悉,和他们讲这些事也会变得很简单,因为他们一点即通,毕竟每天都在打交道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熟呢?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而这些贵族若是触犯了法律,也是会受到惩罚的,不会因为他们的贵族身份,而任他们为所欲为,不过由于他们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在当地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不能对他们进行折磨和侮辱,否则会影响他们的形象,特别是被老百姓看到的话,对于这些贵族以后的发展不利。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些贵族从小就接收各种礼仪的教育,所以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正常都会遵规守纪,不会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这主要都得益于刑法的约束作用。 从对待这两种不同人群的做法中,我们是不是能明显地感受出来,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的面子也会受到照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给面子。
孔子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何意?说的有道理吗?

不过现在有很多人虽然出身非贵族,但是也非常知书达理,所以说对于每个人,我们都要给足面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