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后一集中,要传经的时候阿难与迦叶要收人事,佛祖为什么不阻止?(西游记最后一段)

充分説明办事"吃回扣",在吴承恩时代已经成为社会潜规则。腐败成风,就是自我标榜的佛门圣地也不能幸免。

巜西游记》在传经中主管利用职权刁难,索取好处费。事情败露后,佛祖不但不责怪,而且护犊子,还大言不惭地为手下辩护:……他两个向你要人亊之情,我巳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康,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

巜西遊记》不愧为名著,吳承恩不愧为反腐斗士。有人说把巜西遊记》倒着看,更加符合社会实情!

#####

这么说吧,他们其实是在纠正唐僧等人的一个错误观念,而能不能接受这个“正确的”观念,才是成佛的标准!

所以,对于如来佛祖来讲,当然不能阻止这件事,他还指望这两个徒弟能顺利的把观念传输给唐僧师徒呢。

要解释清楚整个事情的经过,我们就得从离灵山最近的天竺国说起,在天竺国发生的一切才解释了如来佛祖为什么要取经?才解释了阿难与迦叶为什么要人事?

唐僧师徒到达了天竺国的金平府慈云寺,结果和尚们一听他们是东土大唐来的,慌忙下跪,这让唐僧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唐僧一路走来,能通过大唐国民身份就获得如此大礼的,这里还是独一家。

按理说,这些人是灵山脚下的和尚,更应该高贵才是,不然唐僧也不会不辞辛苦的到此取经了,可是和尚们却是这样说的: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

这句话,非常非常关键,难道这里的和尚念经信佛,只是为了能死后投生到大唐?

按照如来佛祖的说法是中华贪淫乐祸,多杀多生,而西牛贺州才是一片祥和,难道如来佛祖是在说谎吗?

如果如来佛祖是在说谎的话,那么唐僧辛辛苦苦过来取经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是如来佛祖让唐僧过来取经为了什么?

我们再看天竺国境内的第二处寺庙,这座寺庙叫布金寺,在进入布金寺之前,孙悟空是这样跟唐僧说的:

“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

可是后面布金寺和尚的话又啪啪打孙悟空的脸了:

“我这山唤做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因天气循环,不知怎的,生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下伤人。”

难道灵山的众神不知道这里有蜈蚣精害人?为什么没有人过来降妖呢?还是说他们故意的不来降妖?

我们再看布金寺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寺庙?它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唐僧进入布金寺之前就看到寺门上有字:

“山门上,大书着“布金禅寺”,悬扁上,留题着“上古遗迹”。”

这时候唐僧若有所思道:

“布金,布金,这莫不是舍卫国国界了么?”

这个舍卫国曾经是一个国家,只不过这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衰亡,布金寺也成了天竺国领土,而舍卫国曾经跟灵山佛家关系密切:

三藏说道:“不是……说是佛在舍卫城袛树给孤园……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袛园……”

不仅唐僧知道这件事,连布金寺的和尚们也再次确认了这件事:

那僧答曰:“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铺地,又易今名。”

这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出,舍卫国特别有钱,而且还曾经请了佛祖过来讲经,是坚定的信佛国家。

可是,这么一个富裕的国家为什么到现在衰败了?

这就回到我们的题目了,如来佛祖为什么不阻止阿难与迦叶向唐僧师徒要收人事?不光我们纳闷,连孙悟空也纳闷啊,于是他们去问佛祖了,佛祖发现他们还不开窍,没办法,只能把话挑明了: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这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了,既然赵长者都花钱请佛了,佛也说保他生者安全,可是现在他的国家都亡了,为什么佛祖没有信守承诺?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个经书卖贱了?

是的,在西游记中的佛家其实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钱,没有香火我凭什么保佑你?给钱少了,我凭什么保佑你?

而东土大唐,并不信佛,甚至还谤佛,但是人民生活富裕,有钱,所以在舍卫国破产以后,灵山又把目光瞄向了大唐,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钱!这也是为什么天竺国念经的和尚希望下辈子投胎到大唐的原因。

而百脚山下的蜈蚣精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天下太平,谁还进寺庙拜佛?

而我们的唐僧师徒其实也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在布金寺孙悟空曾挖苦唐僧不懂佛法: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

然后孙悟空打肿脸充胖子说他懂佛法,我们看猪八戒等人的表现就明白了一切:

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巴!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

所以,唐僧师徒成佛的正在原因在于,他们要负责推广佛法,关键是要能给灵山带来收入,至于其他的,倒是不重要了!

而唐僧取得的真经也没有一本是全的,都是这一部抽几卷,那一部抽几卷,这里面的道理也很清楚:

我们灵山的经书不错吧?好看吧?想要全本吗?拿钱来吧!

这就是为什么如来佛祖不阻止徒弟向唐僧师徒要人事的原因,其实就是给他们灌输一个理念: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钱,佛祖也不保佑你!

说到底,就一句话:信谁不如信自己!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

#####

西游记中,阿难与迦叶传经要人事,佛祖如来不阻止,不是他的责任,而是作者吴承恩的责任。西游记虽系神话故事,但小说的作者却是现实人物,他的思想,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一定会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来。吴承恩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官大欺小,走人情,送人事,收回扣……的社会环境中,而他本身又是一个反贪官,反贪汚,反腐败的志士。所以他的这种思想就一定会在小说中表现出来,即使是神话小说,也不会例外。吴承恩把西方极乐世界,佛家的祖师爷都写成纵容,允许手下收索人事的典型,其实是对当时社会假仁假义,道貌岸然的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一把便撕下了封建统治者的遮羞布!其实,作者在整部西游记中有多处揭示这种现象,比如,在写地獄“刘全进瓜果”中,就揭露了阎王殿里的这种丑恶现象。而在写天宫王母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也纷纷帶上贡品上献,这就从天、地、佛三界揭露了腐败现象,更不用说人类社会本身了。比直接批判人类社会,更形象,更深刻!

#####

听听如来佛主是怎么说的: #####

西游记本就是一部讽刺小说,唐僧一行人不管在西天受到什么刁难,都不是什么意外,甚至我觉得如来耍赖不给他们经书,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可能给大家“毁童年”了。

在西游记中,这九九八十一难基本上是如来授意观音故意去设置的,西游路上真正的妖怪其实没几尊,大部分都是观音去求各路神仙,给送下凡的。

所以我们看到西天路上,没后台的妖怪最后都被打死了,而有后台的妖怪,临死的前一刻,都被及时赶到的主人救下,这说明那些神仙是一直关注着的,不然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巧。

下面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如来明明知道阿难和迦叶要收人事,却仍不阻止,这不是违背了佛家慈悲为怀的思想了么?其实并不然,如来面对唐僧等人的质疑,是这样说的: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就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其实在西游记中,表达出这么一种观点,无论是天庭还是西天,都有非常世俗的一面展现出来,比如天庭的无限后台,而他们一路向往的西天,也只不过是一群要“人事”的俗人罢了。

《西游记》这本书极具讽刺意味,天庭象征着朝廷,神仙象征着官员,妖怪象征着各种恶势力,就连百姓心目中神圣的佛教,也是个不给钱不办事的主。

当然,就算给了钱也未必会给你办好事,比如他们师徒四人取完经后,又被观音菩萨给摆了一道,事情结束了都不让他们好过。

#####

#####

这充分地说明了所谓的神佛,也并不是超然物外的自由之身。其实他们也是社会人,他们每天也都会吃喝拉撒,他们也得生存。为了维系他们庞大的神佛体系,他们是不放过让任何人给他们的进贡的机会的。说白了,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权势,向广大的信徒们吃拿卡要,有时甚至明目张胆地索贿。还美其美曰:尽什么人事。所谓人事就是社会的人情世故,也就是你干什么,办什么事情都必须会来事,懂得请客送礼,拉关系。

阿难和伽叶做为如果的弟子,大概就是管这方面人事的人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佛门人口众多,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化销十分巨大,穿衣吃饭全靠信徒的进贡和赞助。就这缺口还是很大,因此主管后勤部门阿难、伽叶们就必须想办法去创收了!这些如来心知肚明,又怎么会阻止他们呢?做为大唐皇帝的御弟,如来他们心想唐三藏一定非常富有,会向佛门进贡许多珍宝的。那知唐僧是个穷光蛋,身无分文。然而阿难、伽叶面对有求于自己的唐僧,岂能放过。于是他们把目光盯上了唐僧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即唐太宗赐给他的,用来化斋的紫金钵盂。这可是比黄金贵重的紫金呀!阿难、伽叶看上后,便暗示唐僧尽人事,并且在取经的最后时刻,拿经书的时侯故意刁难唐僧。唐长老无奈呀,他为人虽然善良正直,但也逃不过世俗的潜规则呀!只好把紫金钵孟献上,这才顺利地拿到径书。





#####

多谢邀请!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险,经过重重劫难,总算到了灵山,然而如来佛祖,传经给唐僧师徒,可算是对唐僧师徒最高奖赏,最终级认可。

可是阿难,迦叶传经时索要人事(贿赂)未果,而传假经。后来悟空,八戒反应到如来佛祖处,如来佛祖却说,如此教儿孙无钱享用!

佛家讲四大皆空,酒色财气,唯恐避之不及。为何执着于人事,佛讲因果,不论俗世钱财,还是佛门钱财,不能轻予。又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普通百姓求神拜佛,还得烧香,上供,更别说传无价之宝三藏真经!

人往往是历尽艰辛,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相反,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反而不珍惜!

佛祖在灵山,僧众在红尘,化外之人,在红尘之内,未修成正果的时候,僧众需要俗世十方善男信女供养,而僧众念佛经消十方善男信女业障!凡事有来有去!

这也是《西游记》中一难,再加上老员鼋把师徒扔水中。共九九归真,大乘九九八十一难。

同时又有天地不全,万物不全,经也不全。

告诉世人接受现实,啥事不能十全十美!

#####

在我看来这正是《西游记》的高明之处。

《西游记》的故事仿佛兜兜转转,不外乎是遇上妖精、打妖精、有时遇到难缠的妖精就去找它的后台、降服妖精后继续上路,再遇到下一个妖精……这里面最精华的地方在于,有些妖精是有后台的,后台往往还很硬,不是天上的神仙就是佛门菩萨。碰到这样的高级妖精,孙悟空也只能请它的主人来收服。而主人往往是随口说一句抱歉管教不严,然后把“孽障”带回去,就没有下文了。至于回去之后这些神仙菩萨有没有惩罚门下这些下界为妖的门徒或坐骑,谁知道?多半是不会有的。

因为这些妖精都是奉命成妖的啊,奉了佛祖之名给唐僧取经路上制造障碍的啊,不然怎么凑够八十一难?既然是奉命行事,不但不用惩罚,应该还要领取加班费呢,演得好的说不定还有表彰。

其实想想,这是一件很无聊也很诡异的事。取经路上多磨难,好说。如果真的多磨难,唐僧自会遇到。但现在没有磨难也要制造磨难算怎么回事呢?这样的磨难注定要走过场,因为一切都是照台本走,唐僧要靠磨难镀金,注定每一场磨难都要有惊无险,否则违背了佛祖的本意,小妖们还不吃不了兜着走?

佛祖就是安排一切的大BOSS,《西游记》就是一部超现实的社会小说。

既然是大BOSS,还以为佛祖一定以众生为念,一定慈悲为怀公平公正,未免就太天真。要知道,腹黑是成为大BOSS的必要条件。所以,佛祖是一定不会阻挠阿难和迦叶收人事的。如果你熟悉现实社会的规则,就很容易理解:

第一,水至清则无鱼。佛祖要管理偌大的佛门,不让手下吃点甜头占点利益,是很难运作的。一般不是大的问题,小贪小懒的,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第二,佛祖通晓人性。阿难和迦叶要的那些小利益,佛祖不是给不起,但是部门内部不适宜这样直接给福利,一来增加成本,二来助长贪欲。相反,让阿难和迦叶向外伸手,他们还会有一种行使权力的快感,这是人性。

这些事情现实中比比皆是,通常大BOSS和小员工都是心照不宣互相装看不见、不知道。孙悟空不通人情,直接在佛祖面前爆出来,佛祖才不得不回应。当然这回应也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否认,可以说是误会,可以责令阿难和迦叶退回紫金钵,但佛祖选择了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正常的事情,堵住了唐僧师徒的嘴。为什么佛祖要这么回应呢?

我想,这是佛祖向唐僧师徒表示接纳的一种方式。唐僧师徒取经完成,功德圆满了,佛祖按计划,就要把他们收入麾下,给予一定的名分和待遇。既然是“自己人”了,那就不妨让他们知道一点世事的真相,一来帮助孙悟空这样的不通人情者“成长”,二来也是暗示自己的超然地位,给这几个新来的“自己人”一个隐隐的下马威。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查看除了问答之外的文章和视频。

#####

佛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否定一切的同时,连佛法自身也加以否定,不执一切法,包括不执佛法自身,佛法就象一条船,当你乘船从此岸到达比岸之后,必得弃船才能登岸,船完成了摆度任务后,自身当然就没用了。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佛教当中一切表象的东西,你都不要去执着在意。

《西游记》在取经的最后环节,竟然安排两个佛弟子向唐僧索要人事,这么神圣的地方还有人干这么恶心的事,这不是让佛门自取其辱吗?其不知安排这个情节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取经者彻底放下对世界表象的执着,从而深领万法皆空的奥意,甚至连拿给他们的经书都是无字的,即使换了有字的,也要掉到水里造成损失,这都是反复强调,佛法即是心法,只要心发生了转念,理解了空的意思即是得到佛法取得了真经,而这真经,也并非到了灵山才得,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过程就是让人明心见性的过程,见性了,经就已经得到了,而记录经的经书,以及经书的保管者都不重要,所以他们做啥也就没必要在意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